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回填灌浆的情况、施工工艺以及回填灌浆效果检查。  相似文献   

2.
陈晓东 《西北水电》1997,(4):44-46,64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在施工期及竣工后衬砌混凝土产生了大量的宽度大于0.25mm的纵斜向裂缝,为使隧洞能够安全正常运行,采用了水溶性聚氨酯复合浆液对裂缝实施化学灌浆,氯丁水泥砂浆和预缩水泥砂浆嵌缝的补强处理措施,实践证明,这一措施提高了衬砌结构的整体承载笔稳定性,抑制了裂解的发展,防止了渗水,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中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在施工期及竣工后衬砌混凝土产生了大量的纵料向与环向裂缝。为使隧洞能够安全正常运行,采用了预应力系统长锚杆、两险段增设钢拱架、底拱置换混凝土又顶拱回填灌浆、局部固结灌浆等对围岩与支护衬砌结构加固,采用化学灌浆、嵌缝与止水等对裂缝本身修补处理。实践证明,这一补救措施提高了支护衬砌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增强了围岩稳定性,抑制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晓东 《人民黄河》1998,20(2):42-43
盘道岭隧洞(以下简称“盘洞”)是付肃省引大(大通河)入秦(秦王川)灌溉工程总干渠上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全长15.72km。隧洞穿过黄河支流大通河与庄浪河流域分水岭,输水设计流量为29m3/s,加大流量34m3/s,设计纵坡比降为1/1000,加大水深3.37m。断面型式为圆拱直墙带仰拱式底板,成洞净宽4.20m,净高4.40m。支护衬砌结构为喷、锚、网及钢拱架、钢插板、管棚等联合支护与钢模台车浇筑混凝土(部分洞段为钢筋混凝土)复合式衬砌型式。由日本国(株)熊谷组中标承建,于1992年9月竣工。施工期及竣工后,拱墙和底供衬砌混凝土产生…  相似文献   

5.
盘道岭隧洞地层岩性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通水运行至今,几经大的加固处理,目前洞内仍多处存在安全隐患,如多处侧墙和拱顶有新裂缝出现,原裂缝有发展变化趋势,隧洞洞壁大量渗水,侧墙纵缝有析出物。本次加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衬砌,设置排水管导引至隧洞底部,安全隐患的洞段得到加固,裂缝和渗水得到有效处理,且糙率降低,过水能力满足过流能力,存在的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引大入秦盘道岭隧洞裂缝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东 《人民长江》2005,36(7):20-22,37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上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在施工期及竣工后二次衬砌混凝土产生了较多的纵、斜向与环向裂缝,并有部分环向施工缝未设止水。为使隧洞能够安全正常运行,采用了预应力系统长锚杆、两险段增设钢拱架、底拱置换混凝土及顶拱回填灌浆、局部固结灌浆对围岩与支护衬砌结构进行加固;采用化学灌浆、嵌缝与止水等对裂缝本身修补处理。实践证明,这一补救措施提高了支护衬砌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增强了围岩稳定性.抑制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引大入秦总干渠盘道岭隧洞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引大入秦盘道岭隧洞遗留工程侧墙补充灌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号称地质博物馆的盘道岭道洞自建成以来,由于极软围岩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致使内衬洞周径向产生了较大的们移,导致隧洞混凝土多处出现的纵向、横向裂缝,直接危及隧洞工程的安全运行,在遗留工程中采取了多种加固处理措施,本文较详细述及的侧墙补充灌浆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岩的不同状况和内衬开裂变形不同程度,通过浅孔、中孔、深孔用素水泥浆、加粉煤灰、加BR型防水剂多形式、多配比浆液灌浆,效果显著。侧墙浆后,增加了围岩的强  相似文献   

9.
引大入秦和肋道岭隧洞采用新奥法施工,县臂式掘进机开挖,复合式衬砌。通过主要地层为第三系岩层,围岩具有显著的塑性流变地压。涌水段采用超前注浆,深埋段采用钢插板法,在涌水及深埋段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收敛变形监测反馈,修改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盘道岭隧洞在建设期间为配合管理预设置原型观测断面多处,工程建成后洞壁出现了纵横裂缝2 000多条,为及时监测工程安全状况,在原型观测的基础上增设了裂缝调查项目。通过对盘道岭隧洞原型观测实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及对洞壁裂缝调查数据整理统计,寻找其变化规律,对洞壁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为工程安全运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里底水电站厂房泄洪底孔及冲沙孔多属大体积高强混凝土,且过流面等级强度为C40抗冲耐磨混凝土,水泥水化热集中、并且昼夜温差大等综合因素,致使坝体流道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小裂缝和裂纹。经咨询、论证决定对混凝土表面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以达到补强、抑裂和提高流道混凝土抗冲磨、防渗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安新 《水力发电》2007,33(6):45-48
混凝土渗漏水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目前,大多采用化学灌浆方法进行裂缝处理,但处理难度大,灌浆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对渗漏水裂缝化学灌浆技术及工程应用实例的总结分析,肯定了使用传统方法处理弱漏水裂缝的可行性,指出了关键施工工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真空泵解决嵌缝施工的方法,为探索强漏水裂缝化学灌浆处理新工艺找到了可行的途径。这一灌浆技术也可用于止水失效,施工缝漏水等质量缺陷处理,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大坝、厂房、隧道等工程施工及维护。  相似文献   

