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泄洪河道,承担着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长江。根据1961—2018年大洪水期间的实测资料,利用水位流量法计算分析入江水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能力。结果表明:因历史客观条件限制以及4个梯级控制河段整治的难度与复杂性,在不同时期各控制河段的行洪能力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经过多年持续有效治理,河道行洪能力整体得到提高;由近年来实测资料推算,各控制河段的行洪能力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对入江水道行洪能力的分析为淮河下游区的防汛抗洪和降低特大洪水威胁提供借鉴和参考,对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0引言淮河洪水历来是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防洪的心腹之患,淮河入江水道是排泄淮河洪水最主要的通道,约有70%以上的洪水由其泄入长江。但是,淮河入江水道干流并非单纯的淮洪过境通道,其区域地形、水情和工情极为复杂,存在着淮河洪水与入江水道区间暴雨洪水或长江洪水多重组合遭遇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其干流的实际行洪能力与设计值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3.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泄洪水的主要通道,承担来自淮河中上游约66%~79%的洪水,是淮河行洪的安全阀。为了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半专道输水方案对淮海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建立北抵洪泽湖三河闸、南至长江三江营的一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设计洪水工况下分析工程方案对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入江水道上段、下段行洪水位低于设计值;中段邵伯湖由于东侧修建隔堤侵占河道,行洪时部分区域水位有少量抬高,当对新民滩南部实施切滩补偿后,可有效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霍中元  楚恩国  王豹 《江苏水利》2021,(8):60-62,66
入江水道是洪泽湖的主要泄洪河道,约排泄70%以上的淮河洪水入江.利用水位流量法、水面曲线法计算分析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结果表明:入江水道整治后,三河闸控制段行洪能力得到提高,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根据2018、2020年实测水文资料,建立蒋坝水位—三河闸最大行洪流量关系曲线,为防汛抗旱精准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滩地阻水,以致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为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了该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实测地形断面资料以及2007年和2003年两次洪水的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成功模拟了二次洪水的行洪过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切滩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对观音滩、大墩岭、新民滩、邵伯湖滩群实施切滩工程,可有效降低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水位,增大入江水道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6.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全长31km.两岸防洪圩堤115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入江水道经高邮湖、邵伯湖下泄入长江。该行洪道以束堤漫滩行洪为主。保持设计行洪能力,对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保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淮河干流洪水经过洪泽湖调蓄后,再通过淮河入江水道、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分淮入沂等通道入江入海,其中淮河入江水道作为最大的泄洪通道,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分泄了70%以上的洪泽湖洪水,同时还承担三河闸至邵伯湖区间6633km2面积的汇水,自三河闸下至三江营汇入长江。河道全长157.2km,沿程河、湖、滩串并联。自1953年建成三河闸作为控制淮河入江水道的进口后,又陆续建成金湖控制线、高邮控制线和归江控制线。淮河入江水道经过了多次整治,特别是于2011-2018年又一次进行全面整治,行洪能力得到提高,并经受了2020年、2021年大流量行洪检验,为保障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董毅 《江苏水利》2000,(7):20-21
1 概述 淮河入江水道承担洪泽湖以上15.8×10~4km~2和三河闸至邵伯湖区间6633km~2的排洪任务,设计流量为12 000m~3/s,其下游段通过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及芒稻河四条河道泄洪入江。从近30年的水情资料来看,淮河上中游地区发大水时,下游地区往往也是降雨频繁之时,洪涝并发,因而入江水道行洪通过芒稻河排洪的机会很少,一般由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担负。1962年、1972年、1973年先后建成的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一起构成了淮河入江水道的最后口门。根据资料分析,金湾河行洪能力远未达标,限制了入江水道工  相似文献   

9.
淮河入江水道建成于1970年,设计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主要承泄洪泽湖以上15.8万平方公里的洪水入江。工程运行20多年来,为确保淮河下游广大地区安全度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河床内存在的诸多行水障碍,特别是三河滩地和改道段生长的4万多亩芦苇,不仅使河床糙率增大,而且还直接缩小河道过水断面,大大削弱了入江水道行洪能力,严重影响了防洪安全。 近几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对清除入江水道阻水芦苇,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探索和方案比较,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淮河突发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主体工程刚刚建成6天的淮河入海水道临危受命,开启行洪。7月4日晚11A48分,淮河人海水道开闸行洪,此后的33天时间里,淮河入海水道泄洪44亿m^3,相应降低洪泽湖水位40cm,有效地减轻了入江水道的行洪压力,也使洪泽湖避免了周边圩区滞洪,直接免灾效益近28亿元,达到工程总投资的2/3。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金湾闸位于淮河入江水道的金湾河上、扬州市东郊与江都市交界处,是淮河入江的重要控制工程之一,建成于是1973年6月,它同万福闸、太平闸、芒稻闸、运盐闸一起,共同担负着淮河入江水道行洪12000m^3/s的排洪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福生  朱玉龙 《治淮》1994,(7):24-24
1991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自5月31日至8月25日连续行洪118天,宣泄淮河上中游来水444.68亿立方米,为确保淮河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河道中存在诸多行水障碍,尤其是改道段大面积的阻水柴草,使得入江水道自尾渡至漫水公路水面曲线全面超过设计值,在三河闸下泄8900立方米每秒时,金湖站水位达11.69米,相当于设计行洪10000立方米每秒时的水位。入江水道上段在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和冲刷下,出现了多处险情。当年入江水道除险  相似文献   

