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针对某水库蓄水后坝址区坝体下游出现大量持续渗水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坝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下水流模拟软件,概化出坝址区地下水系统的地质体概念模型,运用系统代数多栅方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到各土层渗流流速特征图和水均衡图。结果表明:坝基渗漏主要发生在坝轴线帷幕内,帷幕防渗隔水效果不佳,深度不够,导致弱风化层地下水渗透流速大,库水位经此弱风化层通过坝体下部,在下游穿过覆盖层渗出。坝基渗漏量最大,左坝肩次之,右坝肩相对较少,绕坝渗漏主要发生在左坝肩,且左右坝肩出水量均大于进水量,坝肩的进水量主要来自侧向补给,山体基岩裂隙水对库区河谷地下水进行了补给。  相似文献   

2.
某拟建的大型水库左岸分布深厚的第四系砂卵砾石层,几乎全部覆盖。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该库区进行渗流状态模拟分析,了解库区的渗流、渗漏状况,对影响渗漏的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形成稳定渗流场后,水库的年渗漏量约为2 000万~3 000万m3,坝下游河谷左岸表面有超过允许水力坡降的区域存在,宜采取反滤处理措施;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左坝肩帷幕灌浆长度与水库渗漏量分别呈正、反比例关系,封闭式帷幕的渗透系数对水库渗漏影响显著;在库区做尽可能长的帷幕灌浆,对于减少水库渗漏、降低下游溢出水力坡降均有益,其最优长度需结合经济指标、工期等因素综合衡量。  相似文献   

3.
康迎宾  李琳 《人民长江》2008,39(12):7-9
地质勘探查明涧里水库大坝右坝肩基岩存在1.20 m厚的强风化层,透水性较强,可能会导致坝肩渗漏,对其坝坡稳定、渗流稳定进行了分析,其中渗流场的分析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运用加权残余法对模型进行离散,渗透坡降采用达西定律计算得到,稳定分析运用有效应力圆弧滑裂面法计算,并比较了瑞典圆弧法和毕肖普法的差异.依据计算结果得出:上、下游坡渗透出逸、坝坡的稳定基本上都是安全的,但是有很少的渗流损失.而且地勘报告显示下游坡有轻度的绕坝渗漏,水色清、渗流量小,故建议上游用帷幕灌浆,下游用导渗排水来防渗.  相似文献   

4.
虎盘水库蓄水后,两坝肩均出现了绕坝渗漏问题,分析认为坝肩存在发育性节理,在水压力等外荷作用下,加剧了坝体与岩体、以及坝肩岩体表层内部的剪切裂隙,从而撕裂了1989年实施的帷幕灌浆所形成的坝体与岩面胶结层,破坏了原有防渗体系,形成并扩大了渗流通道。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改进型的帷幕灌浆方案。  相似文献   

