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半透膜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以半透膜作为选择性障碍层的膜技术与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透膜节水灌溉技术,该系统可充分发挥功能性膜材料的特性,以膜内外水势差为驱动,是一种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该技术无须外加机械动力,实现了灌溉系统的自动化.论文分析了半透膜节水灌溉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半透膜管网灌溉系统和点式灌溉系统的试验研究方向,阐述了该技术在节水灌溉和盐碱地改良中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在"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首批项目中科技部启动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组织实施的"农业高效用水精量控制技术与产品"主题项目,通过3年多的联合攻关,项目已经在抗旱性小麦、玉米品种鉴选技术、作物生命需水信息调控技术、高效抗旱节水材料、低耗精量灌溉技术与产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我国精量控制灌溉技术研发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效用水精量控制技术体系,为提高我国农业水利用效率,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微灌是现代节水型农业中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重大项目之一。它具有节能高效.节水高产等诸多优点.尤其应用于温室大棚栽培系统,能实现满足作物需水规律的精确灌溉、满足作物生长环境要求的调控灌溉,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系统组成复杂,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问题也较多,本文依据7年来温室大棚微灌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作一初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广利灌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坑试验,研究确定在新的生产条件下作物各生育阶段的日需水强度、阶段需水量和全生育期需水量。同时调查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物各生育阶段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确定作物的需水主、次关键时期和灌水关键期。结合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水分状况、冬小麦耗水量和最终产量的观测结果,分析确定冬小麦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为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需水量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田间渗漏3部分。研究表明,水稻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所形成的蒸腾量中包含了一部分无效蒸腾,无效蒸腾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和优质效应。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3种常见的灌溉方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的需水规律、灌概定额和生产率的差异,为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灌溉中心试验站,根据市场需要以研究开发高效节水农业中的高新技术为突破口,集中技术骨干进行攻关,成功地研制出了“实时全自动节水灌溉测报系统”和“温室大棚灌溉智能管理系统”。1 实时全自动节水灌溉测报系统 实时全自动节水灌溉测报系统,是根据土壤~植物~大气运移理论(即SPAC理论)中水分传输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气象、土壤等与作物生长有关数据的自动采集,并结合作物灌溉制度和需水规律,科学、准确地计算测报出  相似文献   

7.
在干旱地区利用窑窖集蓄雨水,进行节水微灌,既不同于一般灌区的节水灌溉,也有别于降水拦蓄入渗。该技术是将道路、庭院、山坡、山沟等地表径流导入窑窖集蓄起来,防止径流损失和蒸发,利用降水和作物需水的季节差和空间差,进行时空调节,将有限的降水资源集蓄起来,在作物需水敏感期和关键期,进行膜上灌、渗灌、注灌等节水补灌,达到高效利用。这一技术不仅适用于大田生产,而且在果园、菜园等庭园经济中效果更加显著,是北方干旱山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新路。窑窖集蓄雨水技术  相似文献   

8.
微灌是现代节水型农业中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重大项目之一,它具有节能高效,节水高产等诸多优点,尤其应用于温室大棚栽培系统,能实现满足作物需水规律的精确灌溉、满足作物生长环境要求的调控灌溉,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系统组成复杂,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问题也较多,本文依据7年来温室大棚微灌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作一初步分析论述。至工程经济学和系统工程是微活工程实施的理论依据对一个相对独立的种植业经济实体——温室大棚栽培生产系统,经济问题对其建设,经营、管理至关重要。温室大…  相似文献   

9.
王怀章 《吉林水利》2003,(7):25-26,29
本文就水库灌区多方位的水资源浪费状况。提出了水库应采用汛限分级方法多蓄水的观点;结合降雨,作物需水等建立了水库供水、渠道输配水的高效节水模型;同时对水库——渠道——田间灌水等全程节水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作物需水信息的实时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作物需水信息实时灌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现状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和评述,有助于实时灌溉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Pablo Álvarez 《国际水》2018,43(6):846-859
ABSTRACT

