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利数据共享交换是实现国家基础数据共享、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水利数据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共享难度大.以水利专用信息网、专业数据库、信息监测系统为基础,采用消息中间件,构建水利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类水利数据应用系统、数据库、数据文件之间的共享交换.该平台的建设为水利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利遥感数据及产品在水利业务中的普遍应用,存储和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限制数据应用的瓶颈.针对水利遥感数据及产品的存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以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为基础,提出面向数据库的多源水利遥感数据一体化管理机制.开发并实现基于 C/S 模式的多源水利遥感数据管理系统,利用空间数据库引擎屏蔽数据的复杂性和异构性,通过统一的接口实现水利遥感数据的数据库存取.经过系统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存取性能,能够为上层的水利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凤生  彭顺风  马泽生 《治淮》2012,(12):61-62
一、前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中普查目标与任务明确指出,需要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作为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基础水信息平台建设是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该平台建设,建立淮河流域基础水信息数据库,实现普查数据综合管理和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构建初步应用支撑平台,提高数据管理、服务和共享的能力,推动普查数据成果在淮河流域综合管理业务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岩松  付洪涛  杨丹 《人民长江》2016,46(12):108-112
为解决辽宁省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中的数据集成问题,在分析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库层直接集成的实时性数据集成方式,运用数据库规划建库、TI工具、数据导入等方法,完成项目的数据集成任务。上述数据集成方式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取用水、水功能区、水源地等6方面的数据集成,集成总量达到每日千万条级别。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数据集成方式能很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对类似项目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展水利大数据分区管理模型应用研究,构建水利大数据分区管理模型,开发水利大数据分区管理系统,实现水利大数据的分区管理与深度挖掘应用。在水利大数据环境下,研究了如何将分散在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的水利系统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做到数据互联。基于大数据互联及存储平台,对如何进行全员数据统一分析、展示,实现跨业务系统的协同应用,实现水利信息化集成数据与互联网数据的互通与结合,进行了关键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6.
水利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是实现资源集成共享的载体,该平台的建设是解决长期存在的水利信息资源割据、共享困难、重复建设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应用实例阐述了水利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的定位、作用,对平台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的成功建设构造了通过组合服务来满足各级各类水利业务应用需求的新模式,创新了资源共享高效、应用集中统一和建设不再重复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3个层次,目前编写业务逻辑层服务的技术,有直接连接数据库请求数据,应用Web和WCF服务等。根据水利行业信息系统特点,分析比较水利信息化软件业务逻辑实现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Web或WCF服务适合于在互联网中各个服务器之间相互调用服务,类似ADO.NET,LINQ这种直接连接数据库的轻量型的服务,有利于在水利行业信息系统中实现业务逻辑复杂,并且需要经常改动的系统。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业务逻辑实现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数据集成技术在水利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数据集成技术全面整合防汛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能准确地为防汛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防汛抢险、抗洪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阐述GIS与水利的关系,以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叙述水利GIS建设的现状及成果,分析水文水资源基于GIS可开发的应用及服务;同时基于应用及服务,提出以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汇集共享,通过服务划分与编码开发实现服务层架构,通过服务组合实现业务系统组建为技术思路的水文水资源应用集成技术方案,旨为今后水文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摸索一条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10.
水利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和数据积累,形成了巨量水利基础数据。随着物联网、云平台及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水利感知实时数据的获取、传输及智能分析也得到全面应用,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数据和实时感知数据,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分析、精准化决策,并指导实践应用,以水利防汛抗旱指挥业务为例,将物联感知、语音引擎识别、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行基于业务的软硬件深度融合,结合实体机器人的移动性、自主性、智能化优势,提出了一种数据智能化应用方法。该设计实现了水利防汛业务数据的整合集成及智能分析,通过机器人的多媒体集成特性,实现防汛业务知识的智能问答,快速响应业务人员指令,辅助业务人员值班值守、快速决策等工作。该系统设计方法可供水利防汛业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利科学数据共享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耿庆斋  朱星明 《水利学报》2007,38(2):233-23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标准化的发展现状,阐述构建我国水利科学数据汇交、存储和共享服务各环节中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了水利科学数据分类编码、数据元、元数据、数据交换格式、数据汇交质量控制及数据验收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满足水利科学数据共享的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水利科学数据共享汇交体系探索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进程和共享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科学数据共享的相关概念,同时结合近年来国家水利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实践,对构建面向社会公众、面向科学研究的水利科学数据共享汇交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水利科学数据汇交体系的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水利科学数据汇交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初步设计了水利科学数据共享数据汇交体系结构和功能,为我国水利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数据集成是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核心问题。在分析目前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体技术,探讨了本体在水资源数据集成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基于本体的水资源数据集成的实现框架,为用户提供一个透明的统一的接口,为实现水资源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堤防工程综合安全监测体系,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堤防工程海量数据资源的采集、汇集、交换与共享云平台;同时针对堤防工程质量、险情演化、致溃机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堤防工程大数据开放平台和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提供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共享,实现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模型的构建、运算。针对堤防工程安全防护、加固中填筑石料粒径级配要求,利用堤防工程物联网监测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汇集,在堤防工程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构建砂石爆破开采级配预测模型,解决多层非线性问题,进行爆破开采优化设计和石料粒径级配控制。实例证明,基于人工智能的堤防工程大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可将堤防填筑石料开采级配平均相对误差率控制在21%以内,满足开采级配设计要求,控制石料块度,从而保障了堤防工程质量,实现了堤防工程的安全管理。研究成果可为堤防工程填筑石料开采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保障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水情采集系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针对目前水情采集系统现状,阐述利用? CDMA?1X?网络? VPDN?技术传送水情信息的主要优势,介绍水情采集系统的组网构造,对比目前采用的? GSM/GPRS?网络通信手段,说明? VPDN?技术满足水情信息实时传送的移动性、突发性需求,能保证水情监测网络的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南方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数据流程规划问题,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UNIX系统平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阐述了水调中心站数据库设计思路、数据通信方式、数据流优化方案,提出了基于中间数据库、数据触发和数据抽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水调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第三方系统数据信息的交互.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案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建设"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型黄河”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室内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测控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模型黄河”试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管理的集成化、试验过程管理的智能化、试验办公的电子化;“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的数字集成平台最终将实现与“原型黄河”、“数字黄河”的资源共享、联合互动、互为作用。“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其总体框架包括三大功能部分,即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5个逻辑层,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数据存储层、专业服务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浪底工程观测仪器人工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介绍手持式数据采集器 ( Psionworkabout)在大坝监测中的应用编程 ,并对测读数据在计算机中传输和处理的程序编制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数据是水利数据中心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以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为例,对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中数据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关键环节,以及数据收集、整编、入库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今后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分中心(节点)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水文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超  王威 《人民长江》2018,49(5):31-35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水文行业在水情采集、分析、业务处理等方面产生的数据量急剧膨胀,突发性汛灾情的频发使得各水文领域应用系统对调用数据的时效性和并发性要求越发严苛,现代高效的水文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随之变得更加迫切。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在海量异构数据的高效存储、处理、数据挖掘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气象、国土等行业已落地应用,但水文行业目前尚未有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先例。综合水文大数据的特点和目前浙江省水文中心私有云建设现状,创造性提出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混合云水文数据中心架构设计,以满足海量水文数据高效分布式采集、融合与分发,同时为水文数据的挖掘分析提供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