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海城市石头寨小流域为例,考虑流域各类环境因素构建InVEST水土保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石头寨小流域土壤侵蚀面积263.6hm~2,水土流失量达到2035.1t;林地和坡耕地为主要侵蚀区,覆盖范围占总侵蚀区的91.8%,侵蚀量为1868.2t;林草植被的乱砍砍伐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为引起土壤侵蚀的关键,为有效遏制小流域水土流失建议采取绿色工程、禁止滥伐和退耕还林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下岸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三峡库区下岸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利用2008年SPOT5遥感影像和1∶5万DEM数据,提取坡度因子、植被覆盖度因子和土地利用类型因子作为水土流失风险评估指标因子,结合土壤侵蚀分级标准,生成研究区水土流失风险分级图,利用改进的工程侵蚀模数计算模型,对小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①本流域以水力侵蚀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81%,其中中度侵蚀面积占该流域总面积的38.49%;②开矿等引起的工程侵蚀对该小流域土壤侵蚀量贡献率很大,占该流域水土流失量的41.43%。因此,在开矿和矿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宽甸县小城子小流域为例,应用RUSLE模型研究分析其土壤侵蚀特征.研究表明:小城子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2150t/km2·a,该数值与2013年水保治理建设项目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表明计算结果精准度较高;流域内年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8万t;从侵蚀强度上,轻度和中度侵蚀面积为1.92km2、0.9km2,分别占水土...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对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建设,及相应产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北安市模范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面积占总流域面积比例大,对其进行综合治理研究十分具有代表性,文中分析了模范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措施、及其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康平县赵家小流域为例,采用RUSLE模型全面评价与总结了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赵家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405.11/km~2·a,以河道淤积等资料推算的结果与该数值保持较高一致性,表明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较高;赵家小流域土壤侵蚀量2916.8t/a,其中31.49%的区域超出容许土壤流失量。从不同侵蚀级别的角度上,占流域面积27.76%和3.25%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对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55.56%、23.18%。在空间分布上流域内土壤侵蚀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地形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侵蚀模数的差异;从不同用地类型的角度上,流域内侵蚀土地类型以旱地和农村居民点为主。  相似文献   

6.
岔巴沟淤地坝小流域重力侵蚀产沙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中重力侵蚀产沙量为研究对象,选择岔巴沟流域中6个淤地坝小流域作为研究流域,以坝库中1978—2001年共22年泥沙淤积量作为流域总泥沙侵蚀量,采用中国土壤侵蚀流失模型(CSLE)并考虑沟蚀因素计算水力侵蚀量,将水力与重力侵蚀产沙量区分开来。研究结果表明:6个小流域中重力侵蚀产沙分别占流域总侵蚀产沙量的0%、51.0%、54.1%、59.0%、65.0%和67.0%;小流域中重力侵蚀产沙量与32°的沟坡面积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沟坡坡度是重力侵蚀的控制性因素,降低沟坡坡度能够显著地减少流域产沙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计算并结合卫星遥感图像数据信息提取、目视解译等方法,研究了汕尾市2018年土壤侵蚀现状,并对比2006年、2012年、2013年普查结果,分析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汕尾市土壤侵蚀面积461.25km~2,以自然侵蚀为主,占侵蚀总面积的75.04%,人为侵蚀占侵蚀总面积24.96%。自然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占总侵蚀面积的52.86%;人为侵蚀以火烧迹地为主,占总侵蚀面积的9.65%。汕尾市各区县的自然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人为侵蚀以火烧迹地为主。汕尾市2018年土壤侵蚀总面积比2006年、2012年、2013年,侵蚀面积分别减少141km~2、248.56km~2、120.06km~2,土壤侵蚀呈减少趋势。研究成果可为研究汕尾市土壤侵蚀特点、引发的因素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流域水土流失概况(一)水土流失概况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四新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形态为面蚀和沟蚀两种。该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784.82hm2,占流域总面积的38.08%,其中轻度侵蚀410.58hm2,中度侵蚀307.12hm2,强度侵蚀67.12hm2,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2.32%、39.13%、8.55%。流域内8条侵蚀沟占地面积0.9hm2,沟道总长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RUSLE模型的辽宁省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降雨量、土壤、遥感影像及土壤侵蚀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结合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为459.36万hm2,年均土壤流失量为1.64亿t,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 637.8 t/(km2·a),属于中度侵蚀,土壤侵蚀面积呈现上升趋势;辽西低山丘陵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侵蚀面积为191.99万hm2,城市受人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严重,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增加;林地依旧是辽宁省土壤侵蚀发生的最主要的土地类型,占侵蚀总面积的57.66%,占土地利用类型的38.20%。  相似文献   

10.
 选取乌东德水电站坝区一典型区为试验示范区,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评价模型,运用GIS和RS对各指标因子赋值,对试验区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 088.58t/(km2·a),属于强度侵蚀。试验区中度以下的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57.91%,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仅为8.85%;而91.15%的侵蚀泥沙来自于面积42.09%的强度侵蚀以上的区域,其中,占11.53%的剧烈侵蚀区域贡献了43.83%的侵蚀泥沙。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USLE模型对颍河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定量研究,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颍河流域2017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03.3 t/(km~2·a~(-1)),土壤侵蚀总量为388 781 t/a。受侵蚀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农田为主,总侵蚀面积达86.52%,其次是居民用地。4种土壤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其中,砂姜黑土总侵蚀面积最广,其次是潮土。侵蚀强度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分别占总侵蚀面积的59%和33%。  相似文献   

