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京秦淮河为例,分析了秦淮河水环境整治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同时,在发展民生水利的大背景下,分析了秦淮河水环境整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治理的相关建议,以达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城市发展与居民健康协调融合的目的。秦淮河是中国城市护城河发展历史的一个典型与缩影,体现了中国绝大部分城市护城河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过程与治理经验具有代表性,值得其他城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1 北京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概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清洁城市环境,对大量洼地、污坑制定了疏挖改造规划。疏挖了什刹海、北海、中南海等城区湖泊,整治了护城河及旧宫苑渠,使淤塞严重、污水横流、臭气四溢的城区河湖改变了面貌。相继整治疏挖了南长河、北长河、莲花河、凉水河、坝河等,提高了排洪能力,改善了城区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剑  杨博  朱嘉伟 《陕西水利》2012,(4):153-155
西安城墙景区经过1983年、1998年等多次大的整治工作,景区脏、乱、差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尤其是护城河几度清淤几度污染,严重影响西安这座文化古都形象,护城河景观改造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试验段建成运行3年来,未发现任何设计缺陷,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护城河治理后续工程景观改造积累了设计经验,也为工程水利向景观水利转化开了个好头,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了丰县城区护城河的现状,主要存在防洪排涝安全标准低、水体水质差且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恶化等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河道治理的思路与方向,制定提高补给水源水质、完善城市水系规划、扎实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实施城市防洪及调水工程、水功能区划定及达标建设等措施,力争改善并最终根治护城河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背景和意义济南以泉著称,因泉而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美誉。近年来水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小清河、腊山分洪等骨干河道实施了综合整治,市区泉群实现持续9年喷涌,大明湖经改造提升,由"园中湖"变为"城中湖",护城河实现全线通航。虽然济南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济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全市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西安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东西,譬如秦兵马俑,譬如晨钟暮鼓、草堂烟雾,譬如巍巍城墙。还有人会想到全国独有的环城公园,但唯独没有去说另一个“全国之最”——护城河。 护城河作为军事防御工事是与城墙伴生的。现存西安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于1781年大规模整修,疏浚了护城河,此后历经战火损毁,风雨剥蚀,城墙倒塌严重,城河淤塞。到解放前,护城河早已丧失了“御敌于城门之外”的军事功能。百业待兴的“一五”期间,国家建委在做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时,保留了护城河并把它作为城市防汛的主要调蓄库,城河一周设置了31个雨水口。到1983年,淤塞的河道遇水成灾,严重危及西安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护城河不仅失去了它的防汛功能,相反年年成为城市重点防汛地段。也就在此前后,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彻底整治。1983年,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宣告成立,它动员全民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道不仅担负着排洪任务,还起到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和娱乐场所的作用。因此,需对城区河道景观进行精心设计。在南护城河中段河道景诘,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1)突出“水”的景观效果,对于北方城市,“水”显得更为重要;(2)功能要求与审美观点同时考虑;(3)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绿化美化)相结合;(4)线(河道沿线)与点(景点)的景观设计相结合。整治后的南护城河达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枣庄市台儿庄区现状城市的发展特点,近期规划以小黑河扩挖、两岸道路景观建设、越河清淤、一环河清淤疏浚、护城河治理工程为重点,远期扩挖治理二环河、三环河、台兰干渠、创业沟等工程,以城区中小河道整治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河网水系,城区突出亲水文化,郊区体现自然和生态,构建四环相通、四纵相连、水系成网、独具特色的景观水系框架。本文对此加以介绍,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前城市建设受内涝灾害问题的影响,文章以深圳市龙华新区进行的易涝点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内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控制的治理技术应用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要想提高治理城市内涝灾害技术的有效性,需采用河道清淤治理技术、河段雨水涵改造技术、排水系统改造技术以及治理设备设计选择等技术来进行治理控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道及其淡水资源对于工厂、企业、相关工程以及城市等直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主体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大力改造的影响下河道频频出现险情情况。文章就河道出现险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及制定相关的整治工程措施以解决河道问题,进而保证河道安全,推动沿河一带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区的河湖水面,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不算少的。这些河流空间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憩场所,对美化城市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北京对城近郊区的河流湖泊进行了清淤、扩充、改建,如将污秽著称的龙须沟改为暗渠。1957年按规划又对前三门护城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西便门至宣武门、东便门至  相似文献   

12.
打造人与水和谐共存的水生态环境,对提升现代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加大力度进行河道整治,在兼顾城市河道生态功能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致的美观。以檀林溪河道整治为例,分析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河道整治思路及优化措施,将河道治理规划与技术手段、管理技术相结合,保持河道的有序运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上虞市有“五山四田一水”之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目前主要存在河道淤积严重、水体污染、建设设障等问题.经过前两年的整治,涌现出不少的精品工程和城市亮点,但缺乏生态河道特性、刻意改造河道、过分注重装饰、忽略河流多样性.提出河道整治应以河道自然流态、生态功能、水功能等多样性考虑,严格人为改造现象,以生态建设为理念,控制污染体进入河道,建立长效的管理体制的治河思路,使河道成为自然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后期开始,北京同其他一些城市一样,进行了大量的"河道衬砌"即在河底和河岸铺以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代替天然泥土,阻止了河水渗漏,河道生命从此被扼杀。对这些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作者的责任,但是,许多河道两岸已经被城市建设用地束缚,如何对这些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多自然河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笔者通过对北京北护城河治理的设计,采取双层河道、直墙改缓坡、软体护岸、渗透路面等一系列新技术,较好地协调了防洪、生态、景观的关系,并把北护城河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北护城河将以一条生态河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对冷水河河道整治与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方案进行了介绍。改造后的冷水河能继续承担排涝、行洪、排污和排除雨水的功能;按照坚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以人为本、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等原则,对冷水河进行整治和景观设计,最终可形成由点、线、面组成的绿化系统空间;沿冷水河绿化带可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景观设计达到了社会与自然、文明与发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河道综合整治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进行全面整治。介绍了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分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难点及措施,为推进城市河流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街道的扩张,沿街建筑立面的独立语言体系和街道的期望产生了矛盾,沿街建筑立面难以呈现出本身的风貌,整个街道面貌也发生着秩序的改变。因此,处理好沿街建筑的立面问题,就成为城市街景整治改造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旨在解决"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在"城市双修"理念下,传统河道整治的外延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四川营山县结合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在河道整治工作中提出水体治理和修复、沿岸功能提升两大类规划策略,通过截污纳管、补水保水、护岸设计、海绵设施布局等措施,将河道整治与城市更新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以期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水利的思考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水利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现代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水利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困扰着不少城市的发展。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整治之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亚平 《人民长江》2007,38(11):129-131
镇江市水环境现状和在水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水污染物减排压力加大;城市老城区排水系统落后,合流管网改造技术单一;城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低;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严重,纳污水体水质差;城市水系生态退化,水文化损失严重;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整治管理系统不完善.从水污染控制、水环境整治和水环境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和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镇江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整治的科技需求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