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黑河下游2000年和2004年遥感解译成果,对比分析了黑河下游治理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治理后黑河下游以草地、灌木林和胡杨林为主的绿洲面积增加了47.1 km2,而戈壁、裸地的面积减少50.6 km2,生态环境状况改善明显.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讲,黑河生态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变化关系密切,水资源直接影响着绿洲的规模与稳定,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黑河中游地区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黑河水资源统一调配的实施 ,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更加严重 ,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根据黑河中游水资源特点及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认真分析 ,提出适宜于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以及今后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在黑河中游地区实施和发展节水工程 ,确保黑河中游灌区农业经济及下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河下游断流现状及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黑河中游地区人类活动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强和扩大,人类活动对黑河下游年径流的变化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黑河下游的水量明显减少,断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利用进入黑河下游水量的标志性断面之一的正义峡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黑河下游断流的现状和成因;(1)黑河下游的断流已有一定历史;(2)黑河下游断流主要集中在5-6月,中游灌溉期用水量大于来水量是导致下游断流的根源之一;(3)黑河下游年断流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断流的年内分配也在发生变化;(4)黑河中游农业灌溉事业的发展,农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是导致黑河下游断流加剧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以人为因素影响的为主的结果,黑河流域当前实施的节约用水和合理分配水资源,是解决黑河下游不断流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历史上水事矛盾已相当突出.由于黑河中游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大量挤占下游生态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河流域的水资源日趋紧张,难以满足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的状况,通过对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进行分析,提出了近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为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建立和完善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黑河中游地区由于极度干旱和地表水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从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在地下水位埋深浅的地方用地下水代替现有供水系统中地表水的开发策略,并制定了在张掖下游沿黑河两岸、碱滩和新华地区进行地下水开发的方案。为了评价开发方案的实施效果,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3.0的地下水模拟系统软件GMS建立了黑河中游地区地下水数值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域的地下水流场以及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从模拟的结果来看,该开发方案能显著减少潜水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85%以上,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4.4亿m^3左右,比较稳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耗水量明显增加,80年代耗水量比70年代以前增加了1.97亿-2.49亿m^3;90年代耗水量又比80年代增加了1.64亿m^3左右;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河6a来调水实践的介绍,分析了实施调水以后,对流域上游植被恢复、中游水资源合理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和下游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善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说明了国家提出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和综合治理的决策是非常正确、及时的。并提出了流域未来水资源的管理目标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治理黑河修复额济纳绿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流域为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流域,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保护河西走廊、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近年来,不断减少的黑河下泄水量导致河道断流时间显著延长、湖泊湿地消失、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且矿化度提高、植被萎缩、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快等,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为此,国家制定了上下游之间的分水方案,并已连续三年实施跨省际的人工调水,抢救额济纳绿洲。同时,为期三年的应急治理工程正在实施,旨在通过中游地区大规模的灌区节水改造和下游地区的绿洲保护等综合工程修复额济纳绿洲。笔者在对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现状、黑河分水方案以及三年应急治理工程介绍基础上。就目前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河中下游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流域自2000年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以来,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2000年、2011年两期TM和ETM+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干流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并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11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水体增加,未利用地减少;(2)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山丹县的马营河灌区和张掖绿洲的边缘区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沿河区域、额济纳核心绿洲区和古日乃地区的边缘区域;(3)中游地区2000年、2011年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190 8、0.196 0,下游地区分别为0.047 8、0.055 6;(4)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其中草地退化及围水造田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横跨山地,盆地和沙漠三大地貌类型区,水资源匮乏,用水矛盾尤其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本文围绕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了现状条件下的供需平衡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未来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挽救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本世纪初开始向下游实施生态输水工程。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的MODIS/NDVI序列分析,揭示了生态输水以来额济纳地区植被时空变化格局;基于不同时空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植被变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研究区内80.4 %的绿洲区植被和91.5 %的荒漠区植被呈恢复趋势。绿洲区内年累积植被指数序列趋势度大于0.14 a-1 的区域都存在农田开垦或弃耕地复播现象;荒漠植被的显著恢复主要发生在西河中、下游和东河下游地区。(2)研究区内19.6 %的绿洲区植被和5.1 %的荒漠区植被进一步退化,退化区主要分布在衬砌渠系两侧和一些干涸或径流减少的自然河流两岸,植被退化主要是乔木林的退化。(3)大范围的植被恢复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环境的整体好转,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地下水环境的整体好转取决于黑河中游来水量的增加和下游输水方案的实施。(4)研究区植被退化的直接原因在于目前输水方案实施引起的局部地表水环境恶化。基于植被动态监测和局部植被对全局生态的重要性评价,确定合理的输水方案,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进入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额济纳绿洲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由于流域中、上游地区用水量逐年增加 ,使上游来水量逐渐减少 ,导致额济纳河由常年流水变成季节性流水 ,造成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 ,以及沙尘暴危害加剧 ,使绿洲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为保护和恢复额济纳绿洲 ,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包括实施流域水资源分配 ,合理配置水资源 ;加强节约用水 ,发展高效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及水源保护 ,搞好流域规划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基础研究等工作 .  相似文献   

14.
黑河流域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有限。长期以来,由于流域水资源缺乏系统的规划,没有考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忽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过度开荒种地,消耗水资源,粗放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荒漠化进程加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的原则、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河中游地区生态用水现状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薇  唐德善 《人民长江》2007,38(8):58-60
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缓解矛盾.在满足生活生产需水的同时,应重视生态需水量,以保证生态环境不会恶化.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例,对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并采用灰色数列预测法对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2010年生态林草的需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对黑河中游地区未来生态用水规划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的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水系之一,黑河上游是黑河的主要产流区和径流来源区,产生的地表径流是承载黑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对流域生态环境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黑河上游生态环境呈日趋恶化的趋势,直接威胁着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本文通过对黑河上游在流域内所处的地位及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善上游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6,(10):96-99
2000年开始实施的黑河水量统一调度有效增加了输往黑河下游的水量,改善了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但仅确保正义峡下泄总水量和确保输水到东居延海,未考虑水量分配过程与下游生态需水过程的吻合,未论证东居延海应保持的适宜水量,进入下游的水资源未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通过对中游农作物用水规律、下游植被的生态需水规律、维持东居延海适宜水量等的研究,提出春季集中调度、适时洪水调度、秋季3个月连调的生态水量调度模式,并采取加强水调督查、用水管理等措施进行黑河生态水量调度,使进入下游的水量明显增加、河道断流天数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东居延海湖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水事矛盾加剧等问题,选取黑河中游地区6个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论建立了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对区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态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仍有一定的潜力。评价结果与传统评价模型相比较,验证了物元可拓模型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额济纳绿洲是黑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变最为严重的地区,文章就绿洲退化的成因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黑河是我国西部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水资源不仅是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必要生活资料,而且又是工业、农业生产及维护生态不可缺少的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本文通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施水量分配、开展节水灌溉、统一管理水资源等合理开发利用黑河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