13.
张真辉 《红水河》2007,26(4):25-27
水工隧洞混凝土因各种原因产生裂缝,处理这类渗水裂缝采用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浆材,进行开浅槽埋管灌浆快速处理,其效果满足设计的质量要求,可实现快速通水.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工程导流洞混凝土衬砌裂缝成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运汉 《人民黄河》1999,21(3):31-33
小浪底工程导流洞在施工后将改多级孔板消能泄江洞,3条导流洞混凝土衬砌设计总量为26.2万m^3,其中A级(R28=70MPa)混凝土为15.7万m^3。由于高标号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热温升过高,内外温差大,衬砌后出现多条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0.5mm,最大达2mm,深度一般为20~25cm,根据合同技术规范要求,采用Sika环氧液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从处理后的芯样看,灌注材料充满裂缝空隙,与混凝土结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釜山隧洞衬砌混凝土渗水裂缝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在南水北调釜山隧洞工程中和其它类似水工隧洞的施工经验,分别从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控制方法介绍了水工地下隧洞混凝土渗水裂缝处理工艺及施工过程,并探讨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以供同类工程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草峪岭隧洞工程是临汾沁河灌区输水的“咽喉工程”,长19.4km。文中概述了草峪岭隧洞的工程、地质概况,针对草峪岭隧洞出口标段裂缝渗水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通过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拱坝、重力坝等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裂缝可能会成为大坝的安全隐患,尤其会降低大坝混凝土的抗拉、抗剪力学性能,影响大坝的长期稳定性和降低大坝的寿命。某水电站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坝段受温度影响,形成一些贯通裂缝。采用该水电站大坝坝体的裂缝灌浆材料,在室内进行了无缝本体混凝土芯样抗剪试验、带缝(劈裂造缝)坝体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及混凝土芯样模拟化灌后的抗剪试验、化学灌浆后裂缝完整粘结的坝体混凝土芯样抗剪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坝体裂缝经化灌处理后,其抗剪特性参数f ′可以达到本体混凝土的83%;c′可以达到本体混凝土的68%;室内模拟灌浆的效果更好,f ′可以达到本体混凝土水平,c′可以达到85%以上。化学灌浆是处理大坝裂缝,提高混凝土抗剪强度和抗渗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化灌后混凝土的力学参数合理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衬砌混凝土在施工初期出现了部分裂缝,在弹性徐变温度应力计算原理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模拟实际施工过程,对导流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进行了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认为衬砌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温升高、温降快、养护措施不当、洞内气温过低、围岩强约束等,最后提出了满足温控防裂要求的温度控制措施和方案。提出的优化配合比、洒水养护、分缝分块以及冬季封洞保温等温控措施,在导流洞衬砌混凝土后期施工中得到采用,有效地防止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工结构细微裂缝的裂缝开度小、缝面堵塞较为普遍、灌浆难度大,利用传统的裂缝灌浆工艺难以保障灌浆质量。结合工程实际,系统分析了传统灌浆工艺进行水工结构细微裂缝化学灌浆存在的不足,对现有的裂缝灌浆压力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水工结构细微裂缝化学灌浆技术的关键是提高可灌性,提出了“无损+高压+多孔并灌”的水工结构细微裂缝灌浆技术内涵,并详细阐述了粘贴灌浆嘴、裂缝表面封闭、清洗剂洗缝、专用设备灌浆、多孔并灌、提高灌浆压力等主要工序内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本成果可以显著提高水工结构细微裂缝化学灌浆的效果,又能避免灌浆孔成孔及凿槽嵌缝造成的结构混凝土表面损伤等问题,是水工结构裂缝化学灌浆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结合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化学灌浆及修补施工,在室内进行了不同化学灌浆修补材料的性能试验和粘接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灌浆材料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