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检测了预制混凝土连锁块在洪水期水流中的受力状况,整体稳定性、孔内填充碎石的作用及连锁块阻力参数,综合分析了混凝土连锁块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和抗冲性,给出了碎石填充的要求及安全度.通过水面线观测与水力计算,提供了混凝土连锁块糙率与流速(Fr数)的关系.试验表明:新型生态防洪工程护面连锁块与传统堤防工程的护面形式相比,具有抗高切应力、稳定、透水性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等优点.本文提供的填充碎石度及糙率等试验参数可供生态与防洪工程铺排连锁块的河渠水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连锁板块护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连锁板块护坡是近年来最新的堤坝护面结构。单体连锁板块结构简单、灵活,适宜工业生产。板块组装施工后,相邻板块之间连锁,使护面整体性强,且具有一定和柔性。当护面发生冻胀、融沉变形时,护面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性能。本文介绍了连锁板块的几种结构形式,并提出了在风浪和冰推作用下,混凝土连锁板块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扭王块等人工异型块体护面结构的海堤,就其外海侧护面坡比、扭王块体稳定重量及斜坡段高差三个参数,从工程投资的角度,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计算参数的重要性规律及外海侧护面参数建议取值.  相似文献   

4.
从防浪护面工程的总体最优出发,通过理论推演和模型试验,导出了一组计算式。据此,提出了变态防浪护面块体的设计方法。变态块体在抗御与原型体块相同的波浪时,不仅可增加其稳定性,还可降低护面块体的排放厚度。因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保尔德面板坝坝面溢流的模型试验,阐述了钢筋砼衬砌护面的设计特点及稳定条件,为该工程提出了较合理的护面体型布置、陡槽边墙分段的连接形式及其稳定性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6.
面板坝坝面溢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保尔德面板坝坝面溢流的模型试验,阐述了钢筋砼砌护面的特点及稳定条件, 工程提出了较合理的护面体型布置、陆槽边墙分段的连接形式及其稳定性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荷兰、德国等国家近20年来对混凝土砌块护面层稳定厚度计算的研究成果及淮河水利委员会948课题“混凝土砌块护堤技术”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指出了各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参数的取值,同时指出:砌块护坡属渗透性护坡,波生浮托力是砌块护坡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增加护坡的渗透性可有效减小护坡厚度。另外,块体之间互相连锁可增加护面层的整体性,同样可有效减小护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过水堆石围堰应用块石护面,由于利用当地材科,施工较易,造价也较低,因而被广泛地采用。过水堆石围堰(图1)过水时,部份水流沿着下游坡面急剧下泄,能量不断增加;另部分水流渗入堆石体产生渗透力。因此,下游坡护面块石的稳定性就成为围堰能否正常工作的决定因素。本文仅就国外一些典型实例、护面块石稳定性试验成果以及对试验成  相似文献   

9.
温州浅滩一期南围堤施工过程中通过护面结构的优化设计,将栅栏板护面调整为四脚空心块护面,降低了施工难度,使护面结构更适应温州软黏土地基条件下的堤身变形,而且显著降低了工程投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护面结构优化中对于复式断面海堤的堤顶高程计算方法及波浪模型试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10.
高原碎石土力学成因比较特殊,且在西藏高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碎石土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又与碎石土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地开展碎石土的力学试验,准确地获取其抗剪强度指标是解决工程中碎石土强度问题的基础。详细阐述碎石土大型剪切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大型室内及现场两用直剪仪分析西藏邦铺矿区碎石土力学性质。并结合大型剪切试验、室内试验成果、理论公式,利用国际知名软件FLAC3D建立地质模型,分析了西藏邦铺北东碎石土边坡稳定性,为同类型碎石土地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三峡三期上游RCC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接头块进行了应力及稳定分析。重点分析了接头块在水压力、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场和应力场 ,对接头块之间的接缝灌浆、考虑止水与不止水等方案进行了比较计算 ,在此基础上对建基面进行了局部和整体抗滑稳定分析。计算表明 :接头块受扬压力和止水影响明显 ,并有一定的抗滑稳定安全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滑块的分合性原则,把双滑块体系的抗滑稳定问题同单滑块的抗滑稳定问题联系起来;提出滑动系数概念,证明了滑动系数符合以重量为权的加权平均原则;以对水平滑面双滑块摩擦模型的研究为过渡,提出了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由K1、K2求K的理论公式;论述了安全系数的介值原则,并以之对现行刚体极限平衡法中的三种方法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路基土拱效应的应力集中现象,并考虑荷载及土体参数的变异性,建立了桩网结构路基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可靠度分析的计算方法及流程。以某一典型高速公路桩网结构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为例,分别利用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方法设计了该桩网结构路基加固桩长度,并基于荷载及土体参数变异性,对可靠度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荷载及土体参数的变异性对桩网结构路基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利用可靠度方法来计算桩网结构路基加固桩长度的设计更为安全和合理;需要特别注意第二层土的极限侧阻力及路基面附加荷载变异性的影响,而路基填料内摩擦角及加固桩极限端阻力可当作常量来处理。