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郑胡根 《治淮》2014,(12):11-12
实施沂沭泗统一管理在于确立了一种管理体制,即由沂沭泗局作为沂沭泗流域主要河道、湖泊和枢纽统一管理的主体,组织、协调各相关方建立协作协商机制,形成团结治水、共同管水合力,实现水安全和水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服务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一、沂沭泗流域水资源概况沂沭泗流域(水系)由沂河、沭河和泗运河三个水系组成,流域面积7.96万km^2,行政区划跨苏鲁豫皖四省15个市,79个县(区).  相似文献   

2.
徐旭  边苏雷 《治淮》2005,(9):9-11
一、基本情况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沂沭泗局)是淮委在沂沭泗流域的水利管理机构,在所辖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直管管理956公里河道、1725公里堤防、25座控制性闸涵以及南四湖和骆马湖两座大型湖泊等沂沭泗流域的主要防洪工程.沂沭泗直管水利工程(以下简称直管工程)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沂沭泗局下设3个直属局,直属局下设19个基层局.工程管理长期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着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浩然 《江苏水利》2003,(11):31-31,33
沂沭泗流域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流域内水系复杂,地面起伏大,主要河道源短流急,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洪水预见期短;现状工程行洪和蓄洪能力较低。做好沂沭泗流域的洪水调度工作对防洪减灾起着重要的作用。1 沂沭泗流域洪水调度的特点、难点1.1 水系复杂,洪水调度难度大 由于历史原因,沂沭泗流域水系构成复杂,不仅河道多,而且各主要河道相通互联,互相制约,并且涉及省际关系,中下游各河道、湖泊及水  相似文献   

4.
沂沭泗流域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流域内水系复杂,主要河道源短流急,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洪水预见期短;现状工程行洪和蓄洪能力较低。做好沂沭泗流域的洪水调度工作对防洪减灾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沂沭泗流域洪水调度的特点难点1、水系复杂,洪水调度难度大。由于历史原因,沂沭泗流域水系构成复杂,不仅河道多,而且各主要河道相通互联,互相制约,并且涉及省际关系,中下游各河道、湖泊及水库的洪水由交错的水系和控制性涵闸调度运用后组合形成,加之各河道行洪特点各异,而同一条河道每一次的行洪过程也有所不同,错峰时机不易把握,调度中某一控…  相似文献   

5.
骆马湖水系位于沂沭泗流域下游东南部,江苏省北部。骆马湖管理处直管的河道湖泊有中运河、邳苍分洪道、沂河、沭河、新沂河和骆马湖等“五河一湖”。流域性河道长369公里,共有Ⅰ类堤防666.448公里。直管控制性建筑物包括控制新沂河泄量的嶂山闸、控制中运河排洪排涝及航运水位的宿迁闸、苏  相似文献   

6.
孙建华 《治淮》2008,(1):34-35
一、基本情况 沂沭泗局是淮委在沂沭泗流域的水利管理机构,在所辖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对流域内的主要河道、湖泊、控制性闸涵及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运用,直接管理的工程有:河道956公里,堤防1692公里(其中一级堤防401公里,二级堤防890公里)、控制性闸涵25座(其中大型12座、中型6座)以及南四湖和骆马湖两座平原湖泊。  相似文献   

7.
储德义 《治淮》2012,(9):4-6
一、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状况 (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我国流域水管理体制是水法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管理体制,区域管理是流域管理组成部分.淮河流域水管理机构是淮河水利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沂沭泗管理局及其直属管理局、基层局直接管理流域内沂沭河、南四湖、骆马湖等跨省河湖枢纽工程和骨干性河道. 流域四省水利厅为所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地(市)、县水利局是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水资源和河道,负责水利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8.
徐新华 《治淮》1999,(2):11-11
1993年3月11日,水利部以水政(1993)143号文“关于淮河水利委员会审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权限的通知”,首先授予淮委建设项目审查权。根据这个授权,淮河流域所有大型水工程,指定河段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淮委直管河段及省界河段的大中小型建设项目由淮委审查,强化了流域机构在建设项目审查中的主体作用。 一、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报批程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淮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9.
贺安鈇 《治淮》2001,(9):4-6
新世纪初年,我们迎来了沂沭泗水系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20年华诞。20年弹指一瞬,却见证了沂沭泗治水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 “沂沭泗原是淮河下游的三条支流,流域面积不过8万平方公里,但是其河道变化的复杂情况,不但在全国,恐怕在世界也是少有的。在某种意义上,沂沭泗河道变化的历史也是中国江  相似文献   

