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公钥技术的电力数字证书服务系统(PCSS),讨论了其技术特点,分析了该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并介绍了其在电力业务服务器身份认证中的应用。PCSS是一个安全支撑平台,能为它上面的应用系统提供强身份认证、加解密、签名验签、时间戳等安全服务,有效地解决了电力应用系统网络上用户身份认证和安全传输的问题。PCSS的实施将加速数字电力系统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2.
PKI/CA能为各种电子政务应用提供可信的网络运行环境,实现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保护网络上传输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作者通过对PKI/CA相关技术的论述,指出了当前水利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使用PKI相关技术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案,对PKI/CA技术在水利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使得电子邮件的安全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了公共密钥基础设施的架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KI的安全邮件解决方案;采用混合加密算法和签名算法,实现了电子邮件传输过程中的身份认证、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最后对此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符合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首先对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网络系统进行说明,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分析,指出了设计安全方案的原则与策略,最后提出了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电量计量(TMR)系统、调度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系统安全互联网络结构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非网络型远程终端单元(RTU)接入调度数据网络方案,非网络型RTU通过低端路由器串行口接入数据网,主站通过访问路由器的以太口+串口端口号方式访问RTU,并对西北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前置系统及传统的DNP3.0协议进行了改造,形成了西北的网络型DNP3.0协议,节省了大批非网络型RTU网络化改造的资金。该方案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正在西北五省(区)电力公司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业务应用不适当的接入方式,时常导致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或其他异常。华东区域电力调度数据网应用接入规范侧重于从技术角度出发,在应用的物理接入方式、网络层次结构、TCP服务的使用和应用协议的编制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接入规范可以有效地规范接入应用的前期开发和现场接入,确保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和电力调度生产业务的有序、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1998年全国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实用化,国调和网、省调自动化系统 运 行,发电侧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EMS应用软件功能要求的规范化,计算机2000年 (Y2K)问题的研究,标准化和自动化产品入网检测与核查,国家电力数据网络的应用,调 度自动化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1999年全国电网调度自 动化的5方面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系统网络化的发展,很多调度主站和变电站远程终端设备(RTU)的通信已经逐步采用以太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8年8月制定了IEC 60870-5-104协议,该协议的目的是将原有的IEC 60870-5-101远动协议用于TCP/IP网络。通过TCP/IP网络传输远动信息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其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对远动报文的窃听、篡改和伪造等3个方面,解决方法在于调度主站及厂站RTU的身份认证与远动报文信息的加密。为此,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对IEC 60870-5-104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及其传输模式进行了研究,在不改变原有报文传输模式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安全报文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满足信息保密与安全认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省调系统为例,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应用、潜在应用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调度数据仓库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中,数据仓库集中存储主要应用于子系统的公用数据,是各应用子系统的联系纽带。该模式适用于新一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也适用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改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信息化发展,特别是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力自动化两部分之间的信息融合,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为了弥补基于口令技术的身份认证的不足,完善网络安全系统之间的联动,提出利用键盘使用特征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实现身份认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与用户有关的20个特征,再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分类器,实现用户辨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用户辨别能力,并具有隐秘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