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河流域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季风活动的影响,此外,高差悬殊的阶梯地形,距海远近,山脉和其它下垫面特性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暴雨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强度大,频次较少,多集中于盛夏,年际变化大等。但是,这些特征在不同地区又存在一些较大差别:黄河上游循化以上暴雨量级低,频次特少,年际变化小;循化至三门峡区间短历时暴雨量很大,年际变化之大最为突出;三花间至黄河下游暴雨次数较多,量级大,年内相对集中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2年7月26—27日黄河中游山陕区间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欧亚中高纬度存在阻塞形势、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偏南风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到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提供了此次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高层负涡度、辐散与低层正涡度、辐合相配合的动力结构,以及强垂直上升运动,是触发此次暴雨的动力机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能轴附近高能中心的左前方和K指数大值区内,热力对流对该次暴雨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雨强与天气形势特征对山洪灾害发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表明山洪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基本同全省暴雨分布相一致:山洪暴发前3h、24h,降雨强度对山洪暴发影响关系很大,并分析了造成山洪暴雨特殊地形和环流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环流特征对比分析得知,闽西北盛夏的异常旱涝与同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欧亚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特征等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春季(3月-5月)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东亚槽强度等对盛夏异常旱涝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能量天气学的方法对1982年7、8月间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简称三花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报。暴雨天气能量场的分析主要对暴雨天气过程的能量的积聚与释放进行分析,作为常规暴雨天气分析的辅助手段。一、暴雨能量场的天气形势背景这场暴雨发生在东亚经向环流的建立和维持期间。由于东亚经向环流形势的持续和稳  相似文献   

6.
徐胜  杨亚群  丁韶辉 《治淮》2002,(10):15-17
一、引言 淮河、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为提高该地区的暴雨洪水监测预报能力,有效延长暴雨洪水的预见期,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已经决定在淮河和黄河流域建立以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要探测手段的暴雨洪水监测预报系统(以下  相似文献   

7.
北江流域暴雨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江流域60多站点1951~1986年共36年的降雨资料,统计了暴雨日的分布特征,对14次较大暴雨洪水过程,分析了这些暴雨洪水特性及其发生的地理、气候、天气方面的原因。得出北江流域暴雨的某些气候特征:中游暴雨日数最多,以清远县为中心向四周减少;前汛期暴雨日数占全年的50%以上;暴雨过程的雨量中心集中在中游两侧,约80%出现在6月。由于暴雨强度大且集中,6~7月上旬是北江流域易产生较大洪水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2003年黄河流域汛期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流域在经历了持续6年的枯水段后,2003年转为多雨年,中游地区连续出现了数次较强的降水过程,使干支流相继涨水。通过分析汛期降水的趋势和分布,总结出2003年汛期黄河流域的天气有四大特点:雨季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时段明显;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汛期大到暴雨过程多;台风生成较常年偏早,间接影响黄河流域的台风较常年偏多。另外,对造成2003年黄河流域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系统都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辽河区实测和调查年最大点暴雨资料与气象资料,分析了极端暴雨的区域特征以及形成极端暴雨的天气成因,揭示了极端暴雨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辽河区大部分地区年最大24 h暴雨占3 d暴雨的70%以上;暴雨92.1%集中在7—8月,极端暴雨68.1%高度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极端暴雨集中分布在黑山山脉、千山山脉迎风山区、鸭绿江山地丘陵区、辽浑太地区;极端暴雨的年际变率大;极端暴雨以中高纬度"东高西低"、"两高一低"、"波状流"、"经向高压坝",中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稳定至最高纬度为高空环流形势背景,暴雨天气系统主要有北方气旋、高空槽、单一冷锋、切变线、锢囚锋、高空低涡、东北冷涡、半热带半温带气旋等,通过中纬度西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北上、低纬度热带气旋北进等天气系统以及山丘区的地形抬升作用共同造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84年黄河流域汛期的降水特点和大气环流背景,以及两次强降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