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都江堰"数字水调"系统智能化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水调"是实现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基础技术支撑.都江堰灌区有着流域范围广、农业灌溉面积大、大中城市多的特点,因此采用分层递阶的智能系统体系结构搭建都江堰灌区数字水调系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系统由组织级(决策层)、协调级(管理层)、过程级(执行层)构成,通过通信网络形成一个从管理局到各管理处、再到下层各管理站点的分层递阶的网络结构.它把人工智能的高层决策、系统理论中先进的数字建模和优化方法,以及过程控制中的实时监控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适合水资源调度工程的科学体系.系统已经逐步在都江堰灌区实施,初步实现了灌区水资源调度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都江堰灌区"良治"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述明  李翊 《中国水利》2004,(18):55-56,61
良治,又称为"善治",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都江堰灌区实现"良治"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大问题:政府职能的转变、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解决好信息和知识问题.都江堰灌区"良治"管理模式框架可表达为:先进的水利发展理念 法律(制)基础 法定管理机构 经营性队伍 各级民主参与管理的组织 先进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灌区对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心支持下,都江堰灌区持续实施20多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取得显著的节水增效、供水保障、防洪减灾、生态改善、拉动经济等综合效益,但当前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结合都江堰灌区实际和优势,提出构建"节水、安全、智慧、生态、文化、活力"的现代化灌区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数字都江堰”一期工程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就“数字都江堰”二期工程的建设原则、重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狠抓节水改造积极推进改革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平 《中国水利》2004,(18):64-66
古老的都江堰青春常在,哺育出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主要得益于历代治堰者的维护和发展.近10年来,都江堰灌区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这一大好机遇,以渠道防渗、解决卡脖子工程为重点,以灌区工程改造促进灌区体制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了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道国 《四川水利》2006,27(1):13-15
1阻碍都江堰灌区和谐发展的因素 跨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水的需求在类型、水量和服务档次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这反映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却非常严峻,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当前三大水资源问题。具体到都江堰灌区,随着灌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用水需求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都江堰灌区是我国特大型灌区之一,现在已拥有7个管理处,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003万亩,同时,每年还向成都、青白江等市县提供8亿立方米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都江堰灌区是以工农业水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自收自支、国家预算管理的实行独立核算服务经营型事业单位。都江堰灌区在发展,而发展的前提首先是  相似文献   

8.
一到都江堰灌区,感到阵阵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古老灌区正释放出新的能量.从1996年开始,都江堰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同时,在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提高了用水效率,增强了水利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结合河北省石津灌区的实际,认为在新形势下灌区经营应更新观念明确灌区运作新平台、创新模式开辟灌区发展新路子、革新机制营造灌区和谐新局面,以提高灌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灌区服务"三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时悠久,效益巨大,被誉为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侧重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视角下对都江堰工程及其价值进行阐释,在科技价值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规划选址、工程布局、测量技术、水工结构及管理科技方面均体现出了时代的领先性;在文化价值方面,都江堰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水利衍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四川省的文学、宗教、建筑、民俗等诸多方面;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江堰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提出了都江堰灌溉工程体系遗产保护策略,在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为都江堰灌区注入新的生态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从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广谱哲学的角度,分析都江堰地区的旅游开发、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站在广谱哲学的立场提出保护都江堰地区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为协调都江堰地区的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照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灌区水资源需水计算的数字模拟模型,并对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以都江堰灌区为例,将灌区分为若干子区,分析该流域的供水能力、供需现状及供需发展情况。讨论各规划水平年水源工程和解决分区内水资源紧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调度系统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国 《中国水利》2006,(21):58-60
都江堰水资源调度系统包括水情遥测子系统等6个子系统,能够提供基础信息采集、通信及传输、信息存储及交换、专业应用和决策支持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都江堰灌区的管理水平,在都江堰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紫坪铺水利枢纽是都江堰灌区的主要水源调节工程,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水库的调丰补枯和水库的滞洪作用,提高灌区的农业灌溉、城镇工业、生活及生态环境供水的保证率和下游岷江干流的防洪能力。对都江堰灌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岷江上游供水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岷江上游典型河段水电梯级开发水环境累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水电开发程度较大,选取两河口—都江堰段为典型河段,针对该河段10级水电开发的情况,运用幕景分析法进行水环境累积影响评价。研究表明:岷江上游干流两河口—都江堰典型河段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累积影响;在径流量的变化上表现为水量逐年下降,且趋势明显;水量年内分配经水电梯级调节明显发生改变;水质累积影响变化不大,但随着水电规划梯级的建成,有明显恶化的趋势;水温上累积影响较大,可能会对下游鱼类生长、繁殖,浮游植物、动物的生长及分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农业灌溉不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河道景观是城镇振兴的重要资源,开发河道景观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内容、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改造运动兴起以来,城镇河道景观资源的开发受到普遍重视。出于对防洪、灌溉、航运、城市排水等因素的考虑,我国的城镇河道景观资源开发设计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已有的河道景观开发大都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总结以往河道景观设计的经验教训,结合都江堰博物馆园区河道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城镇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岷江都江堰河段内的水流运动,研究了不同来流条件下都江堰河段的水流特性,如内、外江与飞沙堰、宝瓶口分流比、都江堰河道断面平均流速和河道洪水位。模拟结果表明,内江的分流比与流量成正比,而外江的分流比则与流量成反比。这与常规认识的内、外江分流规律相悖。宝瓶口分流规律与实际观测情况相符,其分流比与流量成反比关系,并且其分流比例较低,保证成都平原的防洪安全。上游来流大小的改变对都江堰河道断面平均流速、洪水位影响不尽相同。每一级流量下的河道断面平均流速沿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一断面平均流速总体上随着来流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河段水位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升高,但变化的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保护和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江堰和青城山联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遗产”)的工作开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人们为灿烂的中华文明、为都江堰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感到自豪与高兴。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由此而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进行着思考,许多问题需要重新研究、明确、注意协调和妥善处理,方能在今后对都江堰继续进行科学的管理与使之持续地发展。 一、对都江堰的定位 都江堰具有2256年的悠久历史。都江堰市旁岷江河床中的都江堰渠首工程,积淀着历代“治水兴蜀”的文化;两岸  相似文献   

19.
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灌区可持续发展出发,构建了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集成评价方法,并对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作了综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