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地质勘探中获蝗花岗岩岩石,采用了有效的加载方式,模拟了现场岩石节理情况,进行了岩石裂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花岗岩在拉剪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破坏型态等,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岩石力学试验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系统介绍,试验概况,和强度试验、变形试验、应力测试、物理力学性试验、声波试验、工程概况、地质条件、试验数据统计、数据库索引管理等9个子系统组成。目前,已将三峡工程岩石力学试验的部分试验数据输入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岩石拉剪蠕变断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地质勘探中获得的花岗岩岩石,采用了有效的加载方式,模拟了现场岩石节理情况,进行了岩石接剪蠕变断理解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花岗夺在拉剪应力作用下的蠕变变形规律,蠕变模型的建立等,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裂隙岩石渗流的数学模型(随机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高陡岩坡内的渗流状态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裂隙的存在,特别是裂隙的几何特征的随机性,使得准确预报岩体内的渗流状态相当困难。通常,研究岩体渗流是把裂隙岩体当作是连续介质,以便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岩体内的渗流。但是,在水利工程中,用这样的办法来预报渗流状态,与实际出入很大。该文论述古典的渗流理论论不适于用来分析三峡工程等的裂隙岩石渗流问题。概述现代裂隙岩石渗流理论在两个方向的发展。为了能真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岩石力学中的理论与计算机方法 ,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对三峡工程船闸区典型地段的岩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 ,研究了节理对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 ,探讨了宏观力学参数的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三峡节理岩体力学性质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助于岩石力学中的理论与计算机方法,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三峡工程船闸区典型地 段的岩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节理对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宏观力学参数的结 构效应。  相似文献   

7.
陡高边坡节理岩体卸荷岩体力学的物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运用卸荷岩体力学,研究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岩石陡高边坡节理岩体特性的重要性,与岩体由原所受地应力作用到卸荷减压致拉的(反)应力应变的机理。阐明卸荷过程中,岩体抗拉强度、变形模量、泊桑比等参数不是常量,是随岩体分化衰变的变量及其物理基础;形变显现弹性恢复应变、扩容、扩容蠕变的演绎特性,提出卸荷节理岩体的弹-扩-粘形状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8.
岩体火焰切割试验获可喜成果为寻求解决三峡工程中如永久船闸闸室等许多建筑物复杂基础轮廊爆破开挖成型特别困难的紧迫问题,长江委三峡工程代表局自1996年2月开始进行了岩体火焰切割技术在三峡工程中应用试验,经过近半年的现场多处试割和室内外多种测试及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岩体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建造在华力西期辉绿岩岩脉上,裂隙发育纵横交错,岩体破碎,岩体主要以碎裂~镶嵌碎裂结构为主,局部为次块状结构或碎裂结构,为获得岩石力学变形参数,进行了现场岩体变形试验,并把测试成果与地质勘查,声波测试,原位钻孔弹模等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论证,认为测试成果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可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岩体的原形试验,是用以评价岩体强度的基本方法。本文在对具代表性的坚硬花岗岩、半坚硬大理岩和泥质灰岩强度试验成果资料分析归纳基础上,根据“岩石最低极限强度”理论,着重从岩石和岩体残余强度这一概念,去探讨岩体强度评价的新方法。提出了与岩体强度的评价关系密切的结构弱化系数的概念,同时通过对岩石试验强度和变形的莫尔应力分析,归纳并提出利用岩石和岩体结构弱化系数推算岩体强度的关系式,并推荐将此关系式用于工程岩体强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水软化作用会使得岩体内的胶结物溶解、腐蚀,引起节理岩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劣化。为探究水软化作用对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本文将考虑水软化、化学风化因素的岩石微观胶结接触模型引入到离散元中并模拟了非贯通共面节理岩体的直剪试验,根据得到的剪应力-应变曲线、胶结破坏数-位移曲线以及破坏后的微观信息,从宏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饱和度下法向应力及节理连通率对节理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饱和度时,节理岩体的峰值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满足摩尔库伦定律,饱和度的增长对岩体剪切强度的影响主要是使节理面及岩桥的黏聚力降低。