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是水文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水文应急队伍主要包括水文应急管理专家组和水文应急抢险突击队。介绍了如何通过水文应急培训及演练,培养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知识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为水文应急管理服务。对专家的选择及其作用、突击队的组建,以及水文应急培训和演练情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水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胶南水文以发展区域水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不断探索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为水文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现代水文的认识,结合胶南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对水文现代化建设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水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包含水文应急预案、水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即一案三制)的建设,其共同构成了水文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水文应急管理要求与特点,对这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水文应急预案是水文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介绍了水文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和主要内容;指出了水文应急管理体制缺乏综合性协调的问题,提出构建水文应急管理体制的思路和工作模式;根据水文应急管理机制的特点,介绍了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各种具体机制;最后根据我国水文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现状,提出要从实践出发,不断完善水文应急管理法制。  相似文献   

4.
王俊 《人民长江》2010,41(4):107-113
回顾了长江流域水雨情自动测报技术、流量监测技术、泥沙监测技术、河道地形快速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资料整编技术、水文技术创新、水文预报预测技术、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调查评价等水文监测与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展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0年来长江水文技术应用研究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水文监测技术、水文预报,预测技术和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调查评价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钱光辉 《中国水利》2012,(2):61-62,64
水文是国民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水文档案作为水文工作的专业档案体系,记录了水文活动的足迹,汇总、分析了水文监测实测资料和分析成果,对于建立长效、长系列的水文数据和水文科研底质资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水文年鉴电子书作为水文数据库源数据,采用模块化方式设计了水文年鉴数据入库软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水文数据库和水文年鉴数据的一致性。2015年黄委水文局,采用水文年鉴数据入库软件完成了2013年、2014年度黄河流域水文年鉴黄委资料入库工作。水文年鉴数据入库软件设计方法和当前的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模式相符,在黄委水文局基础水文数据库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文测报是防洪抗旱、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基础支撑。回顾了长江水文在水文站网及观测项目、水文监测技术、水文测站管理及资料整编、水文自动测报及预报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历程,全面展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70年来长江水文测报技术取得的成就。提出长江水文将进一步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对传统水文、水质、水生态、河道监测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造与更新,构建智慧水文测报信息网络,整体提高水文测报科技含量,全面实现水文测报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对水文信息有效监测,可以更好的了解水文信息,把握水文动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水文信息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改善水文的观测手段和方法,以及提高水文的监测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水文监测带来了技术动力,像现代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合理运用,促进了水文监测技术的提高。尤其是GPRS通信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GPRS在水文监测中,具有分散监测、广范围监测、成本低、传输量大等特点,这使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更加的完善和快捷。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我国治水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利工作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提出水文必须适应水利中心工作的转变,在加强水文监测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生命水文、资源水文、生态水文、社会水文、和谐水文",不断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智慧水文”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文行业的融合创新,为水文行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是提升水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黄岛水文在不断完善基础站网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搭建开放、互动、融合的新型水文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推进“智慧水文”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为新时期水文事业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