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太湖历来是太湖水环境质量最好的湖区,但近3年东太湖出现水环境质量下降、富营养化加重的问题,通过对东太湖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下泄流量加大、底泥扰动、水生植被退化是影响东太湖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构建消浪设施以及生态清淤和湖滨带建设等改善东太湖水环境质量的水工程措施,为东太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太湖生态清淤工程中需重视与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光兴  陈琴 《中国水利》2010,(16):33-35
生态清淤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控制和减轻太湖底泥内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生态清淤也是在探索发展中的新型疏浚技术。在对太湖生态清淤已实施工程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清淤工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爱春 《中国水利》2011,(8):26-27,30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国家工程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措施正在逐项落实。出于治理太湖局部内源需要,修复水生态的底泥清淤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太湖湖底大量的流泥应是清淤的重点,但是由于生态清淤技术的成本较高、规模较小、占用大量堆场、淤泥再次污染等问题,建议太湖清淤与挖槽疏浚并举的模式,以克服上述诸问题,并扩大内源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太湖底泥主要营养物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给太湖水生态清淤提供决策参考,结合太湖流域管理局2018年组织开展的太湖污染底泥勘察项目调查结果,对太湖底泥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其平面分布、垂向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2003年底泥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总磷主要集中分布在竺山湖底泥0~30 cm深度内,高含量的总氮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竺山湖和东太湖;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后,生态清淤工程有利于降低湖区表层底泥的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对无锡市供水造成了严重成胁。为缓解供水危机,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引江济太应急调水10.04亿m^3,有效缓解了无锡供水危机。实践证明,实施引江济太有利于改善太湖水质和河网水环境、水生态,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保护》2014,(6):39-39
太湖生态清淤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确定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有利于削减内源污染,扼制湖泛生态危害,保障太湖地区供水安全。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把方案确定在2015年实施的湖体清淤任务提前至2008年,计划用5—6年时间完成清淤任务3500万m^3。江苏省水利部门加强协调组织,指导沿湖各市县区科学有序开展湖体生态清淤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太湖生态清淤122 km^2、3669万m^3,超额完成了太湖生态清淤任务,生态清淤效益显著。一是清除了大量湖体内源污染物质。直接减少内源污染物有机质11畅9万t,总氮2畅9万t、总磷2畅4万t,相当于近15年滞留在湖区的入湖污染物总量。二是割断了湖泛发生的生物链。有效削弱了湖泛产生的物质条件,启动清淤工程以来,湖泛发生频次逐步下降。三是降低了蓝藻发生强度。蓝藻成规模暴发的时间逐年推迟,暴发强度有所减弱。四是明显改善了湖体水质。清淤后有效改善底泥厌氧环境,对底泥内源污染释放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清淤区大部分监测点磷的释放强度降至负值水平(即由释放转为吸附)。  相似文献   

7.
太湖蓝藻成因分析与清淤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氮磷比和温度对太湖蓝藻生长与消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质量浓度的TN、TP是太湖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适宜的氯磷比是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的内因,25℃左右的水温是太湖蓝藻暴发的突变点。针对太湖传统清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高频微幅振动清淤的湖泊淤泥疏浚新技术和清淤与淤灌相结合的综合清淤方案。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25日太湖无锡水域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后,无锡市全面组织实施以整治水环境、遏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重建水生态为目标的“6699”行动。其中,湖底淤泥清除纳入了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清淤实施选择的施T机械是环保绞吸式挖泥船。  相似文献   

9.
近年,太湖水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太湖底泥清淤作为工程治理手段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太湖底泥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污染源构成和湖泛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已经实施的太湖清淤疏浚效果的分析,表明清淤对改善太湖水质或抑制蓝藻暴发的效果十分有限,且存在诸多问题,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为目标的太湖底泥大规模清淤疏浚须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10.
缪宜江 《江苏水利》2012,(1):I0002-I0002
1月15日,副省长徐鸣在省水利厅、太湖办等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考察了无锡锡东水源地及水厂供水保障、望虞河望亭立交和常熟水利枢纽引江济太以及宜兴八房港太湖生态清淤等一系列应急防控工作,并慰问了一线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1.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太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发生水危机后,实施调水引流、蓝藻打捞、湖泛监控、河湖清淤等水利项目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和经验;针对目前太湖水环境治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和贯彻新时期治水方针的要求,提出了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一轮治太水利工程建设,从加强河湖连通、河湖疏浚整治和城市"活水"工程建设的实践,阐述了这一方法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思考了完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太湖水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太湖是太湖水资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和太湖洪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目前 ,过度围网养殖 ,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繁殖及周围城镇工业、生活污废水无处理地任意排放 ,导致了东太湖水生态环境退化 ,水质变劣 ,沼泽化问题已露端倪。东太湖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 ,应根据国家总体要求 ,水利、环保、水产等部门协同编制东太湖综合治理规划。当前应急措施是“清障、清污、清淤” ,成立东太湖水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制订必要的管理办法 ,还东太湖水清湖澈的风貌。  相似文献   

