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深入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了SBR工艺中C/N、DO和pH对SND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DO=0.45 mg/L、C/N在3.33~8.32的情况下,SND率随着C/N的升高而线性升高.当C/N超过8.32时,SND率增速减缓.在C/N=8.32、DO 0.2~0.4 mg/L的情况下,SND率随DO的升高而升高,当DO超过0.4 mg/L时,SND率开始下降.在C/N=8.32、pH处于7.6~8.4的情况下,SND率随着pH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pH处于8时,SND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3.
4.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具有节省碳源、减少曝气量、可实现单级生物脱氮等优点.故近年来受到水处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速。该文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工艺原理及工艺特点,主要总结了国内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6.
异养硝化菌的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了异养硝化菌株的筛选,对其生长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随后,又对异养硝化菌强化活性污泥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证明,异养硝化菌能够提高传统污水生物处理的脱氮效率,并有较好的生物絮凝效果,出水氨氮基本监测不出,总氮去除率达80%以上,大大提高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现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所存在的问题,试验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的内部水力特性对其进行改造,以畜禽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创造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条件,并实现了同一反应器内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同步进行,改造后系统pH值下降速度减缓,反硝化效率提高,最终出水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分别降低了39%和38%。 相似文献
8.
对垃圾渗滤液间歇曝气(曝气时DO为5.5~7 mg/L;停止时DO为1.1~5.5 mg/L),在仅有有机碳、无机氮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好氧反硝化的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168 h,DO为5.5~7 mg/L,有机碳源为乙醇,当有机碳源为乙醇时C/N为10.并得出影响好氧反硝化作用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C/N>水力停留时间>有机碳源>DO.C/N是影响好氧反硝化的主要因素,对TN去除率有高度显著的影响;水力停留时间对TN去除率有显著影响;有机碳源对TN去除率有一定影响;DO对TN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DO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思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5):18-20
针对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研究DO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同时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控制DO浓度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既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又达到反硝化除磷的效果.综合考虑COD、NH4+-N、TN、TP的出水浓度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得出最佳的DO控制... 相似文献
10.
DO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思音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11,(5):18-20
针对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研究D0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同时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控制DO浓度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既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又达到反硝化除磷的效果。综合考虑COD、NHg—N、TN、TP的出水浓度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得出最佳的D0控制范围。当D0浓度在0.5~1.0mg/LU时.COD的去除率达到93%~94%,Nil,+一N的去除率为97%~98%,TN的去除率达到85%一96%,TP的去除率为91%~93%。 相似文献
11.
复合反应器污泥硝化与反硝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投加多孔悬浮载体所构成的复合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重点研究了两反应器中污泥的硝化活性与反硝化活性。试验表明,复合反应器COD、NH3-N、TN处理效果均好于对照反应器。当负荷较低时,两反应器中附着相与悬浮相污泥好氧活性相近;负荷提高时,两反应器污泥总好氧活性提高,但由于泥龄降低,两反应器悬浮相污泥硝化活性降低,而复合反应器附着相污泥不受泥龄影响,硝化活性提高。在本试验负荷下,复合反应器中污泥反硝化活性远远大于对照反应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人工湿地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对微污染水体脱氮性能的提升效果及影响因素,构建两级垂直流潜流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间歇进水、同步回流、预曝气等运行方式下的净水效果及含氮污染物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低碳氮比条件下,系统对CODCr和NH■-N的去除率稳定在60.5%~64.3%和90%以上;通过水位/水量调节方式强化湿地内部自然富氧作用,实现TN去除效果增长8%~10%,亚硝化率呈升高趋势,NO■-N的累积现象有所改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群落分布一致性和优势群菌丰度显著提升,反硝化细菌(nirS)优势种群分布同时得到改善,水位/水量调控的运行方式可以提升短程硝化效率,为反硝化反应提供更充足的底质和溶解氧条件,强化湿地系统对微污染水体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好氧硝化污泥为培养污泥,采用经稀释的猪场废水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过125 d的培养,根据ASBR反应器出水水样监测结果显示:ASBR反应器稳定运行后NH4+-N、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7%、92.0%,说明采用ASBR反应器,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可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验证了利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类似养殖废水的高氨氮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Study
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during the Ammonia Wastewater Treatment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给水排水》2000,26(4):17-20
15.
介绍了燃煤电厂应用低氮燃烧技术(LNB)与烟气脱硝技术(SCR)对褐煤电厂锅炉进行改造后,在不降低锅炉效率的情况下,实现了NOx浓度达标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模拟,在室温25℃下,设定0、0.5、2、5、10、15mg/L6个不同的氮浓度,测定不同氮浓度下金鱼藻的株高、鲜重、存活率、相对生长量,从而研究盘龙江金鱼藻氮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氮浓度在0.5—5mg/L下,金鱼藻可正常生长,氮浓度在0.5mg/L时金鱼藻的鲜重最大,长势最好。当氮浓度达到10mg/L时,金鱼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黄脱落,在氮浓度超过15mg/L时,金鱼藻的叶片腐烂且植株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SHARON-ANAMMOX组合工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首先 ,分别介绍了两种新近出现的生物脱氮工艺———SHARON和ANAMMOX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然后 ,介绍了SHARON ANAMMOX组合工艺的原理与特征 ,并展望了这种工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