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妍  李星  赵锂  陈永 《给水排水》2013,(Z1):28-30
饮用水水质问题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饮用水安全保障不但涉及水源水、净水厂和市政管网系统,还包括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系统。研究、建立和完善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体系是城镇饮用水全流程多级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体现"从源头到龙头"总体目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终端核心。在分析现阶段城镇供水末端存在的水质和安全保障设施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供水末端系统的水质安全与保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问题与保障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角度 ,评价了我国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现状 ,分析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探讨了影响水质安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饮用水水源水质与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其监测方法和保障措施。指出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水质与水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安全监测体系,不仅是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需要,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及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河下游地区引黄供水系统水质安全保障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引黄水库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存在的共性水质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对策,为全面保障黄河流域饮用水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国田  郑丹 《给水排水》2012,(Z2):163-16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环节,二次供水水质安全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从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构建二次供水水质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应首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本文根据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成果,说明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应用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合格影响人口、区域分布及主要原因,并对饮用水源地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全国455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中,有638个水质不合格,1233个水量不合格,水质、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有9480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城市有205个,饮用水源污染风险较高,应急能力偏低。根据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 (Ⅱ) :全国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成果。应用本文提出的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合格水源影响的人口、区域分布及主要原因,并对饮用水水源地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全国4 55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中,有638个水质不合格,1 233个水量不合格,水质、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有9 480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城市有205个,饮用水源污染风险较高,应急能力偏低。根据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晋中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的介绍和水质检测存在问题的分析,说明水质检测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硬件建设、增强农村饮水水质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农村饮水水质检测长效机制等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1 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面临的挑战饮用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为我国饮用水安全战略指明了方向:一是持续提升饮用水水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强化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支撑能力,通过全国示范应用和行业业务化运行,到2035年,实现饮用水保障技术体系现代化。1.1 保障体系有待"从源头到龙头"全面提升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来看,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依然面临着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课题针对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共性问题,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对基于水质保障的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水质模拟分析、水质多因子评估与综合优化改造、多水源切换供水条件下的优化运行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平台"、"城市供水优化运行系统"及"基于智能化遗传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改造设计系统",建立了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保障体系。通过在济南示范区管网的应用与示范,为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运行及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矿区饮用水安全保障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矿区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包括矿区开发过程自然水环境遭受污染,可利用水量减少,自然水循环受到破坏,矿区突发事件污染水源水质,水安全保障监管制度缺乏等。针对矿区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适合矿区特点的水源地水环境保护预防体系,优化矿区自来水厂至供水末端系统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政府-矿企-用户"三位一体的水安全保障机制,为矿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的工作重点已经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转向饮水安全。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在性质和事权划分、前期规划、投资政策、建设标准、运行管理、技术支持、水源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充分关注水质科学保障饮水安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刘宁 《中国水利》2006,(3):5-8,18
从我国饮水安全的现状入手,分析城乡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强调保障饮水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水利工作的切实要务。从加强监测、科学规划,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保护水源地、修复水环境,建立合理的体制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保障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004年为基准年,对江门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安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除潭江大泽牛勒水源地外,其余水源地水质均达到了安全评价指标,建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目前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仍存在的水源污染严重、水质达标率低以及水质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对纳米科技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纳米科技在净化水源、提升饮用水质、水质检测设备改进等方面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在未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将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刘海波 《中国水利》2012,(21):41-43
做好村镇供水设施水质检测与监测工作,是保证村镇供水设施水质卫生安全,促进村镇供水工程长期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介绍了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概况及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了当前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在水质监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的建议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建了很多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新井,但建设新井保证水量后仍有很多限制和问题。为发现并解决双鸭山市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问题,开展双鸭山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安全,农村饮用水水源监测采样点的水质的感官指标的色度和浑浊度、化学指标铁和锰、毒理学指标砷、微生物指标的大肠杆菌和总菌落数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比例分别为6%、20%、47%、35%、8%、12%和6%。该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安全内在原因是由于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所致,外在原因是直接供水。建议增加农村饮用水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水质检测设备,保证农村饮用水真正安全。  相似文献   

18.
肖群  梁国康 《人民长江》2012,43(12):42-45
青草沙水库位于感潮较强的长江口,是上海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和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基础设施。为及时反映水库建设施工期间工程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质变化情况,分别在水库施工生产区、生活区及上下游水域布点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施工生产区水域水质基本稳定;生活区水域水质较差,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总体而言,水库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和下游咸潮水质影响,工程施工对水库区域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目前尚有42.9%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在明确农饮工程建设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通过科学规划、多方筹资、部门协作、机制创新等措施加快骨干供水工程建设和配套管网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供水体系,实现广西农村饮水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干流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饮水安全,必须首先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调查长江中下游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排污口、污染防治、管理状况等基础上,评估了各水源地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保障情况,分析了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长江中下游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