13.
望虞河引江对太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从望虞河引长江水入太湖以加大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缓解流域水污染形势 ,是近期治理太湖的应急措施 ,但引水存在各种影响。以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有关望虞河引江资料为分析基础 ,从水量、水质、水环境容量、富营养化、水交换周期与泥沙等方面分析长江水对太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引水时机与太湖调度方式 ,为提高“引江济太”的效能提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调水引流在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客观反映调水引流工程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根据望虞河"引江济太"等调水引流工程实践,通过实测数据说明调水引流工程在应急处理无锡供水危机和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的作用,分析污染源治理后进一步扩大调水引流工程的必要性,并利用太湖二维模型等初步分析调水引流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夏函杰  张雄金 《江苏水利》2002,(12):18-18,20
2002年3月8日至3月31日,我们使用江苏气力泵“SJS180”型疏浚船在太湖西五里湖犊山船闸南待船港进行了五里湖生态清淤的示范工程施工。这次试验性清淤面积为150m×100m,平均水深1.0m(水面至泥面),要求清除淤泥层厚度50cm,其中悬浮质胶体厚7cm,浚后水深为1.5m,排距为水上200m、陆上180m,清淤量8000m~3。在施工期间,各级领导和专家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视察,一致认为,以气力泵进行太湖生态清淤工程效果很好。 一、生态清淤方法与要求 淤泥是湖泊水体中营养物和污染物的聚集地和储存仓库,不断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淤泥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已成为湖区水体富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道清淤是治理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本文从生态清淤技术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等方面,介绍了城市河道底泥生态清淤的基本情况,意在为我国城市河道生态清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项目针对竺山湖清淤区,结合太湖贡湖湾、胥口湾等水源地的生态清淤、东太湖网围航道清淤等相关的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对不同清淤时期、不同清淤区域水质、底泥理化特性、水生植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等环境因子的调查,评估底泥清淤对区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清淤工程的生态效应,取得如下成果: (1)探明了竺山湖清淤后水质、沉积物理化特性及水生生物群落的演变规律,科学分析了清淤的生态环境效应; (2)构建底泥清淤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竺山湖分区清淤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调水引流在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太湖水质逐年恶化,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到流域广大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流域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大太湖治理力度,国务院以国函[2008]45号文批复同意《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为科学、客观反映调水引流工程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在此根据望虞河"引江济太"等调水引流工程的实践,通过实测数据说明调水引流工程在应急处理无锡供水危机和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中的作用;并分析污染源治理后进一步扩大调水引流工程的必要性,然后利用太湖二维模型等初步分析调水引流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金坛市位于太湖流域湖西腹部地区,西为低岗丘陵山区,东为洮漏平原,地形呈马鞍型,面积975km^2。境内有流域性河道9条,镇村河道275条763km,村庄河塘2800个。自2003年开始,为确保河道发挥正常的功能,达到提高引排能力、减少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目的,先后组织实施两轮河道清淤工程,计划到2010年,除丹金漕河等5条通航河道外,将所有县乡河道全部清淤一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北方河道水环境治理时是否需要清淤以及清多少的问题,以北京市小中河为例开展了河道清淤判定和水质清淤深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中河底泥普遍受到污染,除了点位S18不需要清淤外,其他点位所代表的河段均需要清淤;底泥中决定清淤深度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质,污染深度均超过了取样深度;为兼顾河道水环境安全和行洪安全,建议当水利清淤深度大于水质清淤深度时,按照水利清淤深度清至河道规划底高程,当水质清淤深度大于水利清淤深度时,清至河底规划高程后最多超挖50cm并回填至河底规划高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