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X水厂采用传统的排泥水处理工艺,计划将浓缩池上清液用于景观河道的补充用水,原设计出水水质与实际目标有一定差异。为进一步提升浓缩池出水水质,该厂采用加药再絮凝方式进行小试,发现降浊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硫酸铝25 mg/L,慢速搅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混凝沉淀中试,发现加药混合再絮凝与加药混合不絮凝降浊效果相似并优于自然沉降。并通过生产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在浓缩池增加加药及混凝,可以明显的改善除浊效果,提升出水水质。同时针对排泥水运营精细化管理,提高水质、稳定排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临江水厂自身运行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建设排泥水处理系统,将沉淀池排泥水及滤池反冲洗水统一收集后,通过调节、浓缩、机械脱水,提高污泥含固率,使排泥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临江水厂二期采用高速重力斜板澄清池工艺,由于需要加细砂,砂的漏失增加了日产干污泥量。详细介绍了工程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参数,并指出了一些设计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顾惠丽  徐国民 《上海水务》2006,22(1):10-12,30
按照《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和《关于加强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意见一行动计划》要求,实施临江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来减少水厂自身运行的废水对水体造成的污染。水厂沉淀池排泥水及滤池反冲洗水统一收集后,通过调节、浓缩、机械脱水,使污泥含固率提高,排泥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李燕华  保延新  沈军 《给水排水》2007,33(11):20-22
通过对排泥水进行沉降试验,得到了南洲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供水量为100万m3/d的南洲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排泥水调节、浓缩、平衡、离心机脱水.该系统在调试运行期间,各工艺单元均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脱水后的污泥含固率达到36.3%~39.2%,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实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 ,首先需要确定自来水厂的污泥量 ,就此将污泥量分为排泥水量和干污泥量。排泥水量可根据沉淀池排泥运行方式和滤池反冲洗运行方式来确定。对于干污泥量的确定介绍了计算法和物料平衡分析法 ,物料平衡分析法可作为计算法的补充 ,对计算法的结果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6.
罗丁  田萌  董红  高雷  饶磊  周川  管清坤  甄帅 《给水排水》2020,46(3):103-107
西安某净水厂供水能力为40万m3/d,排泥水采用废水回收-重力浓缩-离心脱水处理工艺。介绍了该项目的回流水池、排水池、排泥池、浓缩池、污泥提升泵房、污泥平衡池、脱水机房的设计参数及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月浦水厂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劲  许建华 《给水排水》2003,29(6):6-10
对上海市月浦水厂的沉淀池排泥水进行浓缩工艺研究 ,旨在为今后建设给水厂排泥水浓缩处理设施提供设计和运行的必要基础资料。试验结果表明 ,斜板浓缩池对给水厂排泥水可以产生良好的浓缩效果。浓缩后的泥水含固率 >3% ,上清液SS <15 0mg/L。  相似文献   

8.
给水厂沉淀池排泥水排入江河、湖泊不仅污染环境,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对给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给水厂沉淀池排泥水的沉降性能和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发现给水厂沉淀池排泥水沉降性能良好且比较稳定,其与污水处理厂絮凝沉淀池排泥水进行共同沉降处理,可明显提高污水处理厂絮凝沉淀池排泥水的沉降性能,且两种排泥水混合后,污泥体积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量.  相似文献   

9.
高藻期给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高藻期给水厂排泥水的特点,研究了排泥水处理负荷、加药条件、搅拌条件、回流污泥控制及排泥控制等因素对排泥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情况,提出了排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给水厂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在缺水地区是较有前途的节约用水方式之一。试验采集滤池反冲洗水、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污泥沉降特性的研究,得出了不同含固率反冲洗水、排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和高分子絮凝剂(PAM)最佳投量下的沉降特性,掌握了其沉降速度、底泥含固率、压密点污泥浓度以及上清液浊度等变化规律。为给水厂污泥浓缩,脱水工艺的选择和优化,以及脱水机械的选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铁盐与阴离子型PAM联合调质处理给水厂排泥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盐与阴离子型PAM联合调质方式对给水厂排泥水进行调质试验.试验条件下,AN910PWG投加率为2‰,铁盐与其投加质量比为1时,调质后污泥絮体颗粒较大,沉速为3.18 mm/s,污泥比阻为4×1011 m/kg,上清液浊度为10 NTU,与阳离子型FO4240SH投加率为4‰时的调质效果相当,但药剂费用节约显著.  相似文献   

12.
PDA在给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敏  施周 《给水排水》2007,33(11):23-26
对透光率脉动检测仪PDA用于给水厂排泥水的絮凝剂选型以及最优反应条件(投药量、配药浓度、pH)的确定进行了试验.通过测量絮凝指数R,实现了对絮体生长过程的在线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由阳离子型C-PAM-1生成的絮体大且结实,投药量为20 mg/L时,R迅速增长至峰值后保持稳定.较低的配药浓度有利于C-PAM-1的水解.C-PAM-1在酸性条件下能更好地发挥吸附架桥作用,形成大颗粒絮体,并且在试验pH范围(3~11)内,pH越低,絮凝效果越好,生成的絮体粒径越大,R的最终稳定值随pH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对长江水源水厂排泥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长江水源水悬浮固体含量与浊度的关系,对水厂干泥量和排泥水总量进行了估算;通过动态浓缩试验,确定了斜板浓缩池运行优化条件;测定了排泥水的颗粒粒径分布、固体成分组成和污泥比阻;并简要介绍了污泥机械脱水和泥饼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给水厂污泥减量化及性能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宇  邓慧萍 《给水排水》2006,32(12):8-12
随着给水厂排泥水直排河道的方法不再可行,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和污泥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厂的造价及运行费用。试验在水处理工艺流程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投加硫酸铝、氯化铁、聚铝(PAC)、聚铁(PFS)、聚铝铁(PAFC)、高效聚双酸铝铁(PAFCS)等不同混凝剂,以达到减少絮凝沉淀后排泥水的污泥量及改善排泥水的沉降和脱水性能的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优化设计与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典型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进行调研发现,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在总结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调试与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厌氧消化工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厌氧消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工艺设计优化,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模糊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应用模糊动态AHP求解随时间变化的效益系数,并利用区间数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水资源的合理调控方案,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测得到的静态沉降曲线讨论迪克理论和柯伊-克里维什理论在给水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中的应用。运用迪克理论时,考虑与不考虑排泥固体通量,所得的总固体通量最小值分别为195kg/(m2·d)和49kg/(m2·d),差别很大。结合给水厂污泥浓缩池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时宜采用保守设计,即不考虑排泥固体通量的影响。运用柯伊-克里维什理论时,浓缩要达到的目标浓度的取值应根据脱水机械对进泥浓度的要求来确定。  相似文献   

18.
对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1、^#2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循环水泵、水塔、凝汽器有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4、^#2循环水泵电动机进行了高、低速改造并实施投运。依据冬季机组负荷偏低的特点,进行了循环水系统方式的优化,在原来“两机三泵”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两机一泵”的运行方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筛选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 3种聚合物聚合氯化铝 (PAC)、聚丙稀酰胺 (PAM )、聚季铵盐 (PQA)中 ,筛选适宜的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剂并测定投加量范围。借鉴厌氧毒性 (ATA)和生物化学甲烷势 (BMP)测定方法 ,分析了这 3种聚合物对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用区域沉淀速度 (ZSV)和污泥容积指数 (SVI)评价了投加聚合物后所形成的生物絮体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 ,聚季铵盐适宜作为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剂 ,10mg/L≤投加量 <5 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