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裂纹混凝土等效断裂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混凝土材料断裂过程区存在尺寸效应这一特点,结合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规律,对混凝土有效裂缝扩展量进行了研究,得到反映尺寸效应规律的有效裂缝扩展量表达式,进而得到与试件尺寸相关的混凝土多裂纹等效断裂模型,使得多裂纹等效断裂模型更符合断裂过程区的尺寸效应规律。同时,通过与在实际工程中已用的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此模型比较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溢洪道因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大,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产生水化热较高,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会导致有害裂缝产生。裂缝尺寸越大,混凝土水化热越高,在施工时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避免因为温差较大而产生裂缝。因此,为保证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正常施工浇筑,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申来宾 《人民黄河》2006,28(8):62-64
对闸墩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进行了研究,指出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材料性能、气温骤降、闸墩尺寸、浇筑层厚度、浇筑温度、间歇时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浇筑仓面保护方式、通水冷却方式等。从控制温度、改善约束条件、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等方面,提出了防止闸墩混凝土裂缝、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工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显著降低。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首先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并分析了混凝土裂缝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影响因素、规律和条件,提出利用混凝土自愈合的性能来防控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裂缝性态及其对混凝土坝的危害性一直是坝工界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从裂缝的演变规律、裂缝转异诊断方法、带缝坝服役性态安全监控模型和混凝土坝裂缝危害性分析方法研究等4个方面综述了混凝土坝裂缝性态及其危害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的研究水平进行了分析评述,指出了该课题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混凝土细观结构对于混凝土受拉性能的影响,采用自编程序建立骨料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以及随机多边形三种混凝土细观模型。并批量插入粘结单元,形成粘结裂缝模型。与已有实验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网格尺寸、骨料形状以及数值模型细观参数对于混凝土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细观粘结裂缝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混凝土宏观开裂,网格尺寸对于混凝土细观粘结裂缝模型的受拉性能、裂缝扩展形态影响很小,骨料随机分布以及骨料形状对于混凝土裂缝扩展形态影响很大,对于受拉性能影响很小。界面粘结单元的粘结强度和断裂能对混凝土的宏观受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时应优先考虑界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尺寸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采用最大尺寸为1200mm×1200mm×200mm的楔入劈拉混凝土试件进行断裂试验,发现当试件高度达800mm时,所测得的断裂韧度KIC值与试件尺寸无关.因此线弹性断裂力学可很好地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稳定性分析.对于像高混凝土坝那样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评定问题,可以采用断裂韧度准则.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混凝土板干燥实验,观测在配筋率与钢筋直径变化时混凝土板因干燥收缩产生的裂缝特征,分析钢筋对混凝土干燥收缩抗裂性能及最大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认为配筋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有效抑制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裂缝的产生与发展,但钢筋对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裂缝的影响规律与其对荷载裂缝的影响规律有明显差异。基于荷载裂缝的极限拉伸应变及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式不能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裂缝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大型现浇工程时,由于工程结构复杂、所处环境多变、几何尺寸长范围连续现浇,出现裂缝不可避免,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可以使结构物的裂缝得到有效控制,使工程建设更加趋于完美。文章通过对当前裂缝修补技术发展现状及裂缝部位的分析,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控制要点,对裂缝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工骨料全级配大坝混凝土的拉压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宗才  李庆斌  傅华 《水利学报》2005,36(2):0214-0218
用大尺寸试件试验研究了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在单轴拉伸与压缩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并研究了龄期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单轴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及相对拉应力与相对裂缝宽度曲线。试验发现,龄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及断裂能提高,龄期对极限应变和最大裂缝宽度的影响不明显。双曲线方程可以用于表述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断裂能等力学参数与龄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多样且复杂,导致了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地质灾害与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1]。电力工程项目遍布全国,特别是输电线路大多为人烟稀少的山区分布,线路长,跨越的地质地貌区域复杂,存在的地质灾害多种多样,或多或少面临着各种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2]。通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现状及评估工作流程的介绍,进一步分析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扼要叙述了大坝与岩基的反馈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反馈分析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并依据实测资料 ,对反馈分析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一些新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文末列举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大型人字闸门主要构件的抗扭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某船闸的大型人字闸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抗扭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其在启闭状态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给出了门体各主要构件抗扭能力特征的定量定性分析成果,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成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六项防治指标是评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是否达到验收条件的重要依据。目前,六项防治指标主要根据定义计算,存在操作性差、繁琐等问题。利用六项指标的反向计算公式,在对项目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反向计算六项指标。其具有增强可操作性和提高准确度的优点,对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情景分析技术对未来可能影响太湖流域洪水灾害的洪水风险动因和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影响太湖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动因与响应,在动因与响应的识别和描述的基础上,对动因、响应与洪水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动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大致排序,分析了太湖流域为应对未来洪水风险所采取的响应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总结归纳了太湖流域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结果表明,降雨等自然气候和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因素是影响太湖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主要动因;环湖大堤加固工程、城市地下蓄排系统等是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较好的响应措施。针对太湖流域可能发生的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较多,并且影响重大,提出对这些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需要更加深入研究,以便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渗流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裂隙岩体渗流问题。以船闸区岩体为对象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探索。分析指出,对高边坡岩体采取排水措施是必要且有效的。2.围堰渗流问题。研究了多种防渗材料及断面形式,推荐了水下部分防渗墙、水上部分为土工膜的防渗方案。同时还对围堰基础的渗透稳定性、反滤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期围堰的三维渗流状态,指出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分布是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基于典型水文年丰、枯两季调查,分析了漓江流域中、下游典型河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格局、摄食类群及其与水力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典型河段群落结构中腹足纲个体占优,优势物种为中华圆田螺和短沟蜷;丰水期底栖动物密度为829 ind/m2,枯水期为264 ind/m2;②摄食类群中刮食者占优势,且滤食者、收集者和捕食者枯水期的相对丰度高于丰水期,刮食者枯水期的相对丰度低于丰水期,摄食类群中游的相对丰度大于下游;③典型河段生物多样性呈现空间异质性,且中游明显低于下游;④流速、底部剪切力及底质粒径是影响漓江底栖生物枯水期分布的主要因素,水深和层流层厚度则是影响丰水期分布的主要因素,分选系数、层流层厚度是底栖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变化水力条件下漓江水生态修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压力钢管焊接工程使用的国产高强钢板产生磁化现象,通过对钢板产生磁化的原因分析及消磁方法的探讨,成功地实现了磁化钢板的消磁,实现了对磁化钢板消磁后的焊接施工。  相似文献   

19.
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昊明  蔡强国 《泥沙研究》2004,(2):76-80,F003
介绍了国内外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及国内外泥沙来源的主要研究方法;介绍了侵蚀泥沙的坡面~河道运移过程、坡面~河道耦合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河道泥沙存蓄与输移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现状;对比分析了目前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几个主要模型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提出了我国未来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应注重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工建筑物中多以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而混凝土表面的缺陷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缺陷,研究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时所用材料和修补方式。该工程在修补时先对不同部位的缺陷进行分区,对过流区的缺陷处理要满足平整度和耐久性要求,选择环氧砂浆、预缩砂浆、环氧胶泥作为填充材料,而非过流区则可采取简易处理方法。在同类工程中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