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金沙江流域直门达、屏山等水文站实测资料为依据,采用Manner-Kendall趋势检验、水文统计等方法对金沙江悬移质输沙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金沙江水沙分布具有明显的水沙异源特性,不同区域水沙模数差异较大。1998年前金沙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1998年后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水沙变化差异明显,金沙江上游年输沙量呈增加趋势,金沙江中、下游呈减沙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减沙趋势更加明显。径流变化等自然因素、水利工程拦沙和水土流失治理等人工因素是主要原因。经估算,1998-2015年金沙江年均减沙9 957万t,其中径流变化贡献率占18. 9%,人类活动因素贡献率占81. 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湫水河林家坪水文站20世纪50年代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湫水河的水沙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河流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人类活动的方式、程度,植被破坏与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利工程拦沙等是湫水河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型水库对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河流输沙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明了大型水库的拦沙和滞洪削减洪峰,降低挟沙能力的减沙机制,给出了大型水库下游河流输沙量时空变化的坝下河段无泥沙补给、少量泥沙补给和有大量泥沙补给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库修建前后下游河流水沙变化的对比分析,认为大型电站水库的修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江、90年代以来金沙江、嘉陵江输沙减少和70年代以来岷江输沙波动的重要驱动力.宜昌站1992 - 2002年期间的输沙量比1956 -1992年期间减少28.2%,主要归功于嘉陵江来沙减少和1998年以后的金沙江来沙减少;2003 - 2007年期间的输沙量又比1992 -2002年期间减少82.2%,主要归功于三峡水库的蓄水拦沙.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水沙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初步分析了长江上游屏山站、北碚站以及宜昌站近5 0年来的水沙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年均径流量变化比较平缓,总体上波动不 大,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输沙量总体逐渐减少。屏山站1980-2000年输沙量偏高,2001-20 05年输沙量则有减少的趋势;北碚站水沙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但输沙量减幅更甚;宜昌站80 年代以来输沙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90年代以来输沙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水沙特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上游人类活动频繁,水沙特性发生变化。为了探讨长江上游水沙特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采用累积曲线法、M-K次序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江上游干支流1950-2014年的水沙特性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干支流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除金沙江年输沙量2013年前变化不大外,其他主要干支流水文站年输沙量显著减少,水沙搭配关系发生一定变化,来沙系数减小,河道输沙潜力提高,有利于河道冲刷。结合长江上游水沙变化的特征,分析了流域水土保持、水库拦沙、河道采砂、过度开发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水沙变化的影响,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河道水沙量变化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水库拦沙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流域的水沙特性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体现出水沙异源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多沙区和一个少沙清水区,即金沙江下游多沙区和嘉陵江多沙区,其余地区构成少沙清水区。以有关水文站的年系列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上游不同来源区产沙量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泥沙淤积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宜昌-汉口^#河段冲淤量与嘉陵江产沙区产沙量的变化有很好的同步关系。宜昌-汉口^#河段冲淤量与金沙江下游产沙区产沙量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有较好的同步关系,此后则不具有同步关系。这意味着,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嘉陵江产沙区产沙量的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冲淤量的变化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金沙江下游江产沙区产沙量的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冲淤量变化的控制作用较小。这一事实表明,对金沙江下游的治理亟待加强。以宜昌-汉口^#河段冲淤量Sdep,Y-H作为因变量,北碚站的年输量Qs,北碚、屏山站的年输沙量Qs,屏山、宜昌站年最大流量Qmax,宜昌以及3口分沙比Rw,div为影响变量,运用1955-1997年间的资料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影响变量的变化对河段冲淤量的变化的贡献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Qs,屏山、Qs,北碚、Qmax,宜昌以及Rw,div的贡献率分别为18.75%,42.06%,36.53%,2.64%。由此可见,嘉陵江重点产沙区产沙量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冲淤量变化的贡献率要大于金沙江下游重点产沙区。研究还得到,使宜昌-汉口^#河段不淤的两个重点产沙区的年产沙量之和的临界值为2.1亿t/a。  相似文献   

7.
