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鄱阳湖单退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退圩是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整治江湖的有力措施之一,已成为鄱阳湖防洪体系的一部分。2020年,鄱阳湖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单退圩首次大范围运用。通过回顾设立背景,分析本轮洪水的基本特点和运用实践过程,总结了单退圩取得的防洪成效,同时也揭示出单退圩存在法律地位不清、管理制度不明、未建立运用补偿机制、圩堤设置需优化、蓄排难度较大等问题。下一步应进一步调整圩堤范围,并优化运用方案,确保洪水蓄得进、排得出,探索平原蓄洪库建设,实现洪水资源化,补齐鄱阳湖应对超标准洪水短板。  相似文献   

2.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洪水预报、预警,防汛指挥,防洪减灾及灾害评估等,防洪现代化是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本文结合博州暴雨洪水的特点,提出博州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政策法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完善的长江流域防洪政策法规体系,是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才是彻底解决长江防洪问题的根本出路.从解决突出问题的实际出发,对长江流域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洪水保险政策法规、汛期排涝政策法规、防洪水库调度管理政策法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象条件,鄱阳湖区历来洪涝灾害频繁。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高水位洪水发生频次显著增加,2020年更是发生了超历史洪水,湖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承受着巨大威胁。阐述了鄱阳湖区洪涝灾害情况,解析了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剖析了鄱阳湖区现状防洪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按照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了鄱阳湖区生态防洪思路和对策建议,通过优化蓄滞洪区空间布局、创新圩垸生态防洪模式等措施,可保障今后鄱阳湖安澜、百姓安居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中杰 《陕西水利》2017,(Z1):257-258
近年来洪涝灾害依然频繁发生,虽然国家不断加大防洪减灾投入,但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成增长之势,有必要研究各类防洪措施及其相互结合,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结合冷水沟水库工程,分别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者相结合防洪减灾作用分析,研究各类防洪措施防洪减灾作用。通过研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能更好的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充分认识和研究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防洪减灾作用,对预防和治理洪水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70年来,长江防洪治理始终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江方针,遵照"江湖两利,上中下游协调,左右岸兼顾"的原则,目前长江中下游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等相配合的防洪工程措施和监测预报、防洪调度、洪水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长江防洪体系,流域整体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发生常遇洪水时,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  相似文献   

7.
根据泗河洪水资源与洪水特点,探讨洪水资源化途径。利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科学合理地蓄、引、提、回灌等方式使洪水资源化,同时加强防洪调度与管理,确保安全利用洪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小洪河与上中游水库群、西平县杨庄滞洪区、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是淮河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小洪河防洪工程联合运用承担了豫南防汛工作中重点防洪任务,自2008年来未发生洪水过程,西平县小洪河城区段通过城市水系治理工程,行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2020年7月21日至23日发生在小洪河流域大到暴雨产生的小洪河洪水,进行降雨、洪水过程、洪水量级、洪水传播时间、工程防洪调度等方面分析;发现上游水库调度对7·22洪水产生很大影响,7·22洪水中小洪河桂李站实测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与保证水位、流量关系存在异常现象;提出水库工程防洪调度运用防洪库容全部拦蓄原则,建议调整小洪河桂李站防汛特征水位,为小洪河流域洪水精准调度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控制工程采用“围湖蓄洪”的原理,利用合理的调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洪资源,分滞湖口地区的超额洪量,实现“江湖两利”,从而达到完善长江防洪体系、抗御1954年型洪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郭铁女  要威 《人民长江》2014,45(11):20-22
