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龙凤山灌区位于五常市东南部,源于库容2.7亿立方米的龙凤山水库,灌区下辖5个灌溉站,区域内有10个乡镇96个行政村521个自然屯。“九五” 以来,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同时,加大了节水灌溉的推进力度,灌区内水田面积由“八五”期间的2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40万亩,5年增加了18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市水稻的主产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全市水田面积发展到140万亩,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一、节水灌溉的成效 几年来,龙凤山灌区始终把“工程控水,科学管水,灌溉节水,农民增收,灌区增效”作为灌区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使灌区经营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一是节水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增强了抗干旱保丰收的能力。龙凤山灌区通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了节水灌溉,使水田亩用水量由原来的1000立方米,降低到600立方米,相当于增加40%的水资源。龙凤山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2万亩,1990年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通过综合措施节水灌溉现已发展到近40万亩,相当于在国家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个龙风山水库的效益。节水改造也增强...  相似文献   

2.
被国家列入全国节水灌溉工程示范区的黑龙江省木兰县香磨山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已在 750 0米的干支渠线上同时开工。香磨山水库是该县灌区的重要蓄水资源 ,最大库容 970 0万立方米 ,原设计灌溉面积 7 8万亩 ,通过节水灌溉 ,现已增加到 1 5万亩。该项节水工程总投资 960万元 ,分两期完成。工程竣工后 ,渠道水利用系数可由原来的 0 45提高到 0 7,每亩水田可节水 1 50立方米 ,灌溉定额可由原来的每亩 650立方米下降到 50 0立方米。木兰启动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3.
滦河下游灌区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投入运行,1976年地震后恢复扩建,渠首设计引水流量117.4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140立方米每秒,现有水稻灌溉面积105万亩,苇田面积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15万亩,是华北地区第一大水稻灌区,年产粮食6亿多公斤,水稻产量占河北省水稻总产量的1/3,占唐山市粮食总产量的1/6。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相继建成后水源较为充足,灌区多年平均引水近10亿立方米,每到灌溉季节,各级渠道水流连绵,稻田、鱼池、苇地为水覆盖,一派“江南”景象。水源…  相似文献   

4.
东雷抽黄向水费廉政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雷抽黄属大型高扬程抽水灌区,累计九级总扬程 332米,设计灌溉面积 98万亩 (黄河滩 21万余亩,原上 77万亩 )。 1975年建设, 1980年开始灌溉,到 2000年渠首累计引水 17亿立方米,灌地 972万亩次,粮食亩产由开灌前的 100公斤提高到 35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由 50元增加到 1453元;灌区内林业、养殖业和工副业等也相应地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东雷抽黄已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价多次上涨,工程管理费用和经常性岁修费用提高。为了维持营运,东雷抽黄管理局经渭…  相似文献   

5.
五常是一个拥有28个乡镇,百万人口,370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县,也是一个水利大县。几年来,我们把龙凤山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切入点,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节水控制性工程158处,拉动了全市其它13个国有灌区的节水工程建设,使水田面积由1995年的90万亩发展到140万亩,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素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称。 水稻生产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依靠以龙凤山大型灌区为代表的水利工程的保障。2000年,全市水稻总产达8.4亿公斤,比1995年增长113%,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4%。灌区的效益不断提高,14个灌区总收入达16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步入了“工程控水,科学管水,灌溉节水,农民增收,灌区增效”的良性运行轨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市精,增强台区配套建设和节水意识 五常是一个农业大市,怎样才能发展市域经济和致富农民?通过认真反思和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必须实施 “抓大(大型灌区、大工程)带小(小型灌区、配套工程),示范引导”的战略,把灌区建设配套和节水改造、节水灌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形成共识: (一)搞好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是实...  相似文献   

