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突发水污染事故往往会对城市供水安全、河流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信息表明,在我国因水上交通事故、企业违规或事故排污、公路交通事故、管道破裂等,每年发生的水污染突发事故次数多达几千起,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由于其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监测与治理困难,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为了减少危害与损失,研究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河流的影响规律尤为必。在建立水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离散系数与降解系数的确定方法,以我国南方某河流为背景,假设河流上游发生事故性排放后,计算下游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了不同流量、不同污染强度条件下,下游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和对某取水口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河流应对类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供水河道抵御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以南渡江下游的海口市供水河道为例,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污染物到达龙塘取水口的时间及影响历时。提出在龙塘取水口上游建立节制闸和应急渠道,将上游突发水污染事故产生的污染物云团引排到应急渠道中的措施。水动力水质模拟结果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南渡江河流中的污染物总量,使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会对供水河道的供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河流健康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东苕溪流域实际特点,提出建立东苕溪流域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在二者基础上构建河流健康预警耦合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定量化的评价指数,为后续的河流健康建设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河流健康评价理论为基础,针对东苕溪流域实际特点,提出建立东苕溪流域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在两者基础上构建河流健康预警耦合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定量化的评价指数,为后续的河流健康建设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基于Delft3D软件建立了长江澄通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了苯酚泄漏事件对澄通河段狼山和长青沙2个主要水源地的影响。在模型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不同径潮组合下苯酚泄漏事件的计算工况。结果表明:上游径流的增强将有助于污染物更快流往下游,扩大了污染扩散范围使下游受影响范围也相应加大;潮流的往复运动能增强污染团稀释效果,但也会增加水质超标影响时间。对比研究发现,枯季大潮期间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澄通河段2个主要水源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上海市四大水源地之一,包括太浦河金泽水库和松浦大桥取水口,提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对保障上海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提出了太浦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选取枯水典型年、特枯水典型年及近期不利降雨条件年份在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水量水质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典型年太浦闸控制运用对流域区域及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不影响流域及区域调度需求前提下,特枯水典型年金泽、松浦大桥断面NH3-N最高浓度分别为0.972 mg/L(未超过Ⅲ类水标准)、1.247 mg/L,枯水典型年及平偏枯年份金泽及松浦大桥断面水质条件较特枯水典型年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常州新北区为研究区域,在水文、水质及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以常州魏村水厂取水口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源地风险等级判定模型。模型的建立主要考虑企业风险等级,以及风险发生后对水源地的影响,包括水源地水质超标倍数、水质超标持续时间以及污染团到达时间等因子,模型阈值参数根据调查及分析得到。通过模型计算得到魏村水厂取水口的风险等级,为该区域进行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舒长莉  李林  冯韬 《人民长江》2019,50(3):73-77
为及时处理赣江南昌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采用MIKE21二维水质模型建立了赣江南昌段水动力模型,通过耦合污染物传输模型研究了该河段上游物质释放和运移扩散过程。模拟过程中,利用2013年赣江水文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模拟精度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模拟了2013年赣江南昌段分别在丰、平、枯3种典型水文情势下的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运移扩散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丰、平水文情势下,污染团流过饮用水取水口速度较快,历经2~4 h;枯水水文情势下污染团流过取水口较慢,历时会超过10 h;突发水污染事故对饮用水取水口影响程度受赣江水文情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五水共治"(河长制)实施以来,浙江省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以杭州市东苕溪水源地为例,根据水利部门长系列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五水共治"(河长制)管理下的东苕溪水源地水质变化,总结出水源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河流健康理论为指导,分别建立东苕溪流域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和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河流健康预警耦合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定量化的现状东苕溪河流健康评价指数,属于第三级"亚健康"。文章提出东苕溪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水利技术等工程措施的支撑,未来需要加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使东苕溪的"亚健康"状态朝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通狼山水厂扩建工程取水水源地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维稳态混合岸边排放模型分析,对南通狼山水厂扩建工程的取水水源地水质进行预测。