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进行软黏土的常规三轴固结排水试验、K0固结轴向加载排水剪切试验及K0固结侧向卸荷排水剪切试验,模拟基坑侧壁土体的实际应力路径,对比分析3种不同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① 在3种试验应力路径下,软黏土土样破坏时的主应力差值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均呈近似线性变化;② 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下,软黏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较之常规三轴试验结果均有较大差异;③ 相对于各向等压固结,K0固结条件下土体的凝聚力减小,内摩擦角增大。研究结论为基坑设计时采用反映土体实际应力路径的力学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工混凝土抗渗仪法和土工渗透仪法对蝮性混凝土的渗透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了水胶比、膨润土用量、黏土用量、水泥用量、砂率等对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着水胶比的减小和砂率的减小而增大,适当增加膨润土和黏土用量可以提高其抗渗性能,水泥用量对渗透性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的是砂性土加筋后的工程性质。在四川攀枝花、西昌至云南北部地区广泛分布的昔格达土,属粉粘粒含量较高的砂性土.工程性质特殊.而对加筋昔格达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却少有报道。介绍了以PP带为加筋材料,采用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加筋昔格达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其加筋效益系数IR随加筋层数和围压力变化的一些规律,确定各加筋层数下复合土体的强度参数c、φ值。试验结果明,加筋效益系数IR随加筋层数增加而增大,随围压力的增加而减小,c、φ值随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口黏土含量15%~45%的黏性泥沙为研究对象,采用MCR302流变仪,系统研究泥沙的物理特性包括盐度、黏土含量和含水率对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的变化对黏性泥沙的黏度影响较大,对屈服应力影响较小,屈服应力最大变幅为±4%;黏土含量增加使黏性和屈服应力均增大;低含水率(小于28%)时随含水率的增大泥沙流变特性增强,高含水率(大于28%)时随含水率的增大黏性泥沙的流变特性减弱且黏度减小,屈服应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起动应力随含水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基于对泥沙物理特性与屈服应力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基于含水率的黏性泥沙的起动应力公式。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滨海新区由新近吹填的软黏土组成。软黏土含水率较高、渗透性差且压缩性高,一般处于欠固结状态,土体的变形随时间变化明显,具有蠕变性,在工程施工、运行期常常会发生较大的塑性流动变形,导致地基变形引发工程事故。针对天津市滨海地区软黏土的蠕变特征,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加荷设备,进行了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蠕变室内试验,研究了软黏土的蠕变特性。使用贯入仪测量软黏土蠕变前后的强度,分析了蠕变对软黏土强度的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土壤原生细菌对红黏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红黏土中天然赋存的原生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并在红黏土重塑试样中添加培养后的细菌菌液,通过土工试验和电镜试验分析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细菌的掺入,三轴试样的破坏峰值和压缩模量都有所提高,并且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从电镜图像上来看,细菌的掺入使得红黏土中粉粒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黏粒含量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单一的细菌种类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的可控制吸力式非饱和土C.K.C循环三轴仪,对反复干湿循环条件下的粉质黏土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探讨了其在饱和条件下干湿循环对累积塑性应变与振次关系以及对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基质吸力下反复干湿循环后的动强度特性。研究表明:干湿循环对粉质黏土的变形特性有明显影响,相同动应力及振次条件下干湿循环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小于原始试样;干湿循环后土体的临界循环动应力以及动强度明显增大;反复干湿循环后,粉质黏土的临界循环动应力和动强度随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其随基质吸力增加而增长的速率随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减小。干湿循环前后土体的电镜扫描(SEM)试验发现,干湿循环使得土颗粒排列更加紧密,干湿循环过程中试样内部并未出现微裂缝。  相似文献   

8.
结合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对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建立试验模型,着重研究不同试验水头、外界环境条件(温度、风力等因素)对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的渗水量、水分蒸发量和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水头与渗透系数成非线性关系,且渗水量随水位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系数随水位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高密实、高防水等特点,为类似的防洪综合整治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土体在盐作用下强度会弱化,造成土体变形。为探索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红黏土的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及其工程性质的影响,分别制作不同浓度NaCl的泥浆样,定时对试样进行称重、拍照,观察试样裂隙发育过程。结果表明:NaCl浓度的增加,改变了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红黏土的水分蒸发速率也随之降低,裂隙块数明显减小,NaCl溶液对红黏土裂隙发育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愈明显。此外,通过界限含水率与直剪试验探索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试验分析了其力学性质变化原因与裂隙发育规律。试验发现:由于NaCl溶液改变了土体结构与颗粒间的摩擦力,使得扩散层厚度变小,从而红黏土的液塑限与抗剪强度指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Cr~(6+)含量对重塑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剪切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制备Cr~(6+)含量分别为0、5、50、500、5 000 mg/kg的污染重塑土,进行电阻率试验和直剪试验。结果表明:Cr~(6+)污染土剪应力随剪切位移增大而增加,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随Cr~(6+)含量增大电阻率减小,且Cr~(6+)含量越大电阻率波动越小,电阻率随剪切位移增大呈减小趋势;抗剪强度、电阻率都随Cr~(6+)含量增大呈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电阻率越小抗剪强度越小,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定义了土体电阻率的敏感度及原始电阻率,敏感度越大、原始电阻率越小,越能较好地反映土体的变化,在Cr~(6+)含量为500 mg/kg情况下可以较好地监测土体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1.
Causes of the appearance of erosion-corrosion wear (ECW) on inlet regions of tubes of heat-exchange devices are considered.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ECW process and suggesting measures for its preven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élektricheskie Stantsii, No. 11, November 2005, pp. 56–62.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加剂已成为除水泥、粗细骨料、掺和料及水以外的第5种必备材料。减水率作为检测外加剂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判定外加剂品质的优劣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器具的误差及仪器设备自身等实际情况进行类别判定,通过各因素的不确定度评定、合成、扩展,最终得出外加剂减水率不确定度,对外加剂减水率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具有指导意义,为客观、公正评价外加剂的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鹤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预测了城市需水量;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水团示踪试验为例,介绍和比较了直线图解法、相关系数极值法和最优化计算法等不同的河流纵向弥散系数计算方法,指出:直线图解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站法和双站法的不足,但在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时,需用差分计算代替c-t曲线导数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相关系数极值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可以避免图算过程,能够消除人为因素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而且还能够计算河流横断面面积;最优化计算方法多用于分析各种单站的实际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介绍SIMHYD降水径流模型的结构及计算原理,利用该模型模拟了丹江口以上汉江上游流域的月流量过程,并采用区间分析方法分析SIMHYD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SIMHY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该流域的月流量过程;根据参数敏感性大小可将SIMHYD模型参数归为3类:第1类为敏感参数,如SMSC和SUB;第2类为较敏感参数,如CRAK和K;第3类为非敏感参数,如INSC,COEFF和SQ。  相似文献   

16.
17.
水利枢纽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利枢纽下游河道的实测资料,得到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调整变化,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宋隆水闸已运行70多年,工程存在设计标准低、闸门和水闸安全度不足等问题。除险加固方案经比较后,采用在闸前加闸的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优化设计,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投资。竣工后经过3次大洪水考验,工程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 The method examined above of predicting the reworking of banks of the LR of a PSS similar to the LR of the Dnestr PSS does not claim completeness and rigorousness of the solution and, naturally, should be refined by data of subsequent onsite observ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which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perfect both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tself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Translated from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2, pp. 16–21, February, 198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