6.
双山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9.9万亩,保证水田灌溉面积4.46万亩。由于对灌区加强了管理,1991年实际灌溉面积已达到5.47万亩,灌水定额由1980年的608立方米每亩下降到1990年的535立方米每亩,水稻单产由1980年240公斤每亩,增加到1990年的500公斤每亩。为了加强灌区管理,建立了灌区组织管理、用水、工程管理、水费征收和职工技术培训等规章制度,使灌区管理科学化,从而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一、凤翔灌区基本情况 凤翔灌区始建于1956年,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是鹤岗市辖区内最大的一处自流灌区,灌区内含东明朝鲜族乡的10个村屯,乡政府驻地在灌区内。灌区设计总面积3.35万亩,设计净灌面积 3万亩,现实灌溉面积仅为2.4万亩。灌区有两个渠首,从两个流域的河流引水,一是烟筒山渠首,从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嘟噜河引水,该渠首始建于日伪时期,拦河坝由原来的插柳坝发展到现在的堆石坝,且年久失修,水毁严重,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修,设计灌溉面积2.7万亩,实际只能达到2万亩;二是鸭蛋河渠首,从黑龙江一级支流鸭蛋河引水,设计灌溉能力1.5万亩,实灌面积为4 000亩。灌区内斗渠以上各级用水渠道45条,总长139公里,各类构筑物223座。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边山峪口清、洪两用万亩以上自流灌区大都兴建于60 ̄70年代,地处冲洪积扇上,设计引清、洪水流量悬殊,工程老化失修,渠首吊起,无法正常运用和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根据灌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对策,而且就这类灌区节水改造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设计构想与设计途径,以期达到最佳的改造效益。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探索,哈尔滨市水利系统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加大科技含量,初步走出了一条实施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新路子。主要措施是:水田采取“浅一湿一浅”灌溉模式,每亩灌溉定额由过去的1100立方米降低到700立方米;旱田采取喷灌、微灌、滴灌、管道输水等方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10年间,节水灌溉面积由原来的200万亩发展到805万亩;累计节水78亿立方米,仅水田增加实灌面积就达110万亩。旱田平均年增产粮食3.5亿公斤,增收3.55亿元;水田平均年增产粮食0.对亿公斤,增收1.3亿元。节约灌溉费用O.4亿元。节水灌溉──增…  相似文献   

10.
我省急待改造的万亩以上重点堆石坝渠首尚有200余座;一般与上集灌区相似,按目前的经济力量尚不能彻底改造所有的堆石坝。对此,必须根据渠首的自然条件、工程现状、工程效益、经济力量具体情况来选定。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大中型灌区多年平均引用地表水近 50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而渠水利用率却不足 50%(到斗渠口),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全、防渗率低,这一状况加剧了全省水资源紧缺的程度。近年来,国家计委、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实施了以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在我省 30万亩以上的 20处大型灌区中,相继有 9处列入实施项目,使得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灌区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主要经验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省上下把项目的实施看成是…  相似文献   

12.
洛惠渠地处渭北旱塬地带,现有干支渠13条,斗渠237条,有效灌溉面积77.6万亩。多年来,我局在灌区积极推进“三改两全”园田化,狠抓灌溉技术措施方案的实施等。目前,灌区的小畦节水技术已日臻完善,并初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效益化。全灌区已建成方田示范区5万亩,推广U型渠道衬砌200公里;小畦灌面积已占有效面积的50%以上;实行小畦灌后,全灌区年节水1500万立方米以上,年增灌农田30万亩次。近两年,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灌区粮食亩产还达720公斤,棉花亩产达75公斤,并创造了5万亩的“吨粮田”。仅节水一项,全灌区年增农业产值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现有耕地667.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69.3万hm~2,近年来平均实灌面积400万hm~2。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700多处,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65处。1996年起中央启动了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山东省有50处大型灌区列入续建配套范围。1997~2001年国家共安排山东省19个灌区37个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14.
香磨山示范区为水田节水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田条田阡陌纵横,绿水清渠一望无边,树木成排花团锦簇,坐在室内遥测水情,依据仪表科学收费……”这是什么地方?既有田园风情又具高科技含量。是木兰香磨山灌区节水示范区,一个集水田节水改造工程及灌区现代化管理监测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水田节水示范区。春耕时节,记者来到了这里。 全省规模最大的商标准水田节水示范区 陪同我们采访的灌区同志介绍说,水稻是木兰县的主要农作物,全县水田面积49.3万亩,总收入保持在3亿元,占粮食总收入的72%,种水稻的亩收入比种旱田的亩收入多150元左右,旱田区农民纷纷要求旱改水。香磨山灌区是木兰水稻的主要产区,有水田 15万亩。但由于灌区基础设施老化,有限的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损失浪费严重,改造前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2,灌区内出现了水田面积与渴水面积同步增长的局面,加之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必须搞节水灌溉。 香磨山灌区节水示范区1999年立项,是国家节水项目、省重点工程项目和省长重点项目三合一的工程项目。示范区内有水田1.8万亩,总投资626万元,总工程量达2. 1万立方米,该示范区是目前全省水田 10个节水示范区中规模最大的。该工程于2000年4月 10日开...  相似文献   

