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洪泽湖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洪泽湖的管理能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队伍人员数量、空间管控能力、管理装备、湖区网络通信条件、监测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洪泽湖愈发凸显的几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洪泽湖管理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洪泽湖对其防洪除涝起关键性作用。掌握洪泽湖水沙变化趋势及突变点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水沙调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入、出洪泽湖各支流代表水文站1975-2015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数据,分析入、出洪泽湖水量和沙量分布特征。通过Mann-Kendall(M-K)秩相关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识别法研究入湖、出湖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在此基础上,从流域降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库滞沙三个方面分析了洪泽湖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洪泽湖入湖、出湖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减小趋势,且无显著突变点。入湖沙量有小幅减小趋势,出湖沙量M-K统计值超过95%显著性水平,有明显减小趋势。入湖、出湖沙量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1年。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降雨量变化是水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1993-2015年,入湖水量呈不明显减小趋势则与流域用水量明显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有关。上游水库建设是导致洪泽湖沙量有明显减小趋势的主要原因,1991年治淮工程的实施,水库复建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是沙量突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淮河及湖泊周围地区环境污染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我国第4大淡水湖泊洪泽湖水生生态环境呈现退化趋势.分析了洪泽湖湖面萎缩、湿地锐减、水质下降、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论述了洪泽湖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是湖面萎缩的主要因素,入湖污染物的总量超过洪泽湖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下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灾害频发,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不稳定、外来物种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洪泽湖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苏水利》2013,(11):3-3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3年监督计划安排,11月4日至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忠带队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就该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情况,特别是湖泊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湖泊资源开发利用、涉湖违法案件查处以及退圩还湖开展情况展开检查。检查期间,刘永忠一行深入湖区现场了解洪泽湖清除非法圈圩情况、里下河溱湖开发利用情况、苏州东太湖及三白荡整合治理情况,并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及宿迁、泰州、苏州政府关于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汇报。  相似文献   

5.
分析洪泽湖和入湖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流域内污染源排放情况,评价近两年洪泽湖水环境变化趋势,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洪泽湖实测地形及围垦调查成果为基础,建立洪泽湖调洪演算模型分析现状围垦对洪泽湖蓄水及防洪的影响;结合洪泽湖退圩还湖实施方案,分析比较退圩还湖前后洪泽湖的蓄水库容以及调洪库容。  相似文献   

7.
洪泽湖入湖、出湖水流泥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洪泽湖为研究对象,以其入湖、出湖水沙资料为基础,对入湖、出湖泥沙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入湖、出湖泥沙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洪泽湖整治及实施河湖分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晗宇  邓涯  张维  马爱兴  胡颖 《江苏水利》2021,(12):15-19,39
在实测水文、地形和闸涵枢纽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洪泽湖及主要出入湖通道在内的大范围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洪泽湖中低水位下(13.0~14.5 m)湖区水流特性、分流特性和出湖段局部水动力特征等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揭示了洪泽湖泄洪不畅的原因.结果 表明,湖区主流在南侧由淮河口大幅摆弯至三河闸入江,呈明显的吞吐之势;随入湖流量的增加和洪泽湖水位的不断抬高,南北侧分流线逐渐北移,经北侧二河闸及入海水道的泄洪流量占比有所加大,而出湖段水面比降整体有所减小;北侧出湖段二河闸上游引河的河槽狭小,形成卡口区,在中低水位期大幅限制了洪泽湖北侧的泄洪能力.  相似文献   

