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固锰除锰技术的确立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5  
此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地下水除锰机制是锰的氧化物自催化氧化作用。但照此设计运行的水厂,有的经几年努力仍达不到设计要求。作者以生产性滤池为依据,按生物氧化机制对滤层进行接种和培养,在50天左右即可达到出水锰痕量,并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薛罡  赵洪宾 《给水排水》2002,28(7):26-28
锰难氧化去除是地下水除铁除锰工程应用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针对这一问题 ,分析了常规除铁除锰技术的局限性 ,论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新发展方向———生物法除锰的研究现状及技术特点 ,阐明了生物法技术今后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除铁除锰科学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的水资源中,含铁锰的水源占有很大的比例,除铁除锰技术是水质工程界长久的研究课题。以历史文献为依据,铁锰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机制为基础,解析百余年来除铁除锰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必然趋势,从而明确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除铁除锰生物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铁细菌的生物除锰作用 ,提出了“简单曝气 一级生物过滤”的地下水生物处理工艺 ,实现了高含量铁锰同时去除的效果 ,促进了滤层稳固除锰能力的形成 ;同时 ,对提出的生物工艺的运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地下水除铁除锰生物工艺具有经济、高效的曝气、过滤单元。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除铁除锰现代观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工艺的原理和优缺点,最后简要介绍了作者近年研究成功的生物氧化除锰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我国含铁含锰地下水的分布情况,阐述了铁锰过量与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的关系,回顾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对生物固锰除锰技术作了分析,指出当前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对除铁除锰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下水除铁锰的常用的 6种方法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工艺设计与运行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洁  刘志雄  李碧清 《给水排水》2003,29(11):26-28
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指导下设计建造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厂 ,是我国第一座成规模的典型的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水厂。它的工艺特点体现在跌水弱曝气 ,在同一生物滤层中除铁除锰及培养期、稳定期的反冲洗机制。生物滤层培养成熟后 ,滤池铁锰去除效率达 99%以上 ,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 ,取得了稳定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除锰滤池启动过程中接种锰氧化菌可以缩短除锰滤层的成熟期,因此高效且易得的菌种对生物除锰技术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研究选取活性污泥、含锰水井的井壁泥和浅层土壤,用JFM 和PYCM 两种培养基进行除锰菌的培养。小试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和井壁泥作为除锰滤层启动的菌源是可行的。用培养的两种除锰菌对模拟滤柱进行启动,在接种的条件下,投加与除锰菌适宜的营养可缩短滤层的成熟期,当用活性污泥作为接种菌源时,投加营养的滤层80 d滤层即可成熟,不投加营养成熟期则延长至100 d以上;而不接种的滤层在同样操作条件下难以实现滤料成熟。  相似文献   

10.