15.
《水利天地》2009,(3):8-9
近来年,我县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以灌区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领导、深化改革、活化载体、优化设施,灌区管理效能充分显现,农田水利条件不断加强,农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灌溉定额由1100立方米/秒减少到860立方米,秒,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62,亩节水240立方米,年节水7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三原县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发挥了巨大效益.——水利工程星罗棋布,生产基本条件得到加强.全县建成水库10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3座,总库容52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955万立方米.新建了玉皇阁、前咀子水库和徐木抽水站3处万亩以上灌区,改建了清惠灌区.修建各类灌溉渠道1862公里,其中干渠4条58.6公里,支渠18条148公里,斗渠522条448公里;泾惠灌区U形渠衬砌419条283公里,方田面积发展到13万亩。修建排水沟173条232公里。治理低洼易涝面积3.4万亩。全县有抽水站219座,机井3741眼。1985年以来,测改机井1867眼,拥有各类排灌机械40920台,排灌动力达36385千瓦.全县库、井、渠、站设施面积达46.4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2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9.8%,人均1.19亩。近年来,由于全国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工代赈、粮专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在全县形成了具有蓄、提、引、排功能的灌排系统,实现了遇早能灌,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网络,全县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75公斤,提高到374公斤,“双千亩”、“吨粮田”、“双高田”建设进展顺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河南省新郑县共打机井5327眼,井灌面积达25万亩。自1987年8月份起,该县又集中力量推广地埋塑料软管灌溉。到目前为止。全县集资20多万元,投工15380个,在14个乡(镇)、146个行政村、497眼机井上埋设塑料软管13万米,控制灌溉面积37340亩,收到了显著效益。1.节水。埋设塑料软管后,水利用率由原来的0.8提高到0.95以上。每亩次灌水定额由原来的80立方米降到50立方米,平均每亩次灌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我省是农业大省、灌溉大省,灌区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灌区农业发展迅速,共建成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灌区74 2处,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6 5处,其中列入国家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5 0处。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建国时的376万亩增加到72 5 4万亩,实灌面积达到6 40 0万亩,为解决我省90 0 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  相似文献   

19.
鸡西市柳毛灌区件1937年开发的老灌区,引穆棱河水自流灌溉,原只有几千亩水田,解放后逐年扩大,到1958年形成了万亩灌区。但由于渠首存的问题较多,影响效益发挥。近几年来,我们对渠首进行不改造,水田面积很快达到1.5万亩,已超过了设计指标。现将渠首改造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区是陕西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地。灌区灌溉设计面积291.6万亩,有效面积283万亩。1994和1995两年的持续干旱,宝鸡峡灌区河源来水缺乏,严重影响了灌区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94年灌区缺水5.48亿立方米,粮食总产12.45亿公斤,较1993年的15.04亿公斤减产17%。1995年灌区缺水6.45亿立方米,灌区56万亩秋粮作物未能播种。较1993年减产30%。沉痛教训使灌区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宝鸡峡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大型灌区,在现有的水利设施条件下,要保证灌区农业的全面丰收,在抓好开源和节水灌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