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河口和海岸带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河口、海岸带分布概况及综合利用现状,中国河口、海岸带具有海岸线棉长、入海河口众多、海岸种类多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及自然灾害频繁等特点,中国在河口、海岸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如围涂开发、港口与航道、防潮与御卤、潮汐与波浪能、水产养殖、海水淡化、海洋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利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河口、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围垦造成出海涵闸下游淤积,严重影响排涝泄洪;缺乏围垦区水系配套工程,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不适宜的围垦对水运通航和港口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河口建闸影响入海河流泄洪能力及水运发展;对河口、海岸带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也日趋严重;管理模式陈旧,缺乏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差等。并就综合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意见,建立河口、海岸带管理的新模式;编制河口、海岸带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在河口、海岸带开发利用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行合理开发,并开展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海岸线特性与河口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宏观上的渤海湾海岸带地质、地貌、潮汐特性 ,以及微观上的各河口的水文特征、泥沙性质、运移和淤积规律等几方面论述渤海湾的演变 ,对河口治理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陆域活动对渤海海岸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10年来渤海水质的富营养化特征日趋显著。氮磷营养盐浓度在不同海区和年际中变化,并且连续超过海洋水质标准。采用卫星遥感照片与社会经济及常规监测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这种原因。在沿海城市发展过程中,1996年渤海受污染的面积达51%,比5年前增加2.4倍。受污染地点全在沿岸地区。这表明陆域活动是影响海岸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河口、海岸带整治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并针对浙江省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省在河口、海岸带整治和开发利用中的发展趋势、基本思路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孤东海域海滩侵蚀现状及海堤加固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来的测量结果显示,孤东近堤海域海滩下蚀现象逐年加重,给孤东海堤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大的隐患,分析认为孤东近堤海域严重侵蚀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动力的加强。在探讨海堤加固方案时,认为在孤东东大堤可以采用修建丁坝的方案,孤东北大堤可采用打桩和在堤脚补充抛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程序主要模拟多维(DELWAQ)水质模型。它根据标准化的输入数据,计算各项水质成份的特征和变化结果。本模型不能计算模型范围内的流体力学特征,这些参数必须由实测或者由德尔福特水力学试验室研制的水流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结果所提供。本设计者不受任何水质成份及其运动状态的限制,设计者可根据研究的项目,很容易地把各项物质成份及其运动状态编制成子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上)干流上游已建有白山、红石和丰满水库,丰满以上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34.38亿m3,占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上)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82%.而需水用户主要在丰满水库以下,故进行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上)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是明确上下游用水权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陆域活动对渤海海岸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渤海水质的富营养化特征日趋显。氮磷营养盐浓度在不同海区和年际中变化,并且连续超过海洋水质标准。采用卫星遥感照片与社会经济及常规监测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这种原因。在沿海城市发展过程中,1996年渤海受污染的面积达51%,比5年前增加2.4倍。受污染地点全在沿岸地区。这表明陆域活动是影响海岸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将河流健康的概念拓展至河口,指出河口健康内涵应该在维持良好的生态与环境基础上,人类节约利用水资源和精细利用河口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河口为人类服务的各项功能。从该理念出发,结合钱塘江河口实际,将河口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口外海滨段3个河段,根据各段的自然特征和水体功能等,探讨各河段现阶段的健康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杜运才 《上海水务》2006,22(3):13-14,35
本文通过对金山海岸带管理、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单因子海岸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局限,应当引入并建立一个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够跨越政府行政管辖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并对这种综合模式职能进行展望和提出存在的问题。这种思维也是第14界世界水日主题"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法律、自然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从系统概念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河口河海划界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黄河河口河海划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郑银林 《中国水利》2014,(2):34-35,31
针对辽宁省水库确权划界工作存在的问题,对辽宁省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确权划界工作必须遵循"尊重历史、依法划界、依据确权"的原则,在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难、由点及面"逐步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3.
对长江、珠江等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于长江与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缺氧现象,夏季(6—8月)达到最盛,秋冬季消失;长江口的缺氧区域主要位于30.75°N~32°N,122.5°E~123.25°E附近海域,具有南北2个缺氧中心;珠江口缺氧程度相对较轻,缺氧区域主要在广州黄埔区河段至虎门水域和伶仃洋;辽河、钱塘江、海河等河口区域也时而出现零星的缺氧现象;水体缺氧受控于多项环境要素,物理层化作用是缺氧产生的最初诱因之一,陆源污染物的分解则是重要的耗氧负荷;各河口区特征各异,潮汐、洋流、营养盐、叶绿素a等要素对缺氧区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4.
以黄海中山河口近岸海域水动力、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及污染物排放量对附近海域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并对中山河口近岸海域的水动力状况及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选用COD为主要的污染物指标,模拟计算污染物混合区,然后确定混合区内相对不利的3个敏感点,应用统计学原理,统计混合区近岸边缘污染物访问几率。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干流洲滩控制利用思路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江堤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洲滩,是极其宝贵的土地资源,部分洲滩还具备可资利用的深水岸线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洲滩资源,为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总结近年来洲滩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流洲滩控制利用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实现长江中下游干流洲滩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欣  伏永朋  潘玉珍  常宏  黄华 《人民长江》2009,40(15):33-35
山区滑坡综合治理与土地利用正日益引起广大技术人员的重视,以往的滑坡治理方法多着眼于保证其稳定性,忽略了滑坡塑造新的地貌资源及土地利用研究。采用“开发性治理”和“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将滑坡体的整治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缓解了山区人地矛盾;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移民安置问题。力图倡导一种滑坡治理、节约土地资源及再生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于一体的设计理念,为今后滑坡治理与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已有文献对海湾的断面面积的研究仅考虑潮量一个因素,进一步把考虑了径流、落潮历时、落潮含沙量的河口河相关系应用于海湾,用浙江省的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区域25个断面进行验证,其结果十分吻合.对河口河相关系进行全微分后,可以用来预测人类活动(如海湾内建水库、支汊堵坝、围垦等)对海湾断面变化,预测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对该河相关系经一定演算,揭示了河口、海湾关系的一致性的原因是它们都是满足床沙起动流速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修建的生产堤,对保护滩区农业生产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生产堤的存在,缩窄了河道的过洪断面,削弱了河道滞洪排洪能力,使同流量洪水水位抬高,洪峰流量沿程衰减量变小,洪水传播的时间缩短,严重影响了下游水文报的精度,给防洪决策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彻底破除黄河下游滩区存在的生产堤。  相似文献   

19.
在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运动过程中,由于泥沙粒径的大小会影响到波浪边界层的紊动状态,以及泥沙沉降时绕流的紊动状态,进而影响其沉降和起动的规律,故波浪作用下的沙质海岸动床物理模型的比尺向来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设计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衡量与取舍。而对于我国渤海、黄海沿岸常见的沙质海岸,其粒径范围决定了沉降时的绕流处于层流、紊流的过渡状态,沉降规律更为复杂,使其比尺设计更加困难。针对我国黄、渤海沿岸常见的低能沙质海岸波浪动床试验的泥沙比尺设计问题,探讨了适用于低能沙质海岸的比尺准则,剖析了比尺设计的难点,并提出了适用于一定泥沙粒径范围内比尺设计的局部拟合法。基于局部拟合法,针对低能沙质海岸剖面波浪动床试验,提出了相应的泥沙起动、沉速比尺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