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容规模的确定是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的关键之一。分析新形势下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需求,包括:协调水沙关系,减轻宁蒙河段淤积,恢复和维持适宜中水河槽规模;增强防凌能力,保障宁蒙河段防凌防洪安全;合理调配水资源,协调水量调度和发电运用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为附近地区供水,改善民生,保障生态安全。计算分析不同开发需求的库容规模,包括调水调沙库容规模、防凌库容规模和供水调节库容规模,综合研究不同库容需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及相互关系,提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生效前黑山峡水库库容规模需求为40.8亿m3,西线调水生效后黑山峡水库库容规模需求为57.6亿m3。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黄河流域风、光、水多能互补开发模式及实现途径,促进流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根据黄河“几”字弯能源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构建了基于风、光、水电、抽水储能多能互补的单元式清洁能源构建模式。结合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规划的黑山峡、碛口、古贤3座水利枢纽工程,依托黄河“几”字弯区域丰富的水、风、光、国土、地形资源,以电源端调控实现稳定输出,提出建设风-光-水-抽水储能多能互补的三座清洁能源基地的构想,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节水、减排,有利于解决流域大量化石能源开发带来的高耗水、高污染、高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已持续近70 a,研究的调水范围涉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通天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涪江、白龙江等河流,面积达115万km~2,勘查了从海拔2 000 m到4 400 m的相关干支流河段,研究的调水方案达数百个,进行了不同供水范围、多种调水规模、多种调水方式的方案比选。经过多阶段的深入论证,西线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和近期工程规划方案被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形成了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随着西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的深入,结合新形势和新时代发展要求,西线工程调水方案正逐步得到深化,形成了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  相似文献   

4.
讨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问题,不应忽视工程对洪水的调蓄利用。目前规划的调水规模不会“毁了西南”。170亿m^3的调水量是根据紧邻调水枢纽以下河段的生态安全的阈值确定的,并已接近于生态安全的边缘。然而,局部的河道生态安全并不可靠,为实现西线调水,可先行实施一期工程,摸索经验。在调水河流兴建生态治理工程,提高生态安全阈值,实现调出区与调入区两利。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经70余a论证,经历了多个论证阶段。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了调水170亿m3的总体工程布局,2008年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提出了调水80亿m3的工程布局。随着论证工作不断深入,对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对调水区生态的影响认识不断加深。结合新时期新要求,依托前期工作成果,对调水方案深化研究,深入分析调水河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复核已有方案调水规模,优化调水方案,分析调水影响,提出了优化后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贾曲(上线)方案,即金沙江岗托水库抽水40亿m3+雅砻江、大渡河调水40亿m3的联合调水80亿m3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为高质量推动黄河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建设,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了基础条件。分析了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水能资源条件,围绕调节能力强的水电站周边地区,开展风能资源、光能资源评价,提出风能资源、光能资源地理分布规律和开发潜力,为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布局以及多种能源互补研究提供支撑。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分布有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多种类型环境敏感区,土地资源中草地面积最大,其次为耕地面积;上游的宁木特、茨哈峡、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水电站,中游的碛口、古贤、小浪底水电站调节能力强,在相应河段具有龙头作用;上游龙羊峡及以上河段、黑山峡河段风光能资源最好,中游河段自上而下风光资源条件逐步变差,风能资源开发潜力3.75亿kW,光能资源开发潜力15.82亿kW。  相似文献   

7.
甘肃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情,直接或间接与水土关系的不协调有关,水不养土、土不涵水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削弱了土地的生产力,而这一省情的病根源于甘肃特有的地形地貌所决定的水土空间布局,即"水低地高"的基本形态。借鉴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将岷江一分为二、造福成都平原人民的奇迹,基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增水量调水线路必经甘肃的实际,提出在刘家峡水库上游海拔1 800~1 900 m之间将黄河也一分为二,分为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形成弦弧双路循环的格局,其中人工河道即弦线自西南向西北沿海拔1 800 m左右的等高线以0.04%左右的比降缓慢自流至景泰台塬地区海拔最高点1 773 m处,然后再分几个方向自流灌溉后回归黄河天然河道,从而变"水低地高"为"水高地低"。这一弦弧双路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促进黄河刘家峡至黑山峡之间1万多km~2生态脆弱区和石羊河下游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可惠及规划的大柳树灌区,使其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储备基地,而且有利于减缓沿黄灌区的盐碱化危害,减轻下游宁蒙河段河道淤积及防洪、防凌压力。  相似文献   

