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基础工程,对于任何水工建筑物都是致关重要的。其质量好坏.尤为重要.而施工中往往受地下水的制约。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程实践,介绍一些小型水工构造物在明挖基础时,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和地基处理等施工中的方法和经验.一、基坑开挖1、掌握合理的开挖时间。在北方寒区低洼地带,土壤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基坑渗流量大.容易造成坑壁塌落,而且上层淤泥流动性大,开挖基坑较困难.一定要在解冻前开挖,可以有效地减少难工,而且节省投资。2、确定合理的坑壁坡度。坑壁边坡,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如果基坑地质…  相似文献   

2.
坑中坑开挖对于悬臂式支护结构基坑稳定系统有诸多影响,内坑的开挖会引起基坑被动区土体抗力损失,增大坑外土体的剪切变形趋势,降低基坑整体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坑中坑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坑址系数、深度比、面积比进行了控制变量研究,研究表明:对比三种失稳判据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与坑趾系数呈正相关关系,与深度比和面积比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建议在内坑开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内坑紧邻外坑坑壁开挖、内坑过度深挖、内坑面积过大开挖。  相似文献   

3.
高压旋喷灌浆在太平江水电站基坑防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太平江水电站厂房基坑下挖深度约25 m,10年一遇洪水位高程为183.2 m,最低水位为180 m左右,基坑处在江水位线以下20~23 m。基坑防渗围堰的防渗效果和坑壁稳定问题是厂房施工的关键。厂房基坑防渗围堰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灌浆施工,灌浆后进行基坑开挖,基坑挖到设计高程时,基坑内基本无渗水,坑壁稳定,三重管高压旋喷灌浆在太平江水电站厂房基坑防渗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吴炳富 《治淮》2003,(7):27-28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为了避免产生流砂、管涌、浮土,防止坑壁土体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避免在水下作业。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进行基坑排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两种。本文所阐述的是井点降水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在基坑开挖时不同开挖方式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以雄安新区某大型基坑为研究背景,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了采用整体开挖和分区阶梯式开挖时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围护结构变形以及基坑坑底竖向隆起变形。结果表明:分区阶梯式开挖与整体式开挖相比而言,能够适当减小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越靠近坑角的位置,分区阶梯式开挖越能有效地减小围护结构变形;分区阶梯式开挖在减小基坑坑底竖向隆起变形的优势比较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实际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坑中坑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坑中坑开挖深度、坡度、平台宽度对支护桩顶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开挖深度及坡度的增加及平台宽度的减小,支护桩顶位移呈增大趋势;在不同的平台宽度及开挖坡度下,坑中坑开挖存在临界深度,在确定了开挖深度后又存在临界平台宽度;随着面积比的增大,支护桩顶位移逐渐减小,面积比达一定数值时,支护桩顶位移不再减小,即只要预留足够的平台宽度,坑中坑对基坑稳定性几乎无影响。分析成果可为坑中坑的稳定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基坑运行过程中,基坑坑顶往往出现位移偏大,顶部出现裂缝,甚至出现险情。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处理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坑顶卸土、坑底反压。坑顶卸土对基坑的稳定非常直观,卸土范围大(宽度方向),卸土就是减轻基坑顶部的荷载,相当于减小基坑的开挖深度,按这样理解卸土对基坑的稳定有益是很容易的;坑底反压土亦是相当于减小基坑的开挖深度。在正常的设计时,采用被动区反压留土,怎样预估基坑的变形?支护结构的内力怎样计算?  相似文献   

8.
以软土地区某相邻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单 基坑开挖和双基坑开挖施工工况,分析相邻基坑开挖对本体基坑围护墙侧移、坑外地表沉降及支撑轴力 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基坑开挖将引起本体基坑向相邻侧的附加位移,且在同步施工时,靠近相邻基 坑一侧的围护墙附加位移大于另一侧墙体;本体基坑与相邻基坑之间夹心土的地表沉降存在明显的叠 加效应,相邻基坑的开挖将显著增加该部分土体的沉降量;相邻基坑开挖将引起本体基坑支撑轴力的非 对称分布,靠近相邻基坑一侧支撑轴力较小。  相似文献   

9.
对于形状复杂的地铁基坑的开挖,安全性越来越需要重视。基坑支护变形及稳定性分析尤为重要,要对基坑两侧不同水压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防基坑整体围护结构沿一侧移动。运用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相邻型基坑进行研究分析,基坑支护结构主要为咬合灌注桩及钢支撑支护,其坑与坑之间的支护结构具有透水能力,其他围护结构不透水,一个坑开挖过程中,另一个坑与小坑同时降水。随着开挖深度增加,第一个坑整体支护结构向相邻基坑侧移,通过研究对比分析,得出侧移原因。通过在另一坑一侧的围护结构增加一排钢护结构,来保证相邻型基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武占斌 《中华建设》2013,(4):152-153
在软土地基进行深基坑开挖降、排水是实施中经常要面临的一项技术难题。对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粉、细砂、基坑较深、坑壁不易稳定、工期紧的土质施工。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配合密网排水相接合,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一、技术应用进行说明(一)在地下水位较高、透水系数较大的土体中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因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易产生管涌、流砂、  相似文献   