12.
胡克志 《人民长江》2016,46(13):16-2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结合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数据(DEM)、土壤类型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因子,在重点分析我国黄土高原不同生物气候区降雨侵蚀力因子和植被覆盖因子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区2000~2012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1.35×109t,土壤侵蚀模数为2 264 t/(km2·a)。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侵蚀面积比例为74.31%;近13 a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P=0.03),平均每年减少54.22 t/(km2·a)。土壤侵蚀正在向微度、轻度土壤侵蚀转变,土壤侵蚀模数减少的区域占整个侵蚀区域的69.05%,增加的区域占30.95%。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区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航空影像的秃尾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秃尾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和分布情况,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基于2011年9月分辨率为0.38 m的航摄影像和比尺为1∶1万的DEM,在Arc GIS10.0环境下,通过人机交互,提取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地面坡度、沟壑密度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生成各专题图并进行叠加分析,依据水利部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分别对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强度进行了判别、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11年9月,秃尾河流域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3 076.33 km2,占流域面积的93.3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490.74 km2,占流域面积的14.90%;中度侵蚀面积724.30 km2,占流域面积的21.99%;强烈侵蚀面积634.23 km2,占流域面积的19.25%;极强烈侵蚀面积558.69km2,占流域面积的16.96%;剧烈侵蚀面积668.37 km2,占流域面积的20.29%。该流域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多发生在风蚀区,而以沟道侵蚀为主的剧烈侵蚀主要发生在水蚀区,上游风蚀区侵蚀强度远小于中下游水蚀区侵蚀强度。  相似文献   

14.
陕北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与植被覆盖和降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4年陕北无定河流域日降水、DEM、土壤类型、MODIS NDVI等数据,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流域土壤侵蚀情况,定量分析了植被覆盖和降雨在土壤侵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平均占流域面积的88.35%,各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比例随等级的升高而降低。2000—2014年微度侵蚀面积比例为下降趋势,轻度及以上等级面积比例均为上升趋势。(2)不考虑降雨因子影响时,无定河流域仍以微度侵蚀为主,且为增加趋势,而其他土壤侵蚀等级均为下降趋势。不考虑植被覆盖因子时,流域土壤侵蚀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面积比例和变化速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3.67%和24.55%,而降雨作用达到86.33%和75.44%,表明降雨是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和控制因子,降雨变化主导着流域土壤侵蚀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RUSLE模型间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别应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RUSLE模型,研究重庆市盆古小流域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基于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计算的土壤侵蚀强度大于基于RUSLE模型的计算结果;两种方法计算的微度侵蚀差别最小,而在其它侵蚀强度等级上差别较大;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均表明,盆古小流域2008—2011年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上由强转弱,且呈现中度以下的土壤侵蚀面积增大、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西藏地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成因,指出西藏地区的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3种类型,水蚀范围较小,约占总侵蚀面积的6%,风蚀范围更小,约占总侵蚀面积的5%,冻融侵蚀面积约占总侵蚀面积的89%,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土壤侵蚀类型在地域上成多样化分布,土壤侵蚀在垂直方向上呈规律分布.提出了西藏自治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应遵循的原则:①必须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②重点治理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一江两河”地区和“三江”流域地区的河谷滩地和两侧的坡地;③开展水土保持综合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④注重开展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水平.最后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7.
川中紫色土区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流失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总结报告,建立小流域土壤流失量、轻度以上侵蚀土地面积与农地、林地、荒地、其他用地面积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小流域土壤流失量与不同侵蚀强度土地面积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侵蚀模数、土壤流失率、土壤流失比、土壤流失面积比,不同侵蚀强度土地侵蚀模数、土壤流失比。结果表明:(1)农地、林地、荒地、其他用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2 353、2 319、12 162、-2 750t/km2·a;前三者的土壤流失比分别为56%、25%、19%,水土流失的首要用地类型是农地,但在个别小流域,林地或荒地也会是产生土壤流失的首要用地类型,其他用地对土壤流失起到抑制作用;(2)农地、林地、荒地的土壤流失率分别为52%、34%、100%,土壤流失面积比分别为72%、16%、12%,农地流失面积比远高于其他用地类型,但在个别小流域,林地流失面积比大于农地; (3) 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以上侵蚀土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481、2 500、484、8 068t/km2·a;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以上侵蚀土地土壤流失比分别为8%、33%、59%,强度侵蚀土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土壤侵蚀自然灾害严重的广东省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了广东省的年土壤侵蚀量。并统计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结果是林地虽占全省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但主要以微度、轻度侵蚀为主,耕地(主要为坡耕地)虽占面积不大,但主要以中度、强度、剧烈侵蚀为主。进而进行二者的相关分析,得出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类型二者间分布的相关关系,其程度依次为林地、耕地、城镇用地与草地。  相似文献   

19.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土壤侵蚀自然灾害严重的广东省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了广东省的年土壤侵蚀量。并统计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结果是林地虽占全省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但主要以微度、轻度侵蚀为主,耕地(主要为坡耕地)虽占面积不大,但主要以中度、强度、剧烈侵蚀为主。进而进行二者的相关分析,得出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类型二者间分布的相关关系,其程度依次为林地、耕地、城镇用地与草地。  相似文献   

20.
利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在ArcGIS支持下,对鲁山县2006年土壤侵蚀量进行了计算与分级,并探讨了土壤侵蚀和高程、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鲁山县轻度以上侵蚀面积为965.43 km2,占总面积的40.58%,其中强度、极强度以及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169.45、120.63 km2和222.08 km2;高程为300~500 m和500~1 000 m的土壤侵蚀面积较大,分别为330.36 km2和329.71 k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发生轻度以上侵蚀的比例最高,为65.73%,但主要是轻度和中度侵蚀;耕地发生轻度以上侵蚀的面积最大,为560.58 km2,主要是极强度和剧烈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