在介绍湘江流域洪水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现状防洪存在的问题,包括堤防工程体系不完善、水库防洪库容不足、蓄滞洪区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滞后等,并且相应地明确了沿江各级城市的防洪标准。提出了湘江主要河段的防洪规划方案和规划目标,认为:解决湘江防洪问题,应遵循"以泄为主"的治理方针,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汛期江西省发生了12次强降雨过程,导致长江段和鄱阳湖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多处水库大坝、圩堤处发生险情,灾害损失严重。通过分析此次洪水的雨水灾情情况,采取的主要防汛抗洪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此次获得防汛抗灾工作胜利的经验,早研判、早安排、早排查,有序地统筹抗洪力量,科学地处置险情险段,严肃防汛工作纪律,军民携手力保提防安全;并指出了在防汛抗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认为必须按照“以问题为导向,系统规划,综合施策,补齐短板”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全面提升防汛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浅议非工程防洪措施在洪泛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国内外对非工程防洪措施的研究和探讨非常活跃,它有效地弥补了工程措施的不足。鉴于我国的基本情况和对国外非工作程防洪措施经验,从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可行性分析和主要内容等方面,阐述了非工程防洪措施在洪泛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是山洪灾害防治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撑,作为传统意义上工程措施的水库工程,近年来通过除险加固、法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途径,其水情、雨情、工情监测技术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日趋优化,风险管理意识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逐步加强,已具备了相当的非工程措施功能。在充分发挥水库工程非工程措施功能与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水库工程水雨情测报系统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对比分析,尝试将水库重要信息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关键环节进行共享与融合,提出了水库工程安全监测系统与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的协同预警模式,为实现水库工程与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珠江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洪水的特征:一是峰高,量大,历时长,二是洪水遭遇情况复杂,三是西江,北江,东江洪水特性差异较大。珠江洪患严重,进入90年代以来,流域内频发大洪水,特大洪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20a来,由于堤防洪,修建桥梁,码头,管线,河道淤积,河口无序围垦,以及在河道内过量采砂,使河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引起水情变化。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防洪蓄洪策略浅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鄱阳湖不同类型圩堤对蓄洪能力的影响,考察了1998年蓄洪情况,鄱是湖区防御大洪水要“泄蓄并重”,在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前提下,分洪区及中小圩堤低水种养、高水蓄洪是存蓄多余洪水的经济、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汛期,湖南省降雨频繁,总量偏多,共发生15次造成较大汛情和灾情的强降雨过程,多个站点降雨量超过历史记录值,多条河流出现超历史洪水,洞庭湖地区水位全面超警戒,灾害损失严重。面对严峻汛情,全省上下,积极应对,获得了防汛抗灾工作的胜利。通过总结2016年度雨水灾情概况、防汛抗灾成效、防灾减灾措施、 经验与启示以及防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以期为今后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苕溪流域“08·11”洪水成因分析及减灾防御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水利》2010,(3):50-52
余杭区在防御东苕溪"8·11"洪水过程中采取了非常规的爆破方法,取得了成功,也引起了国家防总和各界媒体的关注。通过对此次洪水的成因、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还是运用非工程措施,更多地关注防汛制度、预案的完善落实,更大程度上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因素,不断提高东苕溪流域的防洪防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罗定江流域是受洪水威胁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综合治理,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罗定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提出了“蓄洪、排洪、挡洪、避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提高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对防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定流域发生大洪水情况下,台风在太湖流域正面登陆,利用太湖流域防洪规划数学模型,分析了风暴潮对太湖流域的防洪影响。该风暴潮将造成黄浦江干流、上游和嘉北地区水位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抬高,嘉北部分地区最高日均水位和瞬时水位大幅超过警戒水位,造峰期黄浦江上游地区洪水下泄不畅,可能会在黄浦江上游地区和嘉北地区产生洪涝灾害。建议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协调流域、区域、城市的防洪应对措施,通过强化和完善非工程措施,谋求防灾减灾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山洪灾害特点及其防治思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志彤 《中国水利》2007,(14):14-15
我国山洪灾害受降雨、地形地质条件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其灾情具有分布广泛、发生频繁、突发性强、预见预防难度大和季节性强、区域性明显以及成灾快、破坏性大等特点,因此在防治山洪灾害上应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通过实施人员搬迁、加强山丘区管理等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