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额确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锦秀  马巍  史晓新  禹雪中 《水利学报》2005,36(7):0812-0817
本文针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入水体的途径和季节不同,而水体纳污能力也是随季节动态变化的特点,从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又能保护环境等多重目的出发,提出了将90%保证率枯水期设计水文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纳污能力的差额作为点源排放总量控制定额,而将90%保证率丰水期设计水文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纳污能力减去枯水期纳污能力的差额作为面源总量控制定额。并以滇池为例进行了滇池点源与面源总量控制定额计算,为滇池水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007年响水县污染物入河量,并对灌河响水段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河流二维模型,根据功能区管理目标、设计水文参数等分别计算出河段2010、2020年的纳污能力,并提出了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入河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江  张立 《人民珠江》2003,(2):47-49
根据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体纳污能力、水体允许纳污量、最大允许入河量三组定量管理指标,对广东省主要河流、水库和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指标计算,以达到对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目的,为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1980~2000年水文、水质资料建立了河流水质模型,利用模型分析计算了滨州市地表水功能区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纳污能力,根据水体的纳污能力、污染现状、水质控制目标等因素,提出了全市地表水体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及原则,针对目前滨州市各水功能区的严重污染现象,提出了必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流常规纳污能力控制污染物方法的分析,提出了计算河流不同水文条件下纳污能力,绘制污染能力控制图,以此作为污染物动态控制指标的方法,可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调节能力,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和水资源保护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碧流河特点,建立适宜的河段纳污能力与时段通量计算数学模型,在纳污能力与时段通量计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河流水质现状,对河段纳污能力与时段通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成果解决了用有限的瞬间实测数据进行污染物时段通量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为准确掌握河流水体污染物通量实际情况,有效应对突发性水事件的发生,施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概化的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图为依据,构建了基于节点水量平衡、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一维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以COD、NH3-N为控制指标,针对流域水体类型、污染现状的不同,在合理确定水文条件、水质参数的基础上,对松花江流域的水体纳污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超标污染物进行总量削减控制,到2030年能够实现流域不同层次的水质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和水生态环境条件,使河流的纳污能力发生变化。以长江中游武汉河段的汉阳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河流二维水质模型和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水功能区COD和NH_3-N等污染物的纳污能力、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枯季水文条件和水功能区横向分布宽度对水域纳污能力影响较大,三峡水库运行后研究河段岸边横向50m宽度内的COD和NH_3-N的纳污能力为17 850,1 233 t/a,纳污能力有所增加;三峡水库运行后枯季污染物扩散范围有所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河段排污总量控制、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淮北市河流特点,建立淮北市主要河流一维水质模型,采用2009年河流水质实测数据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检验,对萧濉新河两个断面进行纳污能力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客观描述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可为纳污能力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湖泊纳污能力动态特征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天然因素和人工调控的综合作用,湖泊水文过程和其他自然因子显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这些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纳污能力的动态变化,同时水体污染源也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本文分析了湖泊纳污能力的动态特征,提出选择典型水文年和将湖泊与人湖河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模拟是进行湖泊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关键。以枯水年作为代表水文年,采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太湖纳污能力动态变化的模拟,得到了纳污能力总量和逐月的量值。该研究对提高湖泊水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供河流纳污能力研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探讨水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水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预测模型,形成了适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区资源性缺水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体系。以陕西渭河段为例,通过建立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生态需水量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模拟了流域水环境系统的动态变化,并且预测了2010-2020年不同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将开源、节流、治污等结合的综合方案可有效提高渭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所建模型对西北干旱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黄河重点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水环境承载能力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黄河重点河段水资源特征、水环境和排污状况,分析黄河重点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特点,提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依据、总量控制为手段、水污染防治为根本的思路,通过工程、非工程措施来提高黄河水环境承载能力,以达到保护黄河水资源,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增长和水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AHP法,从自然环境状况、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入手,构建了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好的评价体系分析了重庆市2001-2010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近10年来,重庆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在3个评价层中,自然环境状况对水环境的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是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中,水资源量、废污水排放总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百分比、环保投入GDP百分比等5个指标呈现出较大波动。为保证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稳步提高,应特别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加强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保护,并注重城市水利设施建设和环保资金的优先、稳定投入。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水资源承载力监测机制是保障区域水安全的重要举措。以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仿真模型,在验证模型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零参数、节水型、产业结构优化型、环境保护型和综合型5种不同调控情景假设,分析各情景下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零参数调控情景下水资源承载力变动相对稳定,节水型、产业结构优化型、环境保护型可对区域经济、水资源消耗、可用水资源量和生态环境产生局部改善,而综合调控型情景能够实现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系统优化,满足协调推进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要求,可为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实地调查广州花都狮岭(江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其水环境承载力定量化计算指标体系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该产业转移园现状年和预测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不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将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6.
A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water shortage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risk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theor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city of Jinhua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t model is more stable and effectiv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l, based on analytical results from a small sample. The risk assessment resul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an ecological angle. The author advances that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maximum bear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for human activity in certain stag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sound circle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Further study on Jinhua was also performed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ater shortage in this city is not of the relevant type of water source and can classified in terms of water quality type as well as water conservanc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sult of th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also simulates the dynamic changing process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forcement of the future policy in the city. The simulation uses the model of system dynamics (S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city over twenty years and the governmental standard for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comfortable society by 2020. The paper simultaneously indicates that the primary scheme of unilaterally pursuing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t the expense of environment and the secondary scheme of tak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primary goal via slowing of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re undesirable for Jinhua. Furthermore, a scheme of simultaneously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bo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the preferred scheme. However, if the present amount of water supply is constantly maintain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 requirement for water supply will not be satisfied under the balanced considerations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onl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not only strengthening the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lso increasing incom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 year after year.  相似文献   

17.
BP神经网络在城市水环境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到水环境承载力预测的研究应用中,选取11项指标为模型输入项,把综合污染指数作为输出项,构建了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利用构建的模型预测评价丽水市内河水环境承载力状况,给出了该区在不同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力情况,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建模方便等特点,通过训练能快速准确获得样本信息,评价结果能直观地反映评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状态。  相似文献   

18.
汾河水环境容量计算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汾河水质状况,以及该河段各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选取一维水质数学模型与合适的参数,计算得到了1994年~2006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不同保证率下该河段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为汾河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 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陕西省水环境特征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对陕西省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根据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的特征构建了各评价因素的三层结构模型,并计算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分析模糊优选模型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改良模糊修选模型确立了污染因子的环境质量优属程度。最后得出陕西省水环境承载力状态结果。结果表明:2005-2009年间陕西省水环境承载力状况呈逐年改善的趋势,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值由0.29升至0.52。结果表明,改良的模糊优选模型具有应用简单、建模方便的特点,评价结果可直观反映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