8.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存在一些认识分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和审视该河段开发问题。通过分析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问题,研究黑山峡河段开发在协调黄河水沙、防凌、供水、发电等方面的作用和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为黑山峡河段开发契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对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建议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案,促进工程尽快立项建设,依托黑山峡河段开发打造多能互补基地。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进入黄河上游,已研究70多a,历经多个研究阶段,形成调水方案数百个。经过深入论证,西线工程总体布局和工程规划方案已纳入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在200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8年以来,随着西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的深入,结合新形势和新发展要求,其调水规模和调水线路研究已逐渐聚集,形成了上下线组合调水的总体布局方案和一期工程方案。一期工程的上线和下线是独立的调水线路,其中上线已经过数十年勘察论证,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入黄位置高,覆盖范围广;下线利用在建工程作为水源水库,水源条件相对较好。一期工程已具备开展可行性研究的条件。建议国家尽早决策西线工程开工建设,补齐国家水网主骨架,为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和支撑西部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对该工程的研究始于 195 2年 ,调水规模约为 16 0~ 170亿m3 ,基本能解决黄河流域 2 0 5 0年左右的缺水问题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方案总体布局、生态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主要问题的研究 ,结合该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涉及各方面关系复杂的特点 ,提出整个工程要分期建设 ,并建议将从大渡河和雅砻江支流自流调水 4 0亿m3 入黄河作为第一期工程 .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南水北调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 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 816亿m3。估计需增加的工程总投资为20 216亿元。联合调水工程通过建设总长6 800 km的西北干渠可增加水浇地1.3亿亩,生态移民1 300万人,固定10万km2的流动沙丘,从而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联合调水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本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收集调研大量水文、地质、水资源、工程技术资料,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论述西线工程方案优化, 提出工程研 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利用多指标比对法, 从西线工程调水断面下移自流方案和抽水方案入手, 通过调水河流可调水 量、环境影响、移民范围、投资费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探讨方案的优劣, 论证工程下移自流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同时, 为减轻调水对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分析并拟定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多年平均年调水总量为 170 亿 m3。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工程建设决策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荃 《人民黄河》2001,23(10):23-2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形成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支流联合引水40亿m^3的总体布局,第一期工程为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调水40亿m^3,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线路总长260km,在2010年左右开工,以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工程所在位置及调水影响所涉及干旱河谷区的基础上.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选取大金川河段干旱河谷为典型研究区.以该区河流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西线调水后研究区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其中包括调水对河道生态用水、水生生物、河岸植被等方面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为西线调水工程对干旱河谷区的影响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中国食物危机的发展情况论证了大规模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并对大西线南水北调主要线路进行了归纳分类。利用最新的31m分辨率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着重研究了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洮河自流调水方案。提出了分四阶段进行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的方案,计算了各阶段的成本和效益,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析。推荐的调水方案可使南水北调的总调水量达到2305亿m3,估计需增加工程总投资30785亿元。主要用水效益为年售水和发电收入3017亿元,新增灌溉耕地4.46亿亩价值5.9万亿元,容纳生态移民4461万人,增加绿洲32.3万km2。可以一劳永逸,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鉴于目前中国食物危机日益严重,建议遵从总体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延伸原则,尽快开工建设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崔荃  张锁成 《人民黄河》2001,23(8):18-19
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工程,其规划思路是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160-170亿m^3 ,为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远景还可从澜沧江、怒江后续调水。  相似文献   

17.
泛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连为一体,形成泛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确定合理的调水总量、调水规模与布局以及调水量合理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复杂大系统,研究跨流域水资源多维尺度模拟和优化方法,建立了3层结构的泛流域水资源时空优化调配模型系统,将调水区7条河流与黄河受水区67地市统一优化调配。采用大系统协调技术和嵌套遗传算法动态调节机制求解泛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调水规模、工程布局及调水量空间合理分配方案,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从解决食物危机角度阐述了大规模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对原先设计的调水方案进行了调整,介绍了比定—洮河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对有无渡槽和不同衬砌方式12种方案的隧洞半径和总投资进行了计算和比较。最终推荐的有倒虹吸渡槽夹砂玻璃钢管衬砌调水方案可使可调配水量达到2 384亿m3,估计工程总投资降为27 918亿元。主要效益为年售水和发电收入2 872亿元,新增可灌溉耕地6.645亿亩,可接纳生态移民6 645万人,增加绿洲47.0万km2。建议我国政府尽快组织设计规划,争取在2015年开工建设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大西线南水北调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延伸与大西线联合调水工程方案,设计的大西线东坝—洮河线可调水1198亿m3,在现规划中线调水量的基础上通过香溪—浪河隧洞增加中线调水340亿m3,从而使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计调水达到1816亿m3。联合调水工程可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且技术上是可行的;估计工程总投资为20216亿元,未超出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建议国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论证,进而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西线调水将会严重影响西电东送。西水北调是解决问题的两利双赢方案。这样浩大的工程必须遵照党中央的指导方针,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专家,广泛听取意见,多方论证,使决策符合实际,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