10.
魏蓬  王子明 《治淮》2003,(6):26-27
一、沂沭泗直管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情况 对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是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能。据统计,自1992年至2002年,淮委和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共审批了沂沭泗直管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各类建设项目160项,其中淮委审批46项,委托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审批114项,主要包括桥梁、码头、船闸、航道疏浚、取水排水、穿堤  相似文献   

1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在资料收集、占用河道、评价范围、河道演变、阻水比、壅水计算、冲刷与淤积、防洪综合评价、防治与补救措施等方面,容易出现范围界定不清、基础资料不全、涉及建筑物设计内容介绍不明和占用河道面积计算不准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是法律赋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的重要职责。文中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存在问题做了介绍,对十多年的管理经验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正>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沂沭泗局)水行政执法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沂沭泗局水行政执法工作在河道采砂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水资源管理、依法收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采砂管理实现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成功制止并查处了一批大型违章建设项目,有力维护了直管河湖健康生命与防洪安全,树立了流域管理的形象与  相似文献   

14.
汤瑞光  张宇亮 《治淮》2005,(2):19-20
骆马湖地区位于沂沭泗流域下游东南部,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行政区辖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和盐城五市共18个县,区域面积8923.85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00多亿元.骆马湖水利管理局直管的河道湖泊有中运河、邳苍分洪道、沂河、沭河、新沂河和骆马湖"五河一湖"流域性河道堤防,流域性河道长362.1公里,堤防共658.2公里.直管控制性建筑物有:控制新沂河泄量的嶂山闸、控制中运河排洪排涝和航运水位的宿迁闸以及中运河苏鲁省界处的水资源控制闸,滞蓄洪工程有骆马湖和黄墩湖滞洪区,同时骆马湖也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节水库使用.这些控制性建筑物能有效地调节上游近8万平方公里来水,是该地区防汛抗洪的基本物质条件.统管20年来,骆马湖局认真贯彻执行<水法>和配套法规,围绕防汛抗旱和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个中心工作,不断发展和创新水利管理工作,深化内部改革,适应新的治水思路和新任务,发挥统管优势,团结治水,为骆马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水利发展研究》2008,(9):57-57
为了更好地履行涉河建设项目水行政许可职能,加强对松辽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日前,松辽委联合黑龙江省水利厅、吉林省水利厅,对松辽委近期审批的肇源新港码头、松原市朝阳码头、哈尔滨二十道街松花江特大桥、吉林市通钢第二松花江取水戽头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16.
贺安铁 《中国水利》2001,(10):87-88
新世纪初年,我们迎来了沂沭泗水系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的20年。这20年,见证了沂沭泗治水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 “沂沭泗原是淮河下游的三条支流,流域面积不过8万km~2,但是其河道变化的复杂情况,不但在全国,恐怕在世界也是少有的。在某种意义上,沂沭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海委多年工作实际,对海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分类分析其对防洪造成的影响,提出河道内跨河、穿河、临河建设项目和蓄滞洪区内各种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技术审查要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松辽水利委员会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选择基于Google Map API开发松辽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建设项目方案审批、建设项目查询浏览、建设项目位置地图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对防洪工程的影响分析,以减轻或降低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原则,提出跨河、穿河、穿堤、拦河、临河建筑物建设项目审查技术要求,对建设项目审查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玫  王三虎 《治淮》2001,(9):18-20
沂沭泗闸涵主要指沂沭泗流域内河道、湖泊(水库)上的控制性水闸和位于堤防上的小型闸涵。闸涵一旦出险,危害严重,因此,应加强观测和检查,出现险情,立即进行抢护。下面就沂沭泗闸涵可能出现的险工,提出一些抢险技术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