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清江库岸滑坡体稳定性监测设计与监测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江库岸滑坡体和危岩体较多,其稳定性状况如何是水库建设过程中应该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据安全监测设计基本原则,将杨家槽、茅坪等5个滑坡体和白岸、康岩屋2个危岩体列为首批重点监测对象,监测实施过程分为仪器埋设与安装、现场观测、资料处理与分析、信息反馈和预测预报等5个具体步骤。结果表明,监测设计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监测成果很好地反映了滑坡体(危岩体)的变形特征和客观规律,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  相似文献   

2.
隔河岩库区主要滑坡体变形分析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滑坡资料,应用计算机及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思想开发了滑坡变形分析软件,用该软件作滑坡变形分析,能取得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3.
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滑坡体监测网设计中 ,首先要确定必要的观测精度 ,监测网、监测点的设计原则及具体观测方案。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 ,现场踏勘与专家评判后 ,定为该水库库岸重要滑坡体的必要变形观测精度为 :监测网点坐标中误差为± 2~ 3mm ,滑坡体上监测点位移量中误差为±3~ 5mm。监测网是监测滑坡体变形的依据 ,监测网点的数量不宜多 ,但必须能控制整个滑坡范围。监测点是滑坡体的代表 ,监测点点位的移动 ,必须能够代表该处滑坡体的移动。监测网观测方法采用建立三维网来满足三维坐标精度要求。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方法选择以角后方交会法为主的联合交会法作为主要观测方法。监测点垂直位移观测方法是在比高不大的测区 ,可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 ,在比高较大的测区可采用测距高程导线法 ,有时也可联合使用。通过对滑动体多年变形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达到了对滑坡体的安全性提供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景顺 《四川水力发电》2013,32(4):85-86,90
硗碛水电站库区广泛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成因类型复杂,厚度为数米~数十米不等。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以上产生蠕滑变形的库岸有21处,规模和工程危害均较大。通过总结库区不同成因堆积体库岸的蠕滑变形特征,分析了水库蓄水过程、水库运行方式及土体细粒含量等因素对库岸蠕滑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水库库岸稳定性监测中,经历了蓄水前、水库蓄水初期和水库运行期3个阶段全程监测。水库在初期水位上升中,库水通过岸坡裂缝、溶洞或断层渗透,使渗透压力增大,引起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而地震次生灾害作用又直接使滑坡体深部和地表变形加速,严重时可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杨家槽滑坡体稳定性位移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家槽古滑坡, 体积约880万m3。在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兴建前夕,千余居民迁移到该滑坡体上居住。1991年地质初勘确认为基岩滑坡后, 开展了滑坡内部和外部变形观测。稳定性监测以仪器监测为主, 同时结合地质调查和宏观巡视检查。观测贯穿大堤蓄水前、蓄水期和运行初期全过程, 取得了滑坡位移、 降雨量、地下水、江水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6年来的大量监测资料表明,杨家槽滑坡体在库水位下降时, 滑舌部位仅出现微小向下位移, 滑坡整体稳定性尚好, 采取适当地表排水措施, 可不予搬迁, 但必须继续加强安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水库长达600km,经多次调查,库岸发育10万m~3以上的崩、滑体达270余处,总体积16~19亿m~3。其中1000万m~3以上达30余处。尤其近期数处大型老滑坡复活,并造成一定的灾害。因而库岸稳定性成为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问题之一。 1985年以来,经专家的多次论证及多部门、多学科、多手段的协同作战,使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大大深入,特别注重对老崩滑体在水库蓄水后稳定性的数值  相似文献   

8.
以某水库工程为背景,对降雨后库岸边坡发生滑坡进行了勘察分析和现场监测,研究表明,降雨渗入会软化泥岩地层,在古风化壳与泥岩交界面逐渐形成滑动面。当滑坡后缘因受拉产生裂缝,促进地表水渗入地层,加速了滑坡产生。导流洞埋涵段的开挖会导致古滑坡被挖出部分丧失阻滑作用,减小抗滑力,促进滑坡的发生。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显示,库岸边坡的潜在滑动面自开挖坡顶后方一定距离处剪入,以接近较大半径圆弧的形状斜向下延申,滑坡体厚度较大,该库岸边坡的安全系数为0.901。此外,滑坡体主要沿主滑方向移动,且滑坡体处于蠕滑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长江上游山体库岸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边坡所处环境及水库水位情况,研究自然状态和暴雨条件下模型土体渗流、压力及位移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试验平台,模拟库岸滑坡实际情况,探究滑坡前缘、中部以及后缘的位移和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滑坡位移保持不变,而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交替变化情况。距离水库越近,所受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越强,地下水渗流也会导致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减小。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坡体失去坡体平衡性。在暴雨条件下,模型前缘、中部和后缘位移最大变形量分别为7.8、5.2和3.8mm。且滑坡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整体增大,但孔隙水压力整体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模型有应力集中和应变能积累现象,其变化规律可为实际工况提供参考与预测。  相似文献   

