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地区崩塌灾害成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地区崩塌灾害现有调查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京地区崩塌灾害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降水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从2004~2015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数据中选取了18起突发地质灾害作为研究案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崩塌灾害成灾因子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崩塌灾害成灾因子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节理裂隙、地形坡度、人类工程活动、降水和岩性。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是全国7个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结合历史山洪地质灾害情况,对资源县典型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降雨、植被、坡度、坡向、地层岩性、人类活动和高程等,这些因子相互作用,引发了滑坡等山洪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为区内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在取得翔实面上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表明:研究区共调查地质灾害点151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地质灾害规模均以小型为主;空间上,地质灾害70%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75%以上分布在坡度为25°~55°的斜坡,55%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斜坡中,并沿主要构造断裂呈条带状发育;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岩性上,地质灾害80%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中。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区内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内在控制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外在控制因素为降雨、江水位升降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得到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在数字高程模型(DEM)、雪深及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海拔与地形起伏度,利用ArcGIS对伊犁地区进行地貌分类,得出伊犁地区地貌类型特征;再对雪深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出伊犁地区融雪演化云图,叠加地貌与融雪演化云图,得出融雪地貌分区;最后根据各类灾害点所在位置提取地貌融雪分区,得出各类灾害点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多发育在小起伏中山地貌;泥石流发育最多的分区为中海拔丘陵、较低融雪区;地面塌陷与滑坡发育最多的分区为小起伏中山地貌、中融雪区;崩塌发育最多的分区为小起伏中山地貌、低融雪区。  相似文献   

5.
贵州处于我国地势第二台阶东部边缘的一部份,区内河谷发育,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加之贵州充沛的大气降雨和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贵州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泥石流等,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规模大、造成的灾害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矿山集中地区,尤其是煤矿集中区和工程建设活动强烈的地区;从地貌及岩性条件来看,滑坡多发育于地形坡度较大的顺向坡碎屑岩分布区,崩塌则大多发生于地势陡峻的上陡下缓、上硬下软的地质结构基岩分布区,泥石流多分布在碎屑岩和工程建设集中地区,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则主要分布于地下开采的矿区。因此,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决定了地质灾害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新疆洛浦县地质灾害具有沿河谷呈链式分布的特征,灾害点密集、隐秘性高、破坏性强。为获得地质灾害易发性规律,对地质灾害点按高程范围、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土地利用类型、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坡度7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特征。再将各指标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指标可以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将其赋予权重叠加计算得出洛浦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在-0.56~2.04之间,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洛浦县南部阿其克河谷中下游的低山丘陵区和铁克勒克山一带,较坚硬~较软弱厚层状碎屑岩岩组最易发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茂县斜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茂县是西南深切河谷地区地质灾害的重灾县之一,亦是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特征分析及易发性评价的良好试验基地。在茂县斜坡地质灾害详查及遥感数据解译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形、坡度、地层岩性、水系因子及地质构造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斜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地面积约46.1 km2,占10.0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岷江干流沿岸及其部分支流沿岸等;中易发区面积约149.59 km2,占32.52%;低易发区面积约205.25 km2,占44.62%;非易发区面积约59.06 km2,占12.84%。评价结果与野外调查基本吻合,可为茂县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及土体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区域滑坡易发性预测能准确地反映出特定研究区内滑坡分布的空间概率特征。基于信息量和Logistic回归的耦合模型,对江西省崇义县滑坡易发性进行了预测,首先选取高程、坡度、坡体结构、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距水系距离、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等10个影响因子;之后利用各因子的信息量值来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以信息量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对比模型来探讨3种模型各自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性能(AUC=80.4%),其余依次为Logistic回归模型(76.8%)和信息量模型(72.8%);各模型所预测的滑坡易发性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滑坡灾害多集中发生于海拔高程较低、接近水系、碳酸盐岩性地层构造、植被覆盖率低、建筑密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地形对山区降水的形成、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天山山区气象站点稀少,难以深入认识山区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机理的问题,基于气象站点降水资料,结合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地形开阔度等7个地形因子作为主成分分析指标,运用主成分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天山山区降水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天山降水特征及季节变化,回归效果较显著,在模拟天山降水方面有一定适用性。冬季模拟效果最好,偏差范围在-10~10 mm。夏季模拟偏差较大,偏差范围在-13~18 mm。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面测绘、野外调查、工程钻探、工程物探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张肃公路(梨园口—康乐镇)沿线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发育规律和致灾因子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沿线共发育地质灾害52处,其中崩塌24处,落石15处,泥石流11处,不稳定斜坡1处。崩塌破坏机理以倾倒式为主,泥石流均属暴雨沟谷型稀性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受软弱夹层控制。地质灾害发育具有链式效应,且具有群发特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区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致灾因子。研究成果为拟建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丹霞地貌区内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小华  雷声  王小笑  章重 《人民长江》2014,45(21):30-32
利用数字化的鄱阳湖1∶10 000比例尺水下地形高程数据,生成5 m水平分辨率的鄱阳湖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提取了水下地形断面,生成了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等地形指标数据,计算了不同水位下的曲面积和库容,分析了鄱阳湖水下地形特征。分析结果可为鄱阳湖区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水患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南秦巴山区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陕南28个县(区)的县域地质灾害区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地质灾害沿主要河流、断裂、交通干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呈"带状"分布;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年平均降雨量小于1 0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随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年平均降雨量小于8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最大;多数滑坡主要发生倾角范围在为20°~40°范围内;崩塌主要发生在多数崩塌倾角范围为40°~60°范围内;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中低山区;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泥盆系和元古宇地层岩性区;断裂的规模越大,对其两侧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也越大,深大断裂凤镇-山阳断裂带灾害点密度最大;宝成铁路两侧1km范围内灾害点密度最大。分析结论为陕南移民搬迁提供可靠的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安垦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安垦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耕地362.4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52.98万亩。地形大体分为低山丘陵型、山前漫岗型和平原洼地型。地形特点:一是海拔高程相对较高,在250米~350米之间;二是地面坡度一般在 1°-3°之间,岗上坡度平缓,自岗顶向下坡度逐渐变陡,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多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危害较大,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肥力降低,沟壑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又由于耕作层部分为暗棕壤和黑土,耕层以下是黄粘土,天然降水入渗困难,使耕层土壤含水量过大,耕层渍涝比较严重,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耕层渍…  相似文献   