The water footprint concept is difficult to apply to water-shortage conditions because of private management and variability in the water balance. Chilean water law stipulates that water allocation depends on water rights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basin water supply and not necessarily crop irrigation demand, crop yield or irrig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ulta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Agricultural ponds are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source of water for crop irrigation to conserve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more such pond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Mississippi and around the world. There is currently, however, a lack of a tool to simultaneously estimate crop irrigation demand and pond water availability. In this study, a Pond-Irrigation Model (PIM) was developed to meet this need using STELLA (Structural Think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Laboratory with Animation) software. PIM simulated crop land and agricultural po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surface runoff, soil drainage, and evapotranspiration as well as crop irrigation demand and pond water availability. More importantly, PIM was able to decide when to conduct crop irrigation based on management allowable depletion (MAD) root zone soil water content and to determine optimal ratios of agricultural pond size to crop land with sufficient pond water available for crop irrigation. As a case demonstration,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concomitantly estimate row crops (i.e., corn, cotton, and soybeans) water irrigation demand and pond water availability in a farm located at East-central Mississippi. 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corn used more soil water for growth than soybeans, whereas soybeans needed more irrigation water than corn and occurred due to less rainwater available for soybeans growth. We also found that there was one time for corn, zero time for cotton, and two times for soybeans when the pond water level was drawn to near zero for irrigation from 2005 to 2014. PIM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a useful tool for estimating crop irrigation demand and pond water availability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3.
再生水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作物、地下水和土壤斥水性4个方面简述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再生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尚有分歧;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并显著影响地下水水环境;长期的再生水灌溉会引发土壤斥水性的产生,且土壤斥水持续时间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正相关。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不一致,如何消除再生水灌水对地下水和土壤斥水性的影响。认为由于再生水中含有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若能克服再生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压力和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灌区水资源需水计算的数字模拟模型,并对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以都江堰灌区为例,将灌区分为若干子区,分析该流域的供水能力、供需现状及供需发展情况。讨论各规划水平年水源工程和解决分区内水资源紧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宇亮  吴志勇  何海 《水利学报》2022,53(10):1168-1179,1193
基于模拟土壤含水量构建的干旱指数可反映农业干旱的时空发展过程,已被广泛用于大范围农业干旱评估中。当前模拟用于干旱评估的土壤含水量时,常采用水文模型进行模拟。然而,水文模型常过于简化作物模块甚至缺少作物模拟方案,无法模拟作物需水量,因此仅基于土壤含水量构建的土壤干旱指数因忽略作物需水而难以准确评估实际的农业干旱情况。研究构建了考虑灌溉过程影响的水文-作物耦合模型VIC-EP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提出了基于VIC-EPIC模拟作物需耗水过程的作物缺水距平指数CWAPI(Crop Water Anomaly Percentage Index),在青口河流域开展了区域农业干旱评估方法研究。验证分析表明,构建的CWAPI因考虑作物需水影响可直接反映作物的缺水状态和缺水对作物生长的累积影响;由于在干旱评估中引入了作物种植比例、轮作类型和灌溉的影响,CWAPI能够较SMAPI(Soil Moisture Anomaly Percentage Index)更客观地反映区域作物旱情。因此评估农业干旱时,需要考虑作物种植比例、轮作和灌溉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难以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从耗水管理角度出发,以区域耗水平衡为理念,采用SWAT模型对河北省馆陶县基于蒸腾蒸发(ET)的水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模拟了小白龙灌溉、低压管灌和喷灌3种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分别对应的6种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模式(共18套水资源管理方案)的区域耗水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管灌和喷灌两种节水灌溉方式对于减少区域ET量的作用与其所减少的取水量相比差距较大,真实节水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影响区域ET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区域ET量在湿润年份明显要高于干旱年份。这一规律并不随着灌溉方式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而发生根本性变化。灌溉对冬小麦生育期ET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对玉米生育期ET量的影响,减少冬小麦种植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区域ET量。因此,馆陶县实现区域耗水平衡的最佳灌溉管理方案是灌溉方式为喷灌、冬小麦种植面积减少20%且全部改种为棉花。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典型模型,并对其在灌溉方面及不同阶段缺水对作物生物量累积的后效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可行性分析及地区移用性研究加以探讨。对作物灌溉制度优化模型以及作物优化灌溉制度设计方法研究加以探讨,分析了目前模型中指数取值研究不足等问题。为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达到最大的作物产量或产值,实现有限水量在作物生长期及作物间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庆贺  康小兵 《人民长江》2020,51(2):138-141
膜下滴灌种植方式大面积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应用,使得该区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给,地下水位出现大幅下降。水位下降使地下水对土壤水的顶托作用和潜水的蒸发作用减弱,对作物需水量产生一定影响。利用2008~2018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不同地下水位进行滴灌实验的有利条件,研究地下水位下降对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棉花滴灌水量的影响,并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地下水埋深7~8 m时膜下滴灌棉花的需水量。研究表明: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干旱地区的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的需水量上升;滴灌水的入渗能力具有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且适宜的含盐量对棉花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当地下水埋深大于6 m时,水位的进一步下降将不再促使膜下棉花的需水量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灌区农业需水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暖不仅影响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而且也会使农作物蒸发蒸腾量增加,从而加剧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需水量的影响对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陕西省宝鸡峡灌区11个气象站28 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灌区气候变化特征;计算了主要作物需水量和农田灌溉需水量;利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需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持续下降,蒸发量明显增大,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和风速显著下降,而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冬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生育期需水量明显增加;各气候因素对农田灌溉需水量影响顺序为:降水量>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风速,气温的上升、相对湿度的下降、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日照时数的增大使作物需水量明显增大,而灌溉面积减小使农业需水量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宝鸡峡灌区11个气象站30年的气象数据、20年的作物种植面积资料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等资料,分别用彭曼公式和定额法计算宝鸡峡灌区农业需水量,利用趋势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其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农业用水量对比讨论。结果表明:在众多变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1991-2010年间宝鸡峡灌区农业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种植面积及粮食作物种植比的减小。中等年及干旱年实际用水量接近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定额法计算出的农业需水量,湿润年实际用水量介于定额法计算出的农业需水量与基于彭曼公式计算出的农业需水量之间。基于上述结论考虑灌区实际用水需求,提出灌区农业需水量合理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