11.
以某粉砂地层深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计算并分析水闸基坑底采用注浆加固的效果,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坑内地下水位线迅速降低,而坑外保持不变,表明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地连墙止水效果良好,可以阻止坑外地下水向坑内渗流;(2)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外地表最大沉降点在距坑壁10m左右范围内,开挖的影响范围为1倍开挖深度。此外,采用注浆加固可以显著减小坑外地表沉降变形;(3)地连墙的水平位移表现为中间大、两端小的抛物线形态,且地连墙位移随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最大位移出现在12m位置。注浆加固后,地连墙的水平位移大大减小,当加固土体弹性模量分别为50、100和200MPa时,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为27、24和22mm。最大水平位移减小55%~65%。  相似文献   

12.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改扩建工程的地下新建工程Ⅱ区基坑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基坑在4种不同支护方案下开挖过程,对4种开挖过程所引起的基坑坡顶和坡底的位移、坑壁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坑底隆起是由于垂直方向卸载而引起的,采用混凝土围护桩和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的变形。研究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本工程的支护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改扩建工程的地下新建工程Ⅱ区基坑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基坑在4种不同支护方案下开挖过程,对4种开挖过程所引起的基坑坡顶和坡底的位移、坑壁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坑底隆起是由于垂直方向卸载而引起的,采用混凝土围护桩和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的变形。研究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本工程的支护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FLAC-3D建立了某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形式的数值模型,对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作了对比分析,力求为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的建议。分析表明,土体地表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土体最大沉降量发生在距基坑坡顶开挖边线一定距离的地表;沿深度方向,土体水平位移向坑内偏移,且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基坑坑壁中部偏下位置。  相似文献   

15.
南京浦口某典型软土基坑,采用悬臂钻孔灌注桩结合坑外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型式。基坑开挖前支护桩已施工,但后期建筑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基坑加深1.0m。由于抢工期,未进行基坑加固便开始挖土,开挖过程也未采取分段开挖,导致支护桩倾覆,基坑出现险情,坑边路面下沉、坍塌。通过对比原设计与实际开挖2种条件下土压力、支护桩的内力、基坑变形及地面沉降的变化,阐述了险情产生的原因。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处理措施,保证基坑的后续施工,同时给出了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引以为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使用FLAC3D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程序,对中天广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开挖与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基坑内土体沉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加大,基坑底部隆起位移也是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加大,基底中部的隆起量最大,靠近基坑壁处较小;基坑土体水平位移同样是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加大,基坑壁向坑内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仍然是中间部分最大,边角处最小,而且基坑壁的长边由于开挖的范围相对较大,其变形量相对于短边也增大,这充分体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空效应,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某基坑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深基坑复合桩墙支护结构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墙的水平位移与基坑开挖深度有关,坑深较小时顶部位移最大,开挖超过某一深度后其位移曲线线型变为上部前凸或中间鼓肚;水泥土搅拌桩墙背主动土压力介于静止土压力和朗肯极限主动土压力之间;水泥土搅拌桩墙开挖面以上部分坑内侧受拉,开挖面以下部分坑外侧受拉.  相似文献   

18.
由于软土的蠕变特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着时间效应。以宁波某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SSC模型并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深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工程中支护结构及基坑自身的变形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时地连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支撑内力均随时间发展而增大,但相比之下,基坑隆起的流变效应不甚明显。其中不同工况对应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位置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下降,而地表沉降最大值基本发生在距坑壁10 m位置,且地表沉降累计最大值与累积施工时间满足多项式函数关系;同时不同工况下地连墙弯矩、剪力随深度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并呈“S”形。另外随着支撑结构的施加,地连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增加速率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可通过及时施加支撑的方法抑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控制内力的急剧变化。上述结论可对宁波地区基坑开挖的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9.
海积软土主要由淤泥和淤泥质黏土组成,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土体其应力路径是不一样的。为了探索应力路径对该地区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通过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对比分析试验成果。结果表明,常规三轴试验试样呈现应变硬化,模拟基坑坑壁开挖卸荷的减压三轴试验呈现应变软化,试验过程中产生负的孔压;不同应力路径对软土的总抗剪强度指标有较大的影响,对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影响不大;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坑工程临时性支护设计时,是否可以直接采用有效抗剪强度指标以降低工程造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超大复杂深基坑施工对邻近环境变形的影响,以河南省郑州市龙湖金融岛项目基坑工程为例,采用全站仪对基坑内支护桩顶、内支撑格构柱及坑外地面进行监测,利用多点位移计对支护桩旁土体进行测斜,通过分析基坑周围环境的位移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基坑支护桩、坑外土体及基坑变形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沉降变形特征可分为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内支撑拆除和垫层完工4个阶段;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拆除阶段,支护桩桩顶、格构柱及邻近地面沉降变形较大,垫层施工对基坑变形具有减弱作用;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及内支撑拆除阶段,相邻格构柱间不均匀沉降使格构柱变形增大;基坑开挖主要对邻近管廊的沉降变形具有影响,特别是土方开挖前期邻近管廊的变形出现快速增大。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