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拟建长伊高速公路跨伊通河大桥为例,采用MIKE11模型,计算了伊通河大桥建设前后桥位断面处河道水位的桥前壅高变化情况,分析了大桥建设对伊通河乐山段河道行洪、堤防、护岸等水利工程、防汛抢险的影响及对第三方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伊通河大桥建成后河道水位壅高二十年一遇洪水雍高0.03m,回水长度30m; 100年一遇洪水雍高0.05m,回水长度70m,并针对大桥建设存在的防洪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结论可对伊通河大桥建设工程提供重要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伊通河"06·08·13"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8月发生在伊通河上游的暴雨、洪水进行了分析,对寿山、石门和三联水库以及伊通水文站上游堤防决口洪水进行了还原计算,提出了伊通水文站和新立城水库天然状态下的洪峰流量,洪水总量.  相似文献   

3.
伊通河06.8.12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形成2006年8月12日伊通河大洪水的降雨发生时间及过程、暴雨的时空分布、暴雨强度,洪水的峰、量组成等情况。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特性。  相似文献   

4.
以松花江重污染支流伊通河为研究区,在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构成的基础上,运用Tennant法、一维水质模型等研究方法核算了伊通河河道生态环境年需水量,分析了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盈缺状况。结果表明,伊通河伊通站和农安站生态环境常年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伊通站年均缺水量为0.13亿m3,农安站年均缺水量为0.55亿m3。研究旨在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渭河下游三个水文站点2002-2009年河道横断面及悬移质中值粒径的变化,发现渭河下游河道近期出现新的变化特点,河道展宽,平滩流量下河道容积扩大,悬移质中值粒径减小,河道冲刷.从水沙变化、潼关高程和中值粒径变化分析了河道近期发生冲刷的原因.结果表明:2003年多次的漫滩洪水,高含沙洪水与低含沙洪水的共同作用及洪水期流量-含沙量特殊的组合特征,拓宽了河道的容积,大大提升了渭河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来沙系数变化是渭河下游近期河道冲刷的主要原因;悬移质中值粒径的减小以及潼关高程的稳定也对河道冲刷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渭河下游河道演变及洪水过程实测资料,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渭河下游河道发生冲淤变化对洪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水库建成至2003年间,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引起渭河洪水演变特性发生了显著地改变,渭河下游洪水位抬升、洪水传播历时延长以及洪峰削峰率增大,而这些洪水特性也是造成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的主要原因。2003年之后,因渭河下游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洪水洪峰流量大幅度减小,河道出现冲刷,漫滩流量相较于先前减小,使渭河下游洪水位下降、洪峰传播历时缩短、洪峰削峰率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7.
河道治理是"金山银山"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河道具体情况和河段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治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伊通河伊通县段的综合治理,对伊通河的不同特点及针对性治理措施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河内蒙古河段洪水期河道冲淤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洪水的特征、洪水水沙搭配,探讨了洪水期河道冲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58-2006年巴彦高勒最大洪峰流量呈减小趋势,年均洪水场次和每场洪水出现的天数均呈减小趋势,洪水过程变得矮小、尖瘦,大于平均流量出现的几率减小;②1987-2006年场次洪水的平均来沙系数为0.0081 kg.s/m^6,分别为1958-1968年、1968-1986年两个时段平均来沙系数的1.69和2.25倍,场次洪水淤积比例增大;③当洪水期平均流量大于1400 m^3/s或者含沙量小于7 kg/m^3或者来沙系数小于0.005 kg.s/m^6时河道发生冲刷,反之河道淤积;④要使洪水期河道不淤积,应控制来沙系数小于0.005 kg.s/m^6。  相似文献   

9.
王丽  宋晖 《吉林水利》2010,(12):57-59
对长春市城区生态河道建设存在的堤防标准、区间汇水面积小,河道生态用水不足、河道水体存在污染隐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完善伊通河城区段整体防洪体系、扩宽主河道、降低堤防高度和水景观建设以及水资源科学调度等措施,在保证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构筑伊通河基本的生态体系,保障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介绍1996年8月上旬发生在海河流域大清河系的暴雨洪水实况基础上,对部分河道的上下游洪水演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河道洪水传播时间上游与过去相比基本不变、下游较过去加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