陈宇辉  余健 《给水排水》2003,29(12):103-104
针对洞庭湖区水厂水源水质含锰量普遍超标的现状,以地处洞庭湖区腹地的汉寿县地下水为水源,通过模型试验,深入探讨了生物除猛滤柱培养成熟的时间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单级除铁除猛工艺和两级除铁除猛工艺处理效果;探讨了空床接触时间、溶解氧、碱度、pH、Fe2+及滤池关闭等因素对生物除猛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猛的去除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反冲洗回收水消毒对除铁锰效果影响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升水厂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除锰效果变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生产性试验研究。发现反冲洗回收水消毒对滤池除锰效果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原因是回收水中剩余消毒药剂破坏了滤料层铁锰细菌形成的生物膜,抑制了新的铁锰细菌生长。生产性试验表明,当滤料表面铁锰细菌量达到105个/mL砂数量级后,才能获得较好的除锰效果。在除铁除锰工艺中,不宜对反冲洗回收水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诸暨市水样进行的中试研究表明,采用生物—化学联合除磷工艺对UNITANK系统进行常规改进得不偿失。但可以考虑采用生物—化学联合除磷工艺作为UNITANK系统应对TP冲击负荷的应急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对高铁锰氨氮伴生的地下水采用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时,水厂滤池出水锰严重超标,经模拟滤柱试验发现,滤层结构和溶解氧不足是高浓度Fe~(2+)、Mn~(2+)、NH_3—N同池生物净化失败的原因。根据滤柱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曝气溶氧,无烟煤锰砂双层滤料一级生物过滤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的潜流地下水的同池深度净化。并用研究成果改造了哈尔滨市松北区前进水厂一期净水系统。出厂水总铁小于0.2 mg/L,锰小于0.05 mg/L,氨氮小于0.2 mg/L,满足国标要求,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由此,创建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地下水生物深度净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accumulating sludge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the variations of the intracellular polymers during the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process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ere compared, the probable reasons for different performances of phosphorus removal were examined, and system operations in a typical cycl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 values in a range of 6.5 to 8.5. When the pH value was 8.0, the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rate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rate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were 20.95 mg/(g?h) and 23.29 mg/(g?h), respectively; the mass fraction of poly-β-hydroxybutyrate (PHB) increased to 62.87 mg/g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 mass fraction of polyphosphate was 92.67 mg/g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and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TP was 1.47 mg/L.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the mass fraction of acetic acid and PHB also increased, and the absorption rate of acetic acid was equal to the disintegration rate of polyphosphate. When the pH value was above 8.0,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was achieved by chemical phosphorus precipitation, and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从地下水生物除锰滤池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细菌,经LBB法检测其具有Mn(Ⅱ)氧化能力,利用Sherlock~?细菌鉴定系统初步确定其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sp.).对红球菌Rhodococcus sp-1菌株的Mn(Ⅱ)生物去除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hodococcussp-1茵株在接种20 h左右达到生长稳定期,Mn(Ⅱ)的去除量趋于稳定,可达到12 mg/L,具有很强的地下水Mn(Ⅱ)生物去除能力;同时Rhodococcus sp-1菌株的生长可以改变其培养环境的pH,使pH升高.为锰生物氧化机理和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优势菌株,同时为后续的锰氧化细菌固定化和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应用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典型的A2/C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和DE氧化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总结各自的结构及工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氧化沟中微生物活性是氧化沟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氧化沟设备性能和监控技术,减少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深圳水源水藻类去除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考察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对藻类去除的影响程度.中试结果表明,在深圳夏季高藻季节,当原水藻密度小于2×107个/L时,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分别为1 mg/L、1.5 mg/L、0.05 mg/L和2 mg/L可保障炭滤出水藻密度在105个/L(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目标)范围内;当原水藻密度增加到2×107个/L以上(3.5×107个/L以下)时,可通过加大投药量,即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分别为1.8mg/L以上、2 mg/L、0.07 mg/L和2.5 mg/L,达到上述炭滤出水藻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民用和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对供水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针对目前大部分水厂仍采用混凝沉淀常规水处理工艺,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LAS的去除效果。以Al2(SO4)3,PAC,FeCl3,PFS为混凝剂,非离子PAM为助凝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对LA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且有机物和LAS的去除有一定相关关系。但浊度与LAS的去除相关性较差。试验条件下对于LAS去除最佳混凝方案是投加量为40 mg/L的FeCl3。相同水质条件下铁盐混凝剂在除浊、除有机物和除LAS方面优于铝盐混凝剂。pH和水温对LAS的去除有一定影响,较低的pH和较高的水温均有利于LAS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研究了臭氧和二氧化氯复合预氧化的除锰效能及特性,活性炭对预二氧化氯副产物亚氯酸盐的去除效果。利用CFD软件对预氧化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试验验证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处理含锰量较高的原水时,采用臭氧和二氧化氯复合投加除锰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预氧化,臭氧投加30min后再投加二氧化氯,臭氧最佳投加量为0.5mg/L。同时炭砂滤池对亚氯酸盐也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