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水利信息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宁波市水利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集水利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交换共享、信息管理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与公众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利信息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阐述了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从而全面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实现水利档案信息化,既是21世纪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信息化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以信息传输网络建没为基础,以水利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水利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水利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水利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无线局域网及有线局域网进行横向对比得出前者的优越性,结合水利行业的实际工作,参照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分析其在水利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以山东淄博太河水库具体应用为例做出阐述,对无线局域网今后在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技术在瀑布沟智能水电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用户终端在覆盖区域内的实时漫游,为智能水电厂的生产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了较高的传输带宽和承载能力,实际应用证明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智能水电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倩  李楠  宋扬 《海河水利》2023,(6):101-103
水利部党组指出智慧水利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近年来,德州市积极探索实施智慧水利工程,并将其运用到各项水利工作中。主要研究智慧水利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分析了智慧水利在水资源监测计量、水权水市场交易、自备井信息管理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智慧水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黔东南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构建集水利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交换共享、信息管理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与公众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水利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水利工程实现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手工管理、传统模式、分散管理、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全面提升黔东南州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拓展水利科技信息管理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这为全省水利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拓展水利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省水利科技信息中心站应当抓住当前全省乃至全国水利行业都在进行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水利厅局域网、省水科院局域网这些网络通道,把先进的水利科技信息尽快发布给广大水利科技人员,指导全省水利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玉龙喀什河水利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为依托,研究了GIS在水利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应用,分析了水利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技术原理,提出了基于SOA的系统架构,并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应用体系,实现数据的统一化存储与服务,基于Arc SDE与Oracle进行水利信息空间数据和水文数据的管理。最后,从系统界面、地图服务以及空间查询三个方面分析系统的具体实现情况。本研究可为类似水利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委信息研究中心获部级查新单位资格水利部于3月1日正式批准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研究中心为部级科技查新单位。该中心早在1993年就被批准为武汉市水利及相关专业科技查新机构。目前,它拥有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国内联机网络和自建的一批数据库及信息管理局域网,能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水利信息管理观念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水利信息管理要求科学,快速,准确的采集,处理,反馈,介绍宁波市水利局建立的水利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过程中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的泵站、水闸以及水库等水利工程都配备了自动化监控系统,水利自动化系统是为水利管理工作服务的自动测量、监控系统。此系统的运行包括对各种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贮、处理和分析计算判断、自动控制等。系统可以实时检测水利工程信息,并及时上报,方便工程调度人员根据信息采取防洪措施,减轻以至避免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水利部大力推进“智慧水利”的建设,文章以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为例,就当前智慧水利中的水利自动化工程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同时给出了相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研究了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青海水利的发展问题,根据青海特殊的地理、区位、气候、经济、社会等条件,提出建设青海“高原型水利”的新理念,并从资源支撑、市场需求、工程选择、保证条件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建设青海高原型水利从资源角度讲有充沛的水资源支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建设高原型水利有充分的市场需求,生态建设需要水、发展特色经济需要水、防洪减灾需要水利工程作保障,水利要为人民生活提供生命之水;建设高原型水利在工程选择上要走大、中、小、微共同发展的路子;建设高原型水利要有资金、技术、人力、精神四个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水利建设实际和管理现状,分析了沾化区水利科技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科技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灌溉、供水、防汛信息管理平台各自独立,传统水利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强水利科技人才培养,建立科技应用推广和激励保障机制,继续完善现有灌溉、供水、防汛信息管理平台,探索与现代管理制度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的水利科技应用和工程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在供电局微机局域网中进行光纤——双绞线混合介质传输改造的一个实例,论述了将光纤传输系统引进现有电缆微机局域网后给网络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当局域网在供电系统和某些特殊场合下应用时采用光纤传输的必要性。文中介绍了专为OMNINET网设计的SG-3型光端机,分析了其光收发单元和联网接口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以及在系统设计施工中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并对例中系统的布局、端机指标考核测试,开通运行的过程作了说明。最后,针对光纤和电缆的衰耗、带宽等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指出经过改造的局域网在今后开通多种综合业务,拓宽网络功能方面所具有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1日照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日照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实现了部分基础信息的遥测、快速传输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水利工作的管理水平。1.1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建设了日照市水利局与山东省水利厅、其他市水利局互联的多媒体宽带广域网,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能够满足召开视频会议等基本要求,为实现防汛异地会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设了局机关计算机局域网。全市水利系统联网电脑接近20台,初步形成了内部办公业务网,办公信息网上传输,全局各项水利业务报表、规划、设计、建设、财务、劳资、档案、人事等…  相似文献   

16.
于建营 《河北水利》2008,(10):13-14
近期,河北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龙头”,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构筑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决策支持系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以信息采集为基础、通信传输为保障、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决策支持为核心的省市和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全省水利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以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为样本,开发出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管理信息系统(MIS)软件,同时该系统还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为单位各管理科室的信息管理提供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系统的开发有助于探索MIS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水利空间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源REST架构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原型,提出了集监控技术、池化服务管理技术和空间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弹性服务聚合技术。基于开源REST架构实现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支持海量水利空间信息服务发布,并能够将其快速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水利专利保护与科技创新和谐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晨  金雯飞  严荣荣 《人民长江》2002,33(12):44-46
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水利,而水利的改革和发展呼唤科技的支持。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治水方针,实施科技创新与专利保护的和谐管理,才能紧紧跟踪世界水科学的发展,在探析中国水利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深层原因的基础上,揭示因缺乏专利工作造成的“和谐”失误,并运用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对水利科技创新与专利保护的和谐管理机制进行构架,以实现水利行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水利空间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源REST架构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原型,提出了集监控技术、池化服务管理技术和空间信息管理于一体的弹性服务聚合技术。基于开源REST架构实现的水利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支持海量水利空间信息服务发布,并能够将其快速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