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乃庚 《治淮》2020,(2):25-27
姜唐湖进洪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使该闸由传统的经验管理逐步转变为智能的现代化管理。本文浅谈姜唐湖进洪闸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的实践和应用,为今后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其他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建设积累经验,提供思路,对类似工程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宁  韩福涛 《治淮》2014,(1):15-17
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水闸工程规模较大,总体布置复杂,施工难度大,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及国内先进技术,解决了复杂的工程设计及施工难题。本文通过对总体布置设计情况、设计难点及创新点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水闸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为其他类似蓄洪区水闸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水闸工程规模较大,总体布置复杂,施工难度大,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及国内先进技术,解决了复杂的工程设计及施工难题。本文通过对总体布置设计情况、设计难点及创新点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水闸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为其他类似蓄洪区水闸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姜唐湖退水闸泵送混凝土温控防裂反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姜唐湖泵送混凝土退水闸施工期现场实测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水闸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的计算参数进行反演分析,然后根据反演得到的计算参数,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后续工程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反馈仿真计算,以指导工程施工,收到了良好的温控防裂效果,严寒季节施工的所有泵送混凝土闸墩都没有开裂。  相似文献   

5.
采用空间组合动力有限元直接滤频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姜唐湖进洪闸空间整体结构进行抗震分析.计算模型有效地考虑了闸墩、底板、防渗板桩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并考虑了水体对结构的动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进行闸室结构稳定校核时应该采用顺河流向水平地震时的动力反应结果,在进行闸室结构承载力校核时应该采用垂直河流向水平地震时的动力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姜唐湖进洪闸进洪期闸下消力池稳定计算和分析,就急流状态下消力池的稳定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江成银  张国芳 《治淮》2004,(11):40-41
姜唐湖蓄(行)洪区由姜家湖与唐垛湖联圩而成,退水闸位于原唐垛湖行洪区下口门处,设计行洪流量为2400m^/s,反向进洪流量为1000m^/s,主体工程为Ⅱ级建筑物。  相似文献   

8.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Ⅰ等大(1)型工程,姜唐湖进洪闸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老淮河主槽与49孔浅孔闸间的主坝上,共14孔,每孔净宽12.0m,闸孔总宽196.82m,设计进洪流量2400m^3/s,通过新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论证三洋港挡潮闸闸下引河的开挖型式,计算引河开挖后泥沙冲淤量及对行洪的影响.结果表明:闸下开挖一条宽120 m,底高程-3.5 m的引河不能满足行洪6 400 m3/s的要求.通过分析滩地糙率的敏感性,对比不同开挖长度和高程的引河的行洪计算结果,最终确定闸下引河开挖型式为与闸室等宽、长度2.2 km,左侧底高程-1.0 m,右侧0 m的方案.引河开挖后,遇枯、中、丰水年,闸下泥沙淤积量分别为181 000,121 000和36 000 m3.连续3个枯水年,闸下累积淤积量约50万m3,遇设计流量时三洋港闸下水位抬高0.12 m,当淤积量超过此时累积淤积量,闸下需进行清淤,以确保行洪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姜唐湖进洪闸闸底板混凝土采用泵送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施工时间在11月、12月份,这时该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10.2℃ ̄4.0℃。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控制与混凝土养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