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国务院和山东省对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从中可以看到淮河水污染问题能够得到治理的希望。治理了水污染,排除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的障碍,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又促进了淮河水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程绪水 《治淮》2004,(12):10-12
淮河是我国第一条进行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大江大河,列入了"九五"、"十五"国家治理重点.1994年5月,国务院环委会在安徽省蚌埠市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揭开了淮河治污序幕,经过10年努力,淮河流域严重水污染局面得到了初步控制.10年后,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今年7月淮河中下游出现的水污染过程,反映出淮河治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讲话中指出,淮河流域的总体治理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水污染,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再造一条山清水秀的新淮河.这不仅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也是对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郁丹英  贾利 《治淮》2009,(8):45-46
一、淮河流域水污染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淮河水污染问题,淮河也成为我国第一条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大江大河,被列入了“九五”、“十五”国家治理“三河三湖”的重点。经过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淮河流域入河排污量逐步得到控制,水质也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治理的成效与国务院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淮河是我国最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河流之一,经过多年治理,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域内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和高强度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在“十五”和“十一五”流域水污染防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淮河水污染的加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和水环境治理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遏制和治理淮河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使其更好地为流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郁丹英  贾利 《治淮》2009,(12):7-7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淮河水污染问题,淮河也成为我国第一条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流域。1994年5月,在蚌埠召开的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及第五次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会议,正式拉开了淮河治污的序幕。从“九五”开始,淮河就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重点。2004年10月,国务院在安徽蚌埠再次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水污染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第9次环保大会上,国家将治理淮河污染列为治理“三河”、“三湖”之首位,1995年8月8日,李鹏总理亲自颁发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4年以来,国务委员宋健同志三下淮河,主持召开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亲自组织审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以下简称《规划及计划》),亲自描绘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在防洪方面,建国之初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4年大水之后,掀起大规模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淮河防洪工程体系;1991年大水后,国务院确立19项治淮骨干工程,2009年实施完成后,淮河中游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初步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稳定和趋向好转。结合分析现状存在问题,本文提出近期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治淮》1999,(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把淮河治理列入“三河二湖”治理之首,提出“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到2000年实现淮河水质变清。”的战略目标。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使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走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化轨道,经过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和交通通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淮河治理,特别在1991年洪水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但是淮河治理任务仍相当艰巨,水患尤其是水污染问题依然困扰着淮河沿岸人民。本文拟就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依法保护淮河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10多年的治理,淮河水污染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理效果与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标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入河排污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严格排污总量控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水厂建设,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改进污染联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水质管理模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淮河流域水质管理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淮河流域水污染规律的工具 ,以淮河入洪泽湖河口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深入分析研究区域内水文气象、自然地理、河道和水流特性以及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 ,利用Mike 11,MIKEBASIN和ArcView软件研制和开发水质管理模型 ,为有效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简要介绍模型的结构 ,主要参数的确定 ,模型的结果和模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加强污染联防减轻水污染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淮河干流水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介绍了开展淮河及沙颍河污染联防工作的主要过程、工作内容、产生作用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强调治理污染源是防治水污染的根本措施 ,污染联防只是减轻污染危害的一项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水质及回顾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 1995~ 2 0 0 0年淮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及回顾分析 ,充分利用河道径流量资料 ,分析了淮河流域豫皖边界、皖苏边界、苏皖边界、鲁苏边界和淮河王家坝、颖河界首、洪河班台、涡河付桥闸以及淮河干流 6个断面的输污量及污染成因 ,指出目前的水质改善是高污染水平上的初步控制 ,实现淮河水变清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4.
沙颍河流量和水质对淮河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 ,其废污水量和CODCr的排放量分别占淮河干流的 4 0 %以上。1989年以来 ,淮河干流共发生 5次较大的污染 ,都与沙颍河有关。针对这 5次污染情况 ,对沙颍河污水入淮前后水量、水质进行综合分析 ,说明污染发生的原因 ,找出沙颍河对淮河形成污染的时间规律 ,流量与水质的对比关系 ,以便于调整淮河与沙颍河水闸防污调控试行方案 ,防止淮河发生突发性污染。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大沙河商丘段水污染源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的要求 ,采用目标总量控制的方法 ,以污染物达标排放为基点 ,建立区域污染源排污量与河段控制断面目标总量之间的响应关系 ,对预测年该河段总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有关部门制定总量控制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闸防污调度对减轻淮河水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调蓄和控制作用,有效减轻了水污染影响,避免了淮河中下游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前应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通过延长污染水体下泄时间,减缓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冲击,对减轻污染危害,防止淮河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措施仍然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负荷,控制排污总量.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引清调水改善水环境探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分析了引起上海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污水排入河道 ,引入河道的清水量少以及没有合理调活水体等。阐明上海市引清调水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条件为河网的潮汐特性、水利分片综合治理格局已基本形成、水源地水质较好以及调水试验的实践和研究。根据上海市的水利和水环境特点 ,在加强污染源综合整治的同时 ,以改善苏州河水质为重点 ,对上海市浦西地区 ,浦东新区及崇明、长兴、横沙岛提出了引清调水、改善水环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从秦淮河南京段的水功能区划目标着手,运用污染指数法对秦淮河南京段2001--2010年的水质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指出秦淮河南京段污染源贡献大小依次为NH3-N、BOD、CODMn和石油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NH3-N;秦淮新河的水质明显优于其他河段,内秦淮河的水质污染情况依旧严重。总结10年治污对秦淮河水质的影响,指出城市污水接管率、污染源、水动力条件等仍是影响秦淮河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在污染源综合整治、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评价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分析淮河干流、省界监测断面和全流域历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评价主要河流以及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入河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基于流域内已发生的水污染事故、现状水质和入河污染物的状况,简要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困难,结合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淮河中游水质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淮河中游1998~2007年的水质监测数据,研究淮河中游水质近10 a的时空变异,并采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对水质污染状况及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中游水质呈逐渐改善的趋势,说明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年内水质季节性差异较大,枯水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多数处于中等污染或是严重污染状态;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为氨氮;淮河中游的上段水质要好于下段,淮南大涧沟段和吴家渡段为淮河中游的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物输入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