13.
淮河入江水道设计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是洪泽湖泄洪的最大口门。1970年建成以来,连续20多年安全泄洪,为保障淮河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入江水道在江苏省淮阴市境内流经盱眙、洪泽、金湖三县,河长56公里,两岸堤长147.5公里。1975年后,先后成  相似文献   

14.
扩大洪泽湖中等水位入江水道泄量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在苏北灌溉总渠未开挖之前,淮河洪水几乎全部走入江水道下泄,即使在总渠开挖之后,淮河90%的洪水仍由入江水道承泄。入江水道经过三次加固扩大,现设计行洪能力为12000m~3/s,为排泄淮河洪水,免除淮河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设计流量所对应的洪泽湖水位偏高,使得洪泽湖中等水位时泄量还没有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同时现状设计水位条件下的控制运用又与现有几条泄洪道的运用方案有不尽合理之处。从几十年来的运行情况和现有工程优化调度等方面着眼,扩大洪泽湖中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入春以来,江苏省金湖县针对去冬今春雨水多,淮河入江水道频繁行洪的特点,充分发动群众,迅速组织人力、机械,利用春闲时间,突击抢做工程,完成40公里河湖圩堤加固任务。并对淮河入江水道衡阳圩、西堤和横桥联圩3段块石护坡工程等防汛应急工程进行进度和质量监控,责成  相似文献   

16.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泄洪河道,自三河闸起至江都市三江营止,全长156公里,流经淮阴、扬州两市的洪泽、盱眙、金湖、宝应、高邮、邗江、江都和扬州郊区等8个县(市、区)。50年代初期,入江水道按设计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高邮湖水位8.5米、三江营5.24米的标准,加固、兴建水工程。1969年重新编制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采用金沟改道段做大汕子格堤方案,按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高邮湖水位9.5米、三江营水位5.66米设计。 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  相似文献   

17.
马维达 《治淮》1998,(10):18-19
淮河入江水道承担着洪泽湖百分之七十洪水入江任务,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入江水道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如下泄不畅,过水断面的糙率加大,下游水位抬高等,加大沿线防洪压力,影响防洪调度决策,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阻水情况及原因 入江水道通过40多年的治理,行洪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设计行洪标准1.2万立方米每秒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根据三河闸泄量与金湖水位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际发生的水位较设计水位要高。1991年3、4月份,三河闸下泄3000立方米每秒和4000立方  相似文献   

18.
朱玉龙  高福生 《治淮》1997,(3):30-32
1991年淮河大水中,设计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的入江水道,最大行洪8900立方米每秒时,沿线穿堤涵闸大多漏水严重,闸门明显薄弱,防洪大堤也发生多处窨潮和渗漏,在外洪内涝夹击下,给入江水道度汛造成极大困难。经沿线广大干群奋力拼搏,采取打土坝堵闭穿堤涵闸、在渗漏堤段帮后戗或圈堤蓄水等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安全度过了汛期。淮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夕,从素有“淮水走廊”之称的金湖县传来喜讯,国家“八五”期间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淮河入江水道西堤和石港翻水站北堤加固工程已于1月29日顺利竣工。淮河入江水道改道段建于1969年,是淮河上游16万平方公里洪水的主要出路,关系着金湖和里下河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堤身承受的行洪能力远远没有达到设计标准,在去年的特大洪涝面前,西堤和北堤堤身低矮、单薄,已经岌岌可危。因此,加固入江水道西堤和北堤被确定为国家治淮的重点工程,上级有关部门还决定把施工任务,交给金湖县承担。去年12月5日,来自金湖10个乡镇的4万多民工,满怀“弘扬抗洪精神,争创国优工程”的豪情壮志进入工地,摆开了加固入江水道西堤和北堤的战场。为了争创国优,县长欣立忠与有关乡镇签订了“工程质量”专项责任  相似文献   

20.
陆丽莉 《治淮》2011,(5):39-41
一、淮安水利概况江苏省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东濒黄海,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2万亩,总人口533万。境内湖泊众多、河网密布,主要湖泊有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等,有淮河、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淮沭河、京杭大运河等7条行洪河道,河道总长485公里,防洪堤防长约90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