节理岩体的破坏以岩桥与节理面的贯通为标志,在岩桥区域产生张裂缝及贯通的剪切裂缝,且拉力链主要集中在岩桥区域。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块体离散元软件3DEC程序,考虑存在三组节理的复杂节理岩体的情况,通过对10个 不同尺寸的岩体块体进行直剪试验模拟,探讨岩体尺寸对于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效果。由于剪切面相 对节理面位置的不同,块体分为两组(第Ⅰ、Ⅱ组),得出了法向应力作用下的剪切应力与水平位移的关 系曲线图。通过计算可得出剪切强度参数———黏聚力和摩擦角及其与块体尺寸的关系曲线。由此可 见,两组的差异较大,故在进行选择参数时应根据剪切面的位置分别进行考虑。最后对岩体的剪切强度 特性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节理岩体的剪切强度特性的尺寸影响的关键原因是节理结构面 的存在,节理的相对位置、组数、间距、材料属性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裂隙岩体的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分析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流体扩散能量叠加原理,建立了裂隙岩体介质的渗透张量数学表达式。综合运用断裂力学和损伤理论,探讨了复杂应力状态下多裂隙岩体的本构关系以及压剪裂纹的启裂准则,建立了裂隙岩体在压剪,拉剪应力状态下损伤演化方程,给出了裂隙岩体损伤场与渗流场耦合方程。在此基础上,用已编成的有限元计算程序对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小湾电站坝区高正应力岩体抗剪试验,以及高正应力条件下抗剪试验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了高正应力条件下岩体抗剪强度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高正应力峰值抗剪强度的摩擦系数f‘值比低正应力条件时有所降低,而凝聚力C’值却提高较多。由此说明:试验成果的使用应与成果相对应的实际正应力范围相一致,否则将产生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从化牛路水库坝基岩体工程地质类别,在平硐内同一地质单元中选取合适的试验点进行现场岩体直剪试验,按库伦表达式绘制各试验点剪切应力与法向应力关系曲线,确定相应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现场试验值与规范经验值的差别,选择合适的抗剪强度参数作为设计计算值,从而能避免安全隐患和节约工程成本,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往研究中岩体强度参数确定具有较强人为随意性的缺点,对同一类型岩体直剪试验中的正应力、剪应力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开展联合分布的拟合研究,得到了正应力、剪应力联合分布的概率分布模型。在给定的正应力条件下,通过不同概率保证率,可以利用概率分布模型得到剪应力的上下限值,然后在一组不同正应力、剪应力数值中回归得到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范围。以二滩水电站中蚀变玄武岩与混凝土胶结面的直剪试验数据为例,计算得到了在80%保证率下的混凝土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f∈(0.68,0.91)与c∈(0.25,1.78)。通过实际工程算例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的方法可为实际工程中确定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双裂纹岩体破坏时,不同裂纹之间的应力场会相互作用,岩桥区域会发生贯通。将应变强度准则嵌入到二次开发的扩展离散元UDEC中,模拟了含预制双裂纹试样的拉伸裂纹及剪切裂纹的扩展。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双裂纹试样在单轴压缩过程中会出现4种岩桥基本贯通模式:(1)伴随着2条预制裂纹尖端的翼裂纹独立逐渐扩展,但岩桥区域不发生贯通的不贯通模式;(2)在岩桥区域内,主应力场及切应力场集中,产生剪切裂纹贯通岩桥,切应力对贯通起主导作用的剪切贯通模式;(3)在岩桥区域内,主应力场高度集中,岩桥贯通具有瞬时性,拉伸裂纹贯通岩桥的拉伸贯通模式;(4)在拉力与剪力共同作用下,试样达到强度最高峰值后产生的拉剪混合贯通模式。通过与室内试验对比,将应变强度准则运用到数值模拟分析中可以更准确描述细观破坏时应力应变及岩桥贯通的变化,丰富了多裂纹岩样在细观力学中的贯通机理,为研究岩体细观破坏提供数值模拟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粗糙度断续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的裂纹扩展过程及破坏模式,基于颗粒流方法,对试样施加不同法向应力,并探讨了预剪面应力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微观裂纹的张、剪属性及其演化过程,岩桥破坏模式大体可分为5类,且与法向应力和节理面粗糙度密切相关,法向应力、节理粗糙度的增加都会促使岩桥向剪切破坏方式转变;初始翼裂纹与原节理面的夹角对法向应力变化不敏感,而随着节理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剪切过程中,预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且不断进行重分布,对于平直节理岩体剪应力主要由岩桥承担,且无论水平向还是法向,岩桥部分压应力均大于节理部分;而对于粗糙节理岩体,剪应力由节理和岩桥共同承担,且节理部分的应力均高于岩桥部分。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明确断续节理岩体的力学参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