10.
水库蓄水对库岸滑坡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晓红  李进元 《水电站设计》2003,19(3):61-64,69
水库库岸滑坡是人类工程活动经常遇到的重大工程问题之一,深入研究库水对滑坡的诱发机制及水库蓄水后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对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和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研究水库库岸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库水诱发滑坡的五种破坏机制,并通过实例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库水诱发滑坡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GIS配电装置的安全运行,不仅取决于GIS设备的制造质量,而且与GIS配电装置的设计也有密切关系。现阶段我国已颁发了有关GIS设备的国标及行业标准,但由于GIS应用还不太多、使用时间不长、运行经验不足,又没有现行的GIS配电装置设计规程可遵循,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GIS配电装置出现过一些问题。通过隔河岩水电站220kV、500kVGIS配电装置的设计,在与有关制造商谈判中,对GIS配电装置中技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结合GIS标准,就SF6气体中水份含量的要求以及控制因素;GIS配电装置漏气率的控制单元和安装工艺要求;断路器慢分原因以及解决手段;出线侧快速接地开关配置因素的考虑;结合国情对电站GIS室环保等技术问题加以介绍,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由隔河岩水电厂与南京南瑞集团自动化分公司和北京水科院共同设计、共同完成的隔河岩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对清江隔河岩水电站#4主变压器C相高压侧套管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套管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可供类似情况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仲何 《人民长江》1997,28(8):12-14
清江隔河岩电站导流隧洞施工具有开挖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的特点,于1987年1月15日开工,同年12月15日完工通水,总工期仅11个月,创造了国内大型导流隧洞快速施工的新水平。在洞内最大过水流速转18m/s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成功地将灰岩段顶拱钢筋混凝土衬砌改用锚、喷衬护,经过水考虑、锚、喷衬护未发生任何损坏。  相似文献   

15.
隔河岩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有很多创新成果,如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移民创新等,起到了先走一步的作用,并为当时其他水电建设单位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李涟 《人民长江》1999,30(5):11-12
清江隔河岩溢流坝表孔采用液压启闭机对溢洪道闸门进行启闭操作,理对液压启闭机电控中所遇到的闭门到位,油缸行程检测的重复误差,闸门下滑时的自动提门以及油缸行程转 换成闸门开度等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进行控制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隔河岩工程应用爆炸法消除压力钢管焊接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蔚鹅 《人民长江》1997,28(3):14-15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借鉴国外经验开始研究用爆炸法消除中厚板的焊接残余应力,该方法已于1986年通过中国科学院鉴定,在大型球罐上的应用,在水电站压力钢管也有少量应用,经慎重地通过室内与原型试验后,在清江隔河岸工程大型钢管上的大规模采用,实践证明,技术上是成功的,为大型钢管消除焊接残余与应力,提供了有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8.
气温变化对隔河岩水电站岩体边坡位移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场监测发现,边坡位移随时间起伏变化,怀疑其影响因素之一可能是气温变化.为此,通过对隔河岩水电站厂房岩体边坡温度位移场的计算分析,发现气温对边坡位移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影响的位移量为毫米级,而实测位移的起伏变化为厘米级;计算位移的起伏变化周期为年,实测位移起伏变化的周期不明显.因此,气温变化不是边坡位移起伏的主要因素.但计算发现了一些气温变化影响位移的有趣规律,如位移变化滞后气温变化35~75d;气温影响边坡岩体的深度约10m;岩体深部的稳定温度约为17℃等.  相似文献   

19.
降雨和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分析与预测A.W.Jayawardena等1绪论在近段时期,伴随描述确定性混沌的奇怪吸引子概念而产生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理论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这个概念也为时间序列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这些分析着重于从观测到的时间序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