14.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呈现出加剧趋势。所以,对吕梁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坡向、高程、道路、水系、工程岩组、坡体形态、坡度、植被、起伏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对吕梁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依据偏似然比检验结果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消除了因子间共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与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但是耦合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与灾害点的分布情况更加吻合;灾害高易发区多集中在750~1 500 m高程内、黄土地区以及距道路、水系1 km范围内。因此,本文基于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吕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通过易发性等级区划为吕梁市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反映流域整体降水情势的面雨量一直是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在泰森多边形雨霣法的基础上考虑地理空间要素对降雨空间分布的影响,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聚类方法提取出雅砻江流域2项形状因子(周长、面积)和5项地形因子(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平均坡向、高程差周长比和高程差面积比)。降雨一径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因子雨量法在月尺度上的降雨估算精度高于年尺度,且在月尺度上能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源区为实例,研究新建水库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发育状况,为水库安全建设 与运营管理提供支撑。在遥感解译和野外勘察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岩层倾向与坡向的 关系和距水系距离 6 个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分析各因子与地质灾害的内在关系,基于 GIS 空间分析技术和 层次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中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侧,地质灾害点数量占 95.65%,评价结果与历史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基本吻合,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四川甘孜州地区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对公路造成的严重危害,阻碍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该地区公路沿线滑坡、泥石流、崩塌发生时地形地貌等条件,认为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数为:地形坡度、沟壑密度、河网密度、植被覆盖度、降水、地震和岩体类型等7个;基于GIS技术确定了甘孜州地区7个影响因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进行地质灾害影响指数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整个甘孜州地质灾害的等级进行了区划,得出了整个甘孜州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结合甘孜州主要公路的分布,论证了公路路网不同位置的地质灾害等级,为该地区公路建设规划和公路安全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大宁河流域巫溪县幅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图幅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对巫溪县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1)巫溪县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系发育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要素密切相关,尤其以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2)巫溪县幅地质灾害以滑坡发育数量最多,但近年来崩塌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3)随着巫溪新县城的大力开发,巫溪县周边新增地质灾害将由滑坡向崩塌、泥石流转变。  相似文献   

19.
王钧  宫清华  熊海仙 《人民长江》2017,48(10):47-53
以粤西高州市马贵河流域为靶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及其权重,得到主因子耦合作用下崩塌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1)坡度、水系、地层岩性、公路和高程为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累计贡献率80%;(2)≥30°坡度区间,200~800 m水系距离,第四纪、侏罗纪和晚元古代地层,≤2 000 m公路距离,300~700 m高程区间分别为5大主因子的高敏感性区间;(3)高易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马贵镇、深水村、三家村和六塘村,居民点分布广、灾害严重。建议加强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定研究区崩塌滑坡灾害的主控因子、高敏感性区间和易发性分区,可以指导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建设布局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积雪是塔什库尔干河流域宝贵的资源,了解流域融雪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地形因素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不同高程带、坡度和坡向的Arc GIS解译积雪覆盖数据和CMADS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高程带、坡度和坡向雪盖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太阳辐射和降水是影响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积雪的主导气象因子,同时还受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的限制;积雪覆盖率在各地形上存在明显季节差异性及月差异性,积雪覆盖率与气象因子相关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平均气温太阳辐射降水风速相对湿度,积雪覆盖率与前3个因素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风速次之,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