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堤防工程多采用砂砾料作为填筑材料进行筑堤。堤防的压实对填筑土料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何使填筑料满足堤防的抗滑性、抗渗性、抗剪强度以及抗压缩性,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试验来进行确定,这对堤防堤身填筑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堤防填筑施工前的碾压试验的内容、要求、方法以及对结论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坝体的变形及稳定性计算分析中,合理地选择模拟填筑层数并考察水位对坝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以变形和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坝坡的稳定性系数,基于FLAC3D建立坝体的分层填筑三维数值模型,对施工填筑期的数值模拟填筑层数的选取标准进行了研究。其次,在合理的模拟填筑层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蓄水位对坝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的变形以沉降为主,模拟计算的坝体沉降与填筑层数关系很大。相对坝体沉降来说,水平位移和稳定性系数对填筑层数的敏感性小,应以满足坝体沉降的精度标准选择模拟填筑层数,建议模拟填筑层数不少于10层,坝越高,选取的模拟填筑层数宜越多;坝体的水平位移对库水位位置较敏感,沉降和稳定性系数对库水位位置敏感性小。这些结果在坝体变形和稳定性研究中对确定合适的填筑层数和考虑库水位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封洞库围岩块体失稳矢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某地下水封洞库库区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运用块体理论评价围岩块体稳定性。采用块体理论分析方法之一的矢量分析法,分析出地下洞库各开挖面的可动块体,通过力学分析判别出可动块体中的关键块体,计算出其剩余下滑力和失稳形式。结果表明:此地下水封洞库稳定性较好,关键块体主要以结构面②、④单面滑动,且主要分布于洞室顶部。因此施工时应重点监测结构面②、④出露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矢量法作为块体理论一种分析方法,能准确分析围岩块体稳定性,对地下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其在确定关键块体的具体位置,以及对于曲面洞壁块体稳定性分析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路基工程中黄河淤积粉土的稳定技术和性能保障方案,针对德州齐河县境内的黄河淤积粉土,在乳化沥青复合稳定粉土(AE稳定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制备出一种复合固化剂(FG固化剂),研究了AE稳定土和FG稳定土2种稳定方案下粉土的抗压强度性质、水稳定性和抗冻融能力;结合XRD、SEM表征技术,探讨了FG固化剂的稳定机理。研究认为,FG固化剂稳定土较AE稳定土有着更高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和承载能力,水稳定性良好,在抗冻融能力上有着比AE稳定土更好的效果。XRD与SEM分析表明,FG固化剂提供了活性矿物质,其复合胶凝效应和填充增强保障了粉土的抗压强度,高分子物质起到粘结颗粒界面、填塞孔隙的作用,降低了内部孔隙率;两者造成土体的最大干密度变大;与AE稳定土的稳定机理不同。FG固化剂的使用为黄河粉土的稳定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涌潮水槽模拟研究钱塘江河口海塘护脚异型块体在涌潮作用下的稳定特性 ,结合现场调查分析 ,认为单纯增加异型块体重量来提高块体的抗冲稳定性 ,效果不明显。有的异型块体尺寸、重量增加后 ,其稳定性反而降低。研究认为 ,对于涌潮作用的护脚异型块体 ,可通过在异型块体内嵌固块石混合料 (以减小异型块体群体孔隙率 )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 The jointing pattern of a rock formation determines the internal stress distribution caused by an anchorage being pulled out of it (in the subject case, of conical section), in such a way that the anchorage stability within the rock depends on the forces necessary for shearing of the rock along a cylindrical surface, and not on the cohesion forces between the rock particles along the conical surface as occurs in monolithic rock and cohesive soils; also, the proportion represented by internal friction increases rapidly with embedment depth of the anchorage. The intensity of jointing of rock blocks affects the cohesion value significantly (as the degree of jointing of a rock increases, so the cohesion decreases sharply compared with its value in a monolithic rock), which, in turn, reduces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to pulling out of an anchorage, and this is well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full-scale tests, presented above. 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9, pp. 20–21, September, 1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