百年尺度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黄河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水文泥沙定位观测数据,利用非线性统计方法分析了1919—2012年黄河潼关以上河段水沙系列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沙变化特点表明,黄河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总体呈不断减少之趋势,而上中游水沙关系则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已发生突变,1986年发生的突变属上中游同时发生的第2次突变。从百年尺度看,黄河水沙变化在1960年以前主要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径流泥沙系列随降雨丰歉而出现相应的丰枯变化,之后黄河水沙变化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双重影响,尽管不同时段降雨有丰歉变化,但径流量、输沙量都持续减少;近百年内年输沙量趋势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年径流量趋势度的绝对值,中游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趋势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上游的;近30年是黄河水沙百年尺度中最枯的时段,其变化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来水来沙量不断显著减少,水沙变化程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泥沙主要减于中游而径流主要减于上游,水沙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来沙系数趋于降低,水沙搭配关系趋好。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与长江水沙通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6~2005年湖口水文站水、沙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鄱阳湖和长江水沙通量的年代、年际、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鄱阳湖入江水通量的年代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入江水通量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21世纪初则呈递减趋势;而沙通量在20世纪50~90年代间有明显的递减趋势,2000年以来呈明显的递增趋势.②水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较大,但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远大于水通量.③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鄱阳湖入江水通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汛期,其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以上.由于长江水倒灌,鄱阳湖入江的沙通量与水通量变化不一致,输沙量多集中于春夏两季,特别集中于鄱阳湖与长江汛期的间隔期3~4月份.④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相关性较低,但是枯水期至汛期前期的水沙通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长江水沙变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府仁寿  虞志英  金鏐  方红卫 《水利学报》2003,34(11):0021-0029
本报告是根据长江五十年的水沙资料,宏观分析长江干支流各主要水文站水沙发展趋势,发现干流汉口站、大通站、宜昌站平均年输沙量都有明显减小趋势。各主要支流水文站减沙趋势明显,汉江皇庄站平均年输沙量减少得最为显著。但金沙江的屏山站近期平均年沙量有增加的趋势。长江向洞庭湖分洪分沙的减少,使长江干流增沙。根据各站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干流各河段发生的冲淤。文章还分析了大通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和流量输沙率的关系,发现近年来大通站同流量水位有所下降和同流量输沙率也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和嘉陵江。其次是汉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水系;长江流域来沙主要以悬移质形式下泄,悬沙通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减,同时各测站悬移质输沙量也逐年呈阶梯性递减趋势;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洪季通量值明显高于枯季;悬沙颗粒主要由极细砂和粉砂组成,自中游向下游,泥沙颗粒逐渐细化;由于江阴河段附近边界条件的限制,该区域的悬沙粒径明显小于其上下游河段。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泥沙输移特性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工江三峡水库入库站寸滩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嘉陵江。其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在52.7%来自金沙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嘉陵江北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嘉陵江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关系变化可分为4个时段,各时段年输沙量有明显递减,通过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和水土流失治理时间的分析,得出1985年前减沙的主要因素是水利工程的建设,1990年后减沙则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嘉陵江减沙是引起长江宜昌站1988年输沙量减少1亿t和以后继续减沙的主要原因,嘉陵江减沙趋势及其对长江减沙的影响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3.
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汉水位于秦岭南坡,其上游分布有2350km^2的黄土区,为嘉陵江流域重点产沙区。自20世纪80年代末“长治”工程实施以来,重点产沙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至1996年底,累积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0%,水保措施对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作者以流域上游控制站顺利峡站为分析重点,以实测水沙资料为依据。采用水文学方法,着重分析积极作用。作者以流域上游控制站顺利峡站为分析重点,以实测水沙资料为依据。采用水文学方法。着重分析研究水保措施实施以来的水沙变化。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汛期)泥沙输移特性是决定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关键因素,直接关乎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的发挥。借助干、支流长系列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入库寸滩站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近40 a来,寸滩站场次洪水中7 d洪量未出现趋势性变化,而7 d沙量显著减少,高洪水期输沙经历了“涨水输沙占优—涨、落水基本持平—落水输沙占优”的变化过程。2013年以前,寸滩站高洪水期径流及泥沙均主要来自于金沙江,而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陆续投运后,2013—2019年寸滩站洪水场次(洪峰流量30 000 m3/s以上)共计14场。从径流来源来看,仅4场主要来自于金沙江,其余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1场来自岷江;从泥沙来源来看,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其余5场分别来自于沱江、岷江、横江,金沙江已不是寸滩站高洪水期过程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库尾减淤调度提供理论支撑,为长江泥沙治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由于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许多地区缺乏实测洪水资料,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资料,基于西南地区11个流域66个水文站点的设计洪峰流量(Qp)和集水面积(F)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分类研究了西南地区QpF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涪江流域、岷江流域、澜沧江流域QpF之间能较好地满足线性关系;大渡河流域、青衣江流域、雅砻江流域QpF之间指数关系较显著;金沙江流域、怒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QpF之间幂函数关系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无资料地区建立流域QpF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钱宁等关于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虑了区域地貌特征及近年来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对黄河中游粗沙来源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区对比研究,并结合典型流域产沙及河道淤积历史剖面分析,全面探讨了入黄泥沙来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流域的河流泥沙输移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该文论述了金沙江河流泥沙的来源和沿程分配、输水得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水利一的关系以及泥沙形成的原因。为研究金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泥沙输移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其水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河干流沿程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数据,结合流域内长系列年降水量资料,探讨黄河干流沿程水沙的历史变化情况。通过对17个雨量站长系列降水量资料的分析,认为气候不是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黄河年径流量沿程降低,而且愈往下游降低的幅度愈大,这主要是引水量增加和水土保持措施引起的;中下游沙量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沿程增加,这主要是水土保持、水利枢纽建设及其对水沙量的调节、上游引水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和水库运行方式的改变引起了沙量的突变。分析还表明,黄河利津站年水沙量自20世纪50年代的474亿m3和14亿t大幅度减少至2000年以来6年的平均值132亿m3和1.5亿t,给黄河口的演变带来很大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金沙江下游主要支流入汇后对其下游干流水温的影响,选取金沙江下游16个测站的流量及水温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金沙江下游各支流的流量占比,探讨了岷江、嘉陵江和乌江等较大流量支流入汇后下游干流水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昌站水体组成中岷江来流占18.8%,嘉陵江占14.2%,乌江占10.79%;金沙江下游干流水温变化规律与支流基本一致,且随着距离的增大,滞后效应逐渐明显,其中岷江对干流水温影响最大,其次为嘉陵江和乌江;通过线性函数拟合法得到岷江、嘉陵江和乌江干支流温差与汇口上下游沿程温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 2、0.884 5和0.786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