9.
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影响着河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淮河与洪泽湖1975-2015年的水沙交换指数,利用多种统计检验交叉互补的方法,对河湖水量交换指数和泥沙交换指数进行了趋势变化、突变检验及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受不同年代治淮工程的影响,河湖水量交换指数整体而言呈不显著增大趋势,造成洪泽湖库容呈不显著增大趋势;入湖泥沙量大于出湖泥沙量,湖盆泥沙的淤积量逐年呈不显著增大趋势。洪泽湖库容及湖盆淤积在研究时期内呈稳定的波动状态,未发生较为显著的突变现象。淮河干流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特征,均以14a为第一主周期,河湖水沙交换程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阐明了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作用关系,可为河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开展了典型风场下洪泽湖大范围湖流现场监测,详细分析了洪泽湖湖流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受出入湖水量控制,洪泽湖湖流总体呈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流动。受入湖流和风生流补偿流影响,在局部范围内形成环流。河口区受入湖水流影响,流速整体较大,随河道水流入湖或出湖影响,水体呈现向湖体或河道方向流动特征。洪泽湖表层流速一般在15 cm/s以内,中下层湖流在10 cm/s以内,大部分流速小于5 cm/s。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散性湖泊湖荡管理机制的建立,退圩还湖、网格化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以及整治涉湖两违三乱、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等,逐步形成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全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高塘湖为例分析中小型湖泊的管理现状和问题,建立完善涉湖法规和管理办法,调整统一各部门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调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塘湖为例分析了中小型湖泊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的措施及建议。建议尽快完善涉湖法规和管理办法,调整统一各部门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调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合理调整洪泽湖的湖容量,实现洪水资源化为目标背景,应用分维计算来定量划分确定洪水分期。基于淮河流域多年降水以及洪泽湖多年入湖流量统计资料,通过理论分析、统计计算、规律总结进行阶段的划分,分别采用经验统计分期方法和分形理论计算法,综合洪泽湖实际调度情况,提出阶段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5.
韩国民 《治淮》2007,(3):13-14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承接上中游15.8万km^2面积的来水,最大入湖流量24600m^3/s,多年平均入湖水量330.4亿m^3,其中80%以上来自淮河干流。主要出湖河道有淮河人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淮河人海水道,多年平均出湖水量342.0亿m^3。入洪泽湖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洪金,周桥灌区位于洪泽湖以东,自马湖、宝应湖以西,灌溉总渠以南,入江水道以北地区,总面积为739.4平方公里,是以洪泽湖为主要水源的两大自流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64.3万亩(其中洪金灌区33.1万亩)。渠首建在洪泽湖大堤上,洪金渠首有三孔闸门,设计流量40m~3/S,周桥渠首有二孔闸门,设计流量为28m~3/S。随着洪泽湖水位  相似文献   

17.
《治淮》2008,(10)
淮河流域现有较大湖泊: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白马湖、成子湖、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最大的三个湖泊是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其中,洪泽湖面积2068.9平方公里,在我国淡水湖泊中排行第4  相似文献   

18.
吴连社 《治淮》2023,(1):53-55
<正>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涉河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而河湖水域岸线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稀缺属性,许多涉河建设项目存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乱占滥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妨碍行洪及影响水工程安全等多类问题,但由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道管理单位监管手段有限,督促涉河建设项目落实责任和整改问题的力度较小,故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监管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规范做好涉河建设项目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洪泽湖是否会暴发蓝藻水华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区进行了连续20个月的水质监测和藻类取样调查,分析了洪泽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洪泽湖目前暂不具备蓝藻大面积暴发的条件,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并加强跟踪监测和预警工作,保持一湖清水,为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淮河下游地区占江苏省地域面积近40%,这个地区也是江苏省未来10年乃至20年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为关键的地区。该地区位于洪泽湖下游,地势低洼,高程比洪泽湖湖底高程低4m以上,洪泽湖湖底西高东低,是我国著名的“悬湖”,防洪全赖湖东一线长堤挡住万顷湖水,洪泽湖大堤成为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屏障,是国务院规定的全国四大重点确保堤防,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工程安全。除了保护淮河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也有保护外,一方面,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洪泽湖作为系统的中转站和黄金水道,为了保证北方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必须有相当的库容储水中转;另一方面,为了向北方输送较江水廉价的用水(指事先所储存的洪水,将洪水资源化)。因此,没有洪泽湖的科学有效的调控,不可能有该地区乃至江淮广大区域的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