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由于改变了原有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必然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加利福尼亚州主要调水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对生态环境的小利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调水工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水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以及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总结了我国调水工程的特点,分析阐述了兴建调水工程的利弊影响,提出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我国今后调水工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汉江流域是全国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水源,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流域需水增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逐渐突出,枯水时期水资源综合利用压力加大。为分析引调水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下游航运的影响,文章以引调水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为基础,结合汉江中下游航运现状及规划,初步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通航特征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综合调度运行,引调水工程实施对汉江枯水条件下通航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近中期解决关中地区严重缺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何对调水工程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和受水区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研究受水区供用水现状的基础上,对受水区进行供需水平衡分析,提出不同水平年引汉济渭调水工程需调水量。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在确定的调水规模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供水综合效益最大为全局最优解,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对调水工程所调水量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跨流域调水工程因调水量大、涉及范围广,其水资源论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引汉济渭工程为例,探索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论证的方法。根据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特点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结合该项目的取退水方案,合理确定了水资源论证等级,分析了取水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引汉济渭工程取水水源论证结论。结论表明,引汉济渭工程近期水平年从汉江多年平均调水10亿m3基本可行。该结论为引汉济渭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采用,为项目获得取水许可提供了依据,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论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调水成为缓解干旱区域水资源危机的主要途径。调水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国内外调水工程的实例,分析评价了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缓解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解决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兴建必然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5个国外著名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水资源禀赋属性,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为补充的生态补偿综合机制,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优先兴建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建立生态监测评估系统,在工程设计阶段考虑生态补偿,增强全社会的节水环保意识等5个方面的建议,这将为我国跨流域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国家出台《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其运行管理的专门立法,有效保障了工程水量调度、水质保障、供水管理、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等运行实践。文章系统总结了南水北调立法需要协调的关系,梳理了《条例》重点规范的制度及实施情况,整理了针对《条例》开展的配套制度建设情况。针对国家水网相关规划中提出的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从及早谋划工程立法建设、强化水量统一调度、突出规范工程运行涉及的重要内容、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国家水网相关的引调水工程立法建设提出了建议,可为引调水工程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调水工程特别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相继建设了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进入21世纪,更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建设开始实施,如南水北调工程、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甘肃省引洮工程、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云南省牛栏江一滇池补水工程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还将规划建设一些新的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10.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鄂北水资源配置等多个引调水工程的水源地,在国家水资源配置和水网构建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引调水工程实施和汉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建设运行改变了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了汉江中下游的水生态.当前汉江中下游生态复苏面临硅藻水华频发、鱼类资源萎缩和外来物种入侵三大主要水生态问题,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调度运行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实施联合调度的调水工程,运行的安全和效率是整个引调水工程运行的重中之重,对引调水工程效益的发挥起着决定影响。为保障输水线路安全运行,全面实现工程的运行目标,需要根据引调水工程的建设特点和运行条件,研究科学的调度制度,形成高效低风险的调度系统。文章主要介绍了辽宁省某一引调水工程的特点及运行条件,以及现有引调水运行调度控制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调度人员的职责、要求,构思了联合调度的自动化运行调度系统框架,同时也对联合调度的实现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管理非常复杂。在梳理国内外部分大中型调水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重大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的管理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借鉴目前重大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重大调水工程现阶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可为加强我国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农村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分布不均以及区域需水量不一致,通过引调水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带来的严重影响。文章以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调水工程为实例,分析了调水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解决关中地区严重缺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充分考虑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基础上,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以供水区综合效益最大、缺水量最小为全局最优解,得到了2020年和2030年调水工程所调水量的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水需求不平衡的最有效的措施。根据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涉及不同流域、功能综合、结构复杂、相互交叉的特点,采用生态与经济并重的能值分析法对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并以浙东引水工程为例,具体计算分析了2017年浙东引水工程给工程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效益。计算结果表明:该量化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引调水工程生态效益计算,且结果较以往常用的等效替代方法更为合理,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6.
跨流域调水工程一般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受水区特别强调外凋水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也是影响调水工程运行成败的关键,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河北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整,确保江水调得来,用得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跨流域调水工程一般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受水区特别强调外调水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也是影响调水工程运行成败的关键,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河北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整,确保江水调得来,用得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水电》2021,(5)
分析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业务现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初步探索并形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引调水工程运行全景监视、水量统一调度管理等方面应用的理论体系,并对上述理论体系在某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图2幅。  相似文献   

19.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具有线路长、建筑物多、环境和地质复杂、检修要求高等特点,其长期安全运行受到高度关注。针对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的特点,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鉴定办法编制和安全评估实践,简要分析了该类工程安全鉴定的难点,开展了安全鉴定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安全年度报告与单项、专项、专门和全面安全鉴定相结合的动态、全覆盖安全鉴定机制,解决了安全鉴定工作组织、基本程序与等级评定标准等问题,对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运行期安全鉴定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良影响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以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典型经验为例,说明跨流域调水工程是造福人类的重要水资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减免,生态环境效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