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在太湖典型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考虑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整体效益,兼顾各区域间的实际差异,以及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层次结构模型,把求得的各分区相对于区域允许排污总量这一总目标的权重之比,作为各分区允许排污量之比,然后按此比例在各分区间进行排污总量分配。将该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典型区域(常州市武进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配方法,可以克服等比例分配的不公平性,并且兼顾各分区间的实际差异,是一种较理想的分配方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总量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南方某城市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整体效益出发,建立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述判断矩阵的多指标决策的排污总量分配层次结构模型,并以南方某市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为例说明这种模型的具体运用。该模型在综合分析了各项评价指标后,将求得的各区相对于区域允许排污总量这一总目标的权重之比,作为各区允许排污量之比,然后按此比例在各区间进行排污总量分摊。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等比例分配的不公平性及排污总量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又兼顾了各区间的实际差异,为该市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乐清湾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的整体效益出发,以乐清湾COD总量控制为例建立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污染物总量群决策分配方法。AHP准则层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以专家评分法和相互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法来确定,子准则层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以专家评分法、标准偏差法、熵法和理想权重优化模型来确定,从而构成各乡镇允许排污量相对于汇水区允许排污总量目标层的分配权重准则策略集。最后采用群决策博弈模型,将允许排污总量在乡镇之间进行分配。结果表明:该分配方法不仅克服了单一分配权重准则的不公平性,而且将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保证了分配依据的合理性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域水环境系统模型,以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依据,计算出长系列设计水文条件下的各控制单元的动态TMDL.基于水生态承载力权重,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在各控制单元的TMDL基础上,对污染物进行优化分配,得到各控制单元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和削减比例,从而形成了基于流域的总量分配技术体系.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污染物总量研究,实现了其污染物总量分配.  相似文献   

5.
刘杰  达列雄 《人民长江》2014,45(7):90-93
为优化汉江水源地汉中地区各行政区污染物排放量,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匹配,在充分考虑汉中地区各区域自然和经济等差异的基础上,选取与污染物排放紧密相关的指标,利用单位指标负荷水污染物的信息熵值来度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并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最大信息熵加权和的优化分配模型,最后利用智能和声搜索算法求出更公平和可行的总量分配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分配方法能够考虑各区域自然与经济的实际差异情况,并量化了多种公平准则,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流域内不同区域间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6.
程孟孟  陈进 《人民长江》2011,42(21):50-52
借鉴国外水量分配模型-多因子综合分析模型,对水资源在赣江流域各用水区域之间进行了分配,旨在对这种水量分配模型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为我国的水量分配研究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方法。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流域8个用水区如赣州、吉安、新余、萍乡、宜春、南昌、抚州、袁惠渠灌区的分水量分别占赣江水资源可分配总量的比例。针对模型应用的特点,指出了在今后的应用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已有公平分配准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待分配区域的经济、自然等客观因素,筛选出反映公平准则的相关指标。借鉴信息熵的概念,计算单位指标负荷污染物量信息熵,应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加权求和得到总的信息熵。构建以加权信息熵最大化为目标的规划模型,设定合理的运算规则和约束条件,制定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的区域初始分配方案。将该方法实际应用于天津市各区县的水污染物分配,采用信息熵权衡公平准则指标得到方案一到四,结果表明:东丽区、汉沽区和中心城区是重点削减区域,其次是塘沽区和宁河县。该方法可以定量化地反映多种公平准则,得到公平可行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方法不完善的现状,以金沙江攀枝花江段为对象,以指标评分法为基础,综合水域纳污适宜性指标,排污口建设适宜性指标和排污口改造经济性指标,建立了入河排污口位置优化模型。以遗传算法为基础,以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区域排污需求量为限制条件,建立了入河排污口排污量规划模型。利用上述模型,优选出该江段15个最优排污单元,并计算出现状年和规划年15个规划排污口COD和NH3-N入河排污量分配方案,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排污需求,同时也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和纳污总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计及不确定性因素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综合调整的区间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层分区的空间负荷预测区间模型,将预测单元分为总量层、数据收集层和仿真层,既能结合趋势法和仿真法的优点,又能在保证足够土地划分解析度和预测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数据收集的工作量。然后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空间负荷预测综合调整区间方法,这是一种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负荷分布估计方法,解决了实际中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综合调整的难题。