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补偿是用水竞争激烈的流域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向可持续开发利用转变的重要手段。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针对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中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在理论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层面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完善补偿标准的理论框架。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依据。并根据水量水质不可分割特性,给出了跨区域的水量、水质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探讨了基于污染物处理水平的补偿标准计算过程。最后针对补偿标准测算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完善流域水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意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Z1)
结合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忽略水质功效、生态价值计算方法缺少系统性的不足,本文给出基于水量水质模拟、水生态价值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并以水量水质功效的不可分割性为基础,给出永定河跨界断面补偿标准。上游山西省、河北省在下泄水量不足、入河污染物浓度及总量超标的情况下,应向下游北京给予水量、水质赔偿10762、19055万元。借鉴永定河流域生境及物种的多元化、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本文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为150亿元。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给出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为16亿元。结合应用成果,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过去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具有忽略水质功效、生态价值计算方法缺少系统性的不足,本文总结出基于水量水质模拟、水生态价值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并以水量水质功效的不可分割性为基础,得到了永定河跨界断面补偿标准。借鉴永定河流域生境及物种的多元化、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为150亿元。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得到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为16亿元。最后结合应用成果,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4.
5.
6.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基于水足迹视角,探讨了黄河流域九省(区)2011—2020年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及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足迹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构成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出口虚拟水、进口虚拟水足迹和生态水足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波动变化且为补偿主体,2015年补偿标准最高,为3 415.42×108元,2020年最低,为12.75×108元,补偿金额年均值为1 772.51×108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为生态补偿的主体呈上升趋势,补偿金额年均值排名为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是处于较快上升趋势的生态补偿客体,受补偿金额年均值为3 060.09×108元;青海省为较慢上升趋势的生态补偿客体,补偿金额年均值为1 340.14×108元。甘肃省是由生态补偿主体逐渐转变为客体;内蒙古自治区仅在2013年为生态补偿客体,其他年份则为补偿主体;陕西省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身份不断发生变化。黄河流域应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创新节水技术和提高用水效率等方式缓解水资源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3种类型,即跨界流域生态补偿、跨界流域污染赔偿与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总结为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和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2种方法。通过对已有实践和研究方法的总结,分析各种核算方法的内涵和特征,认为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适用于水体污染严重和跨界影响问题突出、上下游经济发展差距不大的流域,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适用于上下游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水源地区域。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科学性,文章综合基尼系数和水环境容量建立生态补偿测算评估体系,以浑河流域为例,对其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综合考虑基尼系数和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更为合理。研究成果对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定量测算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海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剖析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尽快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调节上下游地区各相关主体间的生态利益关系,对促进海河流域人水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海河流域近20年实施的多种模式生态补偿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海河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三角联解法水力水质模型的糙率反演及面污染源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级联解法建立河网的水量水质模型.在水量模型中,对糙率的率定作了改进.提出在全河网将糙率分级,减少了参数数量,并用复合形法反演参数.对水质模型中生活面源的确定提出了更切实际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
将流域水资源水量水质集成管理模型分为优化模型、模拟模型、优化和模拟相结合模型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四大类,按此分类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进展,并针对模型中出现的水量水质耦合项,分析了直接求解法、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逐步求解法和情景优选法等水量水质变量的解耦原理和技术,并展望了流域水资源水量水质集成管理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需水配置和水资源冲突协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望虞河西岸主要入河支流污染物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经率定验证的望虞河西岸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量、水质计算模型,根据1995年(丰水年)、1988年(平水年)、1971年(枯水年)的水文资料,以及2006年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纳污量资料,计算了各典型年不同季节入望虞河主要河流的入河水量和水质浓度,由此计算出望虞河西岸平原河网区各主要入河河流污染物入河量,并结合河网中水的流向,得出入河河流污染物通量的综合影响结果:张家港入望虞河污染物通量最大,所以张家港的污染治理是整个望虞河西岸污染治理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6.
17.
Gerald J. Kauffman 《河流研究与利用》2019,35(10):1652-1665
Water quality in the Delaware River, USA,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1948), Clean Water Act of 1972, and authorization of the Delaware River Basin Commission Compact in 1961. Initial economic analysis by the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Administration in 1966 concluded the multimillion dollar pollution abatement programme would generate $350 million in annual benefits by improving dissolved oxygen levels to fishable standards in the Delaware River. Although water quality in the Delaware has improved substantially, scientists have called for raising the 1960s dissolved oxygen criteria from 3.5 mg/L to 5.0 mg/L to ensure year‐round propagation of anadromous American shad and Atlantic sturgeon. This higher level would also mitigate atmospheric warming resulting in increased water temperatures and sea water incursion, both of which would lead to reductions in dissolved oxygen saturation in the river. Additional economic valuation of this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shows direct use benefits in the Delaware River to range from $371 million to $1.1 billion per year. Other economic sectors benefiting from improved water quality include recreational boating ($46–$334 million), recreational fishing ($129–$202 million), agriculture ($8–$188 million), nonuse value ($76–$115 million), viewing/boating/fishing ($55–$68 million), bird watching ($15–$33 million), property value ($13–27 million), water supply ($12–$24 million), commercial fishing (up to $17 million), and navigation ($7–$16 million). Future economic research is needed in the Delaware River watershed to more precisely measure nonuse benefits by public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mproved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