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汤旺河灌区5a的试验资料,系统分析了控制灌溉对寒区水稻的产量、灌水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CK),不蓄雨水的控灌Ⅰ处理会造成水稻小幅减产,而蓄雨水的控灌Ⅱ处理可使理论产量增加6.3%,样方产量增加10.6%;控灌处理的灌水量和耗水量均小于对照,且控灌Ⅰ的灌水量和耗水量最小,比CK年平均节水267.6mm,年平均减少耗水334.2mm;控灌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CK,控灌Ⅱ的IWUE高于控灌Ⅰ,但其WUE低于控灌Ⅰ;综合考虑控制灌溉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宜在寒区示范和推广控灌Ⅱ的水稻调控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土钻取土烘干法及作物指标常规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年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及种植方式下小麦、玉米出苗率、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了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冬季储水灌改为春季储水灌从技术层面上切实可行。在适宜灌水定额条件下,小麦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45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0%;玉米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45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06%。在实际种植生产中小麦应以春灌定额105 mm,生育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105mm)为宜,玉米应以春灌定额105 mm,采用垄沟种植,生育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60 mm)为宜。这样不仅可节约有限水资源,还可提高地温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浅析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指稻苗(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薄水层(10—30mm)返青活苗,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建立灌溉水层,以根层土壤含水率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下限则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分别取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是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规律,在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基础上,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我国西北干旱区滴灌春小麦适宜的优质高效灌水指标,通过2个生长季(2012—2013年)的人工控水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对春小麦耗水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分和低水分处理的小麦株高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减小,中水分处理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小麦产量随着灌溉定额的降低而降低,并且以高水中频灌溉处理(灌溉定额为495 mm,灌水周期为7 d)的产量最高,低水低频灌溉处理(灌溉定额为344mm,灌水周期为10 d)的产量最低;中水高频处理(灌溉定额为400 mm,灌水周期为3 d)及高水中频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当,且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综合考虑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试验条件下以高水中频和中水高频处理最优,特别是中水高频处理,与高水中频处理相比,产量降低10.01%~12.44%,但节约了14.14%的灌溉水资源,可作为当地春小麦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坑及田间试验,探究地下膜调控润灌条件下冬小麦各生育期的耗水量、耗水强度及模系数,研究不同 供水条件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该灌水技术条件下所研究作物的适宜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 研究表明:在试验设定的灌水量范围内,较小的灌水定额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 效率,地下膜调控润灌条件下冬小麦较优的灌水处理为 SM处理,即灌水定额为 450?m 3/hm 2,灌水时期分别是返青、 拔节、抽穗、灌浆 4 个时期,灌水次数为 4 次,灌溉定额为 1?800?m 3/hm 2;在 SM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可达到 9?520.03 kg/hm 2,水分利用效率可达到 2.85?kg/m 3。该试验结果可为缺水地区冬小麦种植探究高效可行的灌溉方式提供合 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水稻灌溉水利用效率,确定寒区第一积温区适宜种植水稻品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不同品种水稻的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淹灌比较,控灌条件下四个水稻品种有效分蘖数每穴平均提高了1.4穗,灌溉水分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3.45%;控制灌溉水稻,空秕粒较少,结实率高;控制灌溉条件下松粳16,松粳20和松粳201产量平均提高918.15 kg/hm~2,提高9.74%。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最优评价分析,得出松粳18控灌为最优处理,其次是松粳18常灌和松粳20控灌处理。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松粳18和松粳20,配套控制灌溉技术模式为寒地第一积温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7.
八五七农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指稻苗(秧苗)本田移栽后,水稻返青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下限则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分别取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80%适宜组合.这是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规律,在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海林市海南灌溉试验站积极推广田间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不仅使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在节水的同时,促进了全市经济的稳步发展,可谓"水稻节水,八方受益"。一、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及试验概况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简称控灌,是指稻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5~25mm薄水层,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再建立灌溉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体积饱和含水量,下限则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分别取土壤体积饱和含水量的60%~80%适宜组合。这是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规律,在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张喜英  裴冬  由懋正 《水利学报》2001,32(1):0090-0096
本文根据4年的连续试验,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水分亏缺及其亏缺程度对其产量影响和不同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下限指标,建立了优化的冬小麦灌溉制度。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常年灌溉次数在3~4水,如果实施优化灌溉制度,干旱年灌三水、平水年灌两水、湿润年灌1水,灌水定额60mm,可减少生育期灌水次数1~2次,冬小麦产量提高7%~1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1%~24%,这对减缓本区地下水位的下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控制灌溉条件下黑土区稻作水肥耦合方案优选过程中存在单项指标的优劣评估结果单一,难以客观评价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盆栽试验,选取水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千粒重、有效穗数四项指标,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水肥处理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N量118.9 kg/hm2,K2O 79.26 kg/hm2,P2O5 15.57 kg/hm2,分蘖后期土壤含水率占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是最佳水肥耦合方案,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比正常水肥处理分别提高43.9%、44.4%,结果可靠,可用于稻作水肥耦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地下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滴灌是在滴溉技术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中对地下滴灌的技术设备、技术特点、效益分析进行了综述,以促进我国推广应用地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2.
波涌灌溉设备与灌溉自动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研制的波涌灌溉设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双阀结构和控制器的“时间耦合”设计,为我国农田输配水系统实现灌溉自动化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3.
Irrig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irrigation in Japan, and the issues it raises, rather than an exhaustive survey of the subject. The authors’ remarks concentrate on irrigation for rice cultivation, since irrigation for non‐paddy crops is not widely developed and claims a very minor share of the country's water resource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water requirements of rice irrigation are identified, and the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s of farmers’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or more correctly ‘land improvement district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4.
梧桐河灌区灌溉水资源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梧桐河灌区水资源系统进行概化模拟,通过水资源平衡方程对不同频率下的水量要素进行了计算,并对灌区水资源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年份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Beginning in 1995, the Mexican Federal Government started a national program for promoting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of Mexico. The program, Alianza para el Campo (Alliance for Agriculture) involves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among which highlight a subprogram calle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hemigation. The new law of rural development also includes actions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Forestry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Research of Mexico (INIFAP) is in charge of generate and transferring th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 these programs as part o a national strategy to implement irrigation modules in several different ecological systems from the dry regions of North Mexico to tropical regions in the southwes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and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irrigation efficiency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of Mexico.  相似文献   

16.
灌区优化配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用水低效的现象,介绍了非充分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灌区水库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了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扬水灌区灌溉用水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运城地区大中型扬水站1984-1999年亩用水量统计分析,提出大中型泵站应综合灌芡产业结构调整和实际灌溉情况,并考虑1997年的旱情,对各站进行规模复核,对有富余供水能力又有发展条件的泵站,建议进行扩大灌区规模设计,以便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施的作用。对规划灌区,要充分考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已成灌区亩毛用水量,建议灌溉建设保证率取50%。  相似文献   

18.
Zhang  Jinping  Li  Hongbin  Shi  Xixi  Hong  Ya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19,33(8):2941-2954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Aiming at revealing the nonlinear relations between rainfall, crop water requirement and irrigation water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 and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相似文献   

19.
杨占荣 《中国水利》2005,(11):27-28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灌区围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进行了灌区管理机制的改革,积极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通过3年的实践,健全了协会的管理职能,明确了协会和用水户的责任、权利、义务,避免了搭车收费现象,促进了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20.
迎门山灌区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解决了灌区水资源紧缺问题,为灌溉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灌区的农业发展有了保障,是灌区节水灌溉应该提倡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