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月荐书     
《中华建设》2013,(7):53
《开放空间——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作者:善本出版有限公司编著出版单位: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2月装帧:精装开本:16开本定价:268元【内容简介】城市公共景观作为城市景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精选了56个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项目,每个项目都得到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2.
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空气质量的逐渐下降,人们对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愈来愈向往,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提高。而城市的公共空间对于每个市民来说都是平等开放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它  相似文献   

3.
罗泽宁 《长江建设》2012,(11):78-79
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具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系统工程。当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并力图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来凸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构建“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公共服务平台。本文对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的视觉效果、规划设计实践中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进行探究,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环境、主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1.功能主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早在古希腊的城市空间形态中,城市公共空间就以广场与剧场等形式出现。在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的欧洲,以广场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增加了宗教崇拜的功能,但仍然是人们交易、集会与庆典的主要场所。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以简单朴素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然而由于其略显单一的功能附属与空间形态,已经很难全面兼容与承载多元化的当代都市生活。20世纪之后的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与之相比反而出现了倒退,其原因就在于功能主义下城  相似文献   

6.
1.概述 1.1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可供全体市民免费使用的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是相对于私密空间而言的、为人们提供交流与交往的场所,用于休闲、集会、娱乐等活动。  相似文献   

7.
柏寒 《中华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柏寒 《长江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9.
李军 《长江建设》2004,(1):58-59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一些大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规划着重考虑汽车交通,使城市中心最大限度满足汽车交通的需要。集中停车场占据大量的城市空间,原来的广场被改变了用途,不是停车场就是交通岛,林荫大道也成为停车的好地方。城市马路按照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设计、重新建设,于是造成大量的人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小城市发展迅速,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表象之下却难掩指导理论的缺失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主要表现为:空间形态不合理;公共空间系统不完善。随着规模扩张、骨架拉大,原有的、较为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解体并重构,它为公共空间系统在宏观层面的展现并发挥其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从内部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系统,促进城市的高效运转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微观命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逐渐去把握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当前转型时期小城市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在充分了解小城市公共空间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其战略选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罗泽宁 《中华建设》2012,(11):78-79
正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可以改善沿岸的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城市滨水区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是独特的城市建设用地。丘陵城市滨水区具有空间上表现突兀、视域上富于多变、感受上承载文化等景观特征,是  相似文献   

12.
范昭平 《中华建设》2011,(6):154-156
环境塑造人,整体环境及环境中的要素以及多要素形成的空间合力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城市开放空间是儿童早期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总结城市开放空间对于儿童的各种教育机能,挖掘承载这种教育性的有形空间元素和  相似文献   

13.
朱明林 《中华建设》2012,(3):100-101
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最近二十多年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场所兴建了一大批城市雕塑,它们反映着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审美取向等文化特征。这些公共雕塑作品在城市里的显要地块或交通节点闪烁生辉,让人们去意会城市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感受城市的历史文  相似文献   

14.
项玮 《中华建设》2012,(12):142-143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公共活动场所。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和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范围重合。但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正是兴起于西方国家,让美术作品走出美术馆,走向大众的运动。1.公共艺术现状分析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的营造,自然不能脱离社会的整体背景,公共艺术设计应具有特色性,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在街头的公共艺术小品常常可把生活的气息、情趣和审美经验传递或感染给行人。  相似文献   

15.
姚书 《长江建设》2003,(2):36-37
滨水地区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具有城市“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其环境质量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滨水项目由于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往往需分几个阶段,花费多年时间方能完成,各个地块、不同暑期的建筑之间的协调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前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中空置地数量不断增长,这些新的开放空间在城市总体用地结构中呈破碎化和空洞化分布。由于缺乏使用功能与交互性,这些开放空间往往呈现出衰败的形象。因此,对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这些破碎化空间,如何合理设计利用,比如城市设施等,在构建城市建设中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课题。目前,以"临时使用"策略为基础的概念成为了开放空间的解决方式及开发趋势。下面介绍一个国外优秀的临时公共空间设计例子,以此借鉴参考如何解决破碎化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韩秀琦指出,汶川地震暴露了我们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应急避难场所不够。城市中,应该有足够多的相对开放的空间,每隔一定的距离,都安排出开放空间,以各非常时避险使用,而平时就是城市公园或者绿地。而实际上,城市建设往往盲目追求容积率,遇到灾害,即使从房子里逃出来,也找不到躲避倒下来的建筑的场所。汶川大地震提醒城市,应该在建设时重视公园或绿地的建设,它们不仅美化城市,更是人们保护生命的空间,无论地价多高,也应该给保护生命留余地。  相似文献   

18.
正"你是哪个单位的?"绝大多数城市人都遇见过这样的提问。"单位之问"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位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核心细胞。即使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它仍然是令人骄傲的身份象征,在城市的公共话语里,这代表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正1.概述城市行政办公区作为各行政机构的办公场所,不仅是政府形象的代言、城市的象征,而且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市民的活动场所。因此,行政办公区首先应该具备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基本特点,其建设不仅会对所在片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会对整个城市的定位和规划建设起到带动和引导的作用。现代行政办公区主要由行政办公建筑和外部公共开放空间组成。设计应改变以往只关注行政建筑本身的做法,将行政办公建筑与其基地周边的城市要素看作一个整体,使其真正融于城市,成为城市中一个重要、和谐、完整的区域,突  相似文献   

20.
周圣捷 《中华建设》2014,(12):94-95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城市都是以复合化的模式发展,也不再只是单一中心的布局,但是原有的城市中心,特别是商业中心的位置还是在城市中不可替代。中小城市的商业中心,往往是长期发展形成的一个城市中最聚集人气的场所,但是它的功能和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的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和行为模式的改变。目前很多中小城市都面临着重新进行空间和功能结构的改造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