5.
石膏山水库左坝肩绕坝渗漏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伟 《山西水利》2008,24(3):46-47
节理裂隙较发育凸出、坝肩绕坝渗漏是大坝勘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大坝的可建性。对石膏山水库工程凸出左坝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剖面计算法和总渗漏量一次性计算法进行绕坝渗漏量的计算,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最后选出合理的渗漏量,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口村水库库区左岸有断层分布,岩石相对破碎,透水性较强,使得水库存在绕坝肩渗漏问题。文章通过三维渗流计算方法对河口村水库左岸坝肩进行计算分析,模拟选取的防渗帷幕布置,分析防渗措施的长度和深度对渗漏量的影响,为防渗措施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口村水库两岸坝肩岩体裂隙发育,绕坝渗漏较为严重。进行帷幕灌浆防渗处理后,蓄水期绕渗监测资料分析表明,两岸地下水位变化基本正常,部分测压管帷幕前后水位差异不明显。进一步构建三维有限元水文地质模型,并采用考虑局部缺损的帷幕灌浆等效渗透系数进行渗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坝肩裂隙岩体灌浆处理后,渗漏量降低了86.5%,防渗处理效果显著;各部位水力梯度不大,在坝肩裂隙岩体内形成渗透稳定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左岸山体仍是最主要的渗漏通道,占总渗漏量的52.69%,应控制水位抬升速率,加强渗流监测并进行必要的补强灌浆处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库区存在两条由库内延伸到库外的中等宽度断层、副坝区基岩弱风化层较厚的特点,以及设计防渗方案不合理的问题,根据上库工程坝址区的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及防渗帷幕设计,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渗流分析模型。首先通过参数及地下水位反演确定了库区基岩的渗透系数和水库特征点处的地下水位,然后在设计防渗方案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防渗帷幕深度对库区渗流场、渗透流量及各部位渗透坡降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防渗帷幕深度进行了方案优选。结果表明:河床断层附近和库周断层及副坝附近的防渗帷幕深度可增大10 m,左、右坝肩帷幕深度可分别减少10 m并降低至3 Lu标准,库周非断层及副坝附近的防渗帷幕深度可减少10 m。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防渗帷幕深度方案的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藏江雄水库坝区防渗设计的渗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贡嘎县江雄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中发现坝基及坝肩岩土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问题.因此,在设计中对该坝河床段坝基采用了上墙(防渗墙)下幕(帷幕灌浆)组合防渗结构处理措施,对左右坝肩采用了帷幕灌浆防渗结构处理措施.利用三维渗流理论模型对该坝区防渗处理设计条件下的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石头河水库2003年、2005年、2011年高水位运行期间,大坝右坝肩渗流检查和监测资料的分析,指出大坝右坝肩在水库持续高水位运行下,坝体防渗效果优良,坝体渗透形态稳定,完全满足大坝安全运行要求.但同时指出坝体浸润线依然偏高,坝后渗漏依然存在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涧里水库大坝右岸坝肩绕渗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涧里水库大坝右坝肩的坝坡稳定、渗流稳定进行了分析,其中渗流场的分析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运用加权残余法时模型进行离散,渗透坡降采用达西定律计算,稳定分析运用有效应力圆弧滑裂面法计算,并比较了瑞典圆弧法和Bish叩法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上下游坡渗透出逸、坝坡的稳定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是有很少的渗流损失;且地质勘测报告显示下游有轻度的绕坝渗漏,水色清、渗流量小.建议上游进行帷幕灌浆,下游铺设导渗排水反滤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藏江雄水库左右坝肩存在的绕坝渗漏问题,结合地质条件,利用渗流理论,采用不同的渗透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得出总的年渗漏量,提出了有效的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海南省松涛水库大坝渗流状况,通过绘制过程线、相关图等图形对渗流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主坝左坝肩存在绕渗通道,但并未朝不利方向发展,渗流量主要以潜流形式流向了下游;条形山四五坳副坝左坝肩山体裂隙较发育,绕渗严重,高水位下渗透水流会自下游坝坡出逸。建议采取措施对四五坳副坝绕渗进行治理,继续加强安全监测并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充分发挥监测系统作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水库蓄水后,由于上下游水头差,使库水沿坝两岸岩石的空隙、裂隙、溶洞、断层等向坝下游渗漏,一般称为绕坝渗漏又称坝肩渗漏。绕坝渗漏的分析计算及处理,对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乌二水电站左坝肩绕坝渗流处理方案分析,选取柱列式混凝土防渗墙作为防渗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松水库处建成运行以来,就存在渗漏问题,而且日趋严重。文章通过对大坝渗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由于建坝时坝肩和坝基未清除彻底,也未做任何处理,致使风化岩层都存在渗漏问题,渗流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针对水库大坝渗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建议采用高压灌浆方式进行帷幕灌浆。  相似文献   

16.
峪塔水库为浆砌石单曲拱坝,大坝运行40多年,坝体和坝基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文章主要介绍该水库除险加固中,坝体采用充填灌浆方案解决坝体渗漏问题,坝基采用帷幕灌浆并延伸左右坝肩解决坝肩绕坝渗流、坝基接触带渗漏严重问题。加固后,工程运行达到预期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水库大坝下游坡大面积渗水的原因,从地质条件、坝体填筑质量、坝后排水体有效性、防渗墙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并对坝体各向异性及坝后排水体有效性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坝体存在很强的各向异性,水平渗透性远大于垂直渗透性,表现为层间渗流;坝后排水体局部淤堵造成排水不畅;左岸断层及节理密集带透水性强,易产生集中渗漏通道;后来设置的防渗墙不完整,未能形成封闭的防渗体系,防渗时效短而效果差。目前的渗流形态已很不安全。  相似文献   

18.
水库一般都存在坝肩渗漏问题,文章根据桃山水库的右坝肩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帷幕灌浆处理措施,处理后防渗效果明显。提出的帷幕灌浆处理措施对其他水库坝肩处理也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渗漏问题,采用溶质示踪方法对该水库渗漏位置进行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水库防渗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左坝肩心墙上游与下游近10m高程有较强渗漏;右坝肩下覆砂层形成渗漏通道;左右坝肩局部存在较强的绕坝渗漏;坝脚处浅层地下水整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速较大。  相似文献   

20.
叶家圈水库大坝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叶家圈水库大坝存在的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结合地质勘察资料,通过二维有限元法计算大坝渗流情况,采取对心墙上部加高,下部进行黏土灌浆,对坝基、坝肩进行帷幕灌浆处理后,坝体浸润线明显下降,渗流量大幅度减小,说明劈裂灌浆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可以改善渗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