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区域间因初始排污权分配不合理而引起的矛盾,将和谐论量化方法引入到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和谐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具体表征指标构建了流域排污权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流域初始排污权进行初次分配,并运用和谐方程对其进行和谐评估,以流域和谐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调控模型,采用Matlab fmincon函数实现对初始排污权的优化分配。将该方法应用于沙颍河流域行政区间的初始排污权分配,从区域和谐的角度得到了初始排污权分配优化方案,经对比分析,优化方案更符合各个区域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排污现状,表明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借助污染物最大日负荷量(TMDL)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安全余量(MOS)的特征。结合安全余量的表现形式,阐述隐式、显式、FOEA计算安全余量的流程。对安全余量的定量化及其负荷分配研究是推动TMDL策略完善的关键。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安全余量的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的安全余量计算过程。在考虑安全余量的前提下,依据水环境质量的控制目标,结合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论述了基于数学模型测算、可持续管理策略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以永定河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分配为例,进行基于安全余量的污染物分配应用研究,对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取太湖西北部的竺山湾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流特征,建立基于MIKE模型的竺山湾流域河网模型。以该区域内2012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为评估对象,通过整理各项工程设计资料、实地调研各项工程运行工艺、运行结果,汇总出各个工艺的减排效果。通过计算2011年、2012年污染物入河量,设置不同的运算工况,核算了水环境治理工程运行后该区域内各镇区水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及污染物入湖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容量总量目标约束下,2012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使各镇区污染物需削减量较2011年有所降低,同时可降低各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量,说明水环境治理工程对竺山湾小流域内水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宝应县2015年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以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3个方面出发,结合宝应县的实际情况,总共选取1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功能区的限制纳污管理效果为Ⅰ级,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方面的管理效果则分别为Ⅴ级和Ⅳ级。说明宝应县2015年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好,而在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管理方面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的研究河网水系连通度对于污染物质降解能力的影响,在佛山水网不同的水体连通情况下,运用经过验证的河网数学模型研究不同水体连通情况下,模拟佛山水道的水体交换时间、污染物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河道与外界连通性能提高,水体交换能力、对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对苏南运河苏锡常段沿岸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污的分布以及入河的排污情况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各种污水污染源的入河量,对污染源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苏南运河段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以及排污量最大的主要污染企业和城镇区。根据水质断面水质监测成果,对苏南运河段的水环境质量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了现状评价,得出了水质断面达标情况及主要的污染因子。此外,根据确定的水质目标,分别计算出各段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排污控制量和削减率,再结合现状排污量,对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超标断面和超标污染因子,并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摘 要:水污染负荷分配是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从水污染负荷分配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技术与管理等因素出发,筛选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水污染负荷分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Vague集理论同时考虑隶属与非隶属信息的特点,建立了基于Vague集的区域水污染负荷分配多目标决策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巢湖流域九个市、县间水污染负荷削减量的分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实例证明了新建模型在水污染负荷分配方面的可行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评价黑河流域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黑河纳污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预测了规划水平年废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入河量,确定了主要污染物的控制量和消减量,以此作为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的主要控制性指标,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滇池流域截污效果的最大化,基于前期建立的东岸排水管网SWMM模型,结合该区域1995-2016年间降雨资料,研究环湖截污干渠的错峰调蓄技术。根据雨水干渠液位高度执行不同控制模式:当水位低于6.76 m时执行典型污染物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当水位高于6.76 m时执行典型污染物阈值控制的同时执行液位-污染物通量控制模式。采用SS和TN作为干渠截流的典型污染物控制指标,其控制浓度阈值分别取12和5 mg/L。模拟重现期为0.5~1 a降雨时SS、TN浓度-负荷通量调蓄方案下干渠负荷收集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调蓄方案均能有效提高雨水干渠的负荷收集率,提高污水干渠出口浓度,降低雨水径流对污水厂的高水量和低浓度冲击负荷。随着重现期增大,干渠对污染物的高效和最大化收集效果越明显。但是TN调控下污染负荷收集效果优于SS,因此选择TN作为干渠截流的最优典型污染物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