选择CODCr为预测因子,通过水源地现状分析和对区域污染源的预测排放强度分析,得出结论:狼山水厂上、下游主要入江污染源在达到设计排放规模和实现达标排放时,即使在枯水期间,其水源地水质也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河流上下游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河流上下游断面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其变化,以及同一断面不同年份的非点源污染特征,以渭河的支流沣河上游大峪口断面和中游秦渡镇断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两控制断面2009-2011三年的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实测资料,运用平均浓度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并结合河流断面控制流域的土地情况、人类活动等情况,分析了河流上下游控制断面的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是沣河的主要污染源,河流上游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占比重大于下游区域;河流上下游断面非点源浓度基本相当,下游点源浓度大于上游;下游COD、TP和NO2—N的非点源负荷量是上游的10~20倍;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点源排放对中下游河流水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吴师 《水资源保护》2005,21(4):52-55
依据一维水质模型,估算动态纳污能力、预测污水对目标河段水质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石头埠段为例,针对河段内淮南市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在不同的上游来水条件下,计算闸控支流污水的最大允许下泄量;预测污水团到达水源区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漓江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径流分割法(丰枯径流差值法)、降雨量差值法和径流量差值法,基于2005—2014年各月水文和水质数据,进行漓江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径流分割法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精度最高,丰枯水期污染物负荷差值和流量差值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在0.88以上;基于径流分割法的污染物总负荷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在0.91以上,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结果接近。与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相比,不同方法计算的总磷非点源污染比例呈现较强的稳定性。径流分割法的计算结果显示,2005—2014年高锰酸盐指数的非点源比例平均值为0.70,氨氮的非点源比例平均值为0.73,总磷的非点源比例平均值为0.74,说明非点源污染对漓江流域上游水质的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质保护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翁立达  叶闽  娄保锋  张万顺 《人民长江》2005,36(12):24-25,43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现状,分析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符合水源地水质要求,但库周和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严重滞后,是水库水质的潜在隐患,应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确保一库清水向北流。丹江口水库库区污染主要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库汊区水体的污染,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维潮流水质模型对钱塘江河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径流流量加大,污水团输移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大浓度也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稀释扩散,超标总历时沿程逐渐增大,污染物最大浓度沿程逐渐降低。模拟及计算结果显示:突发污染事故后,加大上游的下泄流量,对加快污染团下移、稀释污染团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非常明显,模拟结果可为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水芹  田华  易文林 《人民长江》2012,43(12):33-36
为进一步研究通过太浦河调水改善下游水源地水质的调度方式,综合分析了黄浦江上游水文水质历年同步调查数据和太浦河大流量原型试验资料,建立了黄浦江水系水量水质数学模型。选用平水年和枯水年两种年型,以及太浦闸泵联合调度控制的4种不同下泄流量,研究不同年型和下泄流量组合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太浦闸流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量明显增加,约5~6 d水质明显改善;但当大流量停止且恢复到常规流量时,约2~3 d水质即就恢复到原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在暴雨条件下,流域面源污染对梁子湖水质的影响,采用分布式流域面源污染模型,结合湖泊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以暴雨产生的面源径流和污染负荷作为水动力水质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了包含暴雨径流-面源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梁子湖水质模型体系。采用梁子湖水质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为面源模型的误差在15%以内,水质模型误差在20%以内,表明模型能模拟暴雨条件下面源径流和入湖污染物输入时湖泊水动力及水质的动态响应关系。以2010年7月11日暴雨过程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暴雨前后梁子湖水质变化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水质受暴雨及污染物的冲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曾金凤 《人民珠江》2012,33(5):64-67
本文以东江源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以水功能区划为基础,采用河流一维模型对源区内6个国家重点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上下游水域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源区内采选矿业及果业开发等排污调查资料,分别提出这6个特别是3个不达标重点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主要污染物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为源区开展水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近年水质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结合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库供水、河流水系分布概况,分析汾河水库及其上游饮用水功能区水环境状况及来自点源、面源的污染因素,指出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控制、水源保护、流域水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实现该区域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关键,提出了节水减排、执法监督、污染源治理、水质监控等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