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滩区自然-经济-社会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瑜素  王宏伟  江恩慧  彭绪庶  时芳欣 《水利学报》2020,51(9):1131-1137,1148
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沉沙场所,又是滩区民众生产生活的家园。多年来滩区行洪输沙的自然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功能协同发展问题一直是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适用于黄河滩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黄河下游滩区最近10年间的社会经济数据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基于不同来水状态下的治理方案,分析不同量级洪水对滩区经济社会系统发展产生的影响,发现构建8000 m~3/s防护堤方案对于稳定提高滩区农业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新形势下滩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因特殊自然环境而形成了特定的心理活动、心理需求,这既影响到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又对政府在滩区的有关政策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国家制定和实施滩区政策时,应根据滩区居民的心理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洪水淹没补偿、村台建设与搬迁、基层组织建设、外迁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切实解决滩区居民的具体困难,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促进滩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因受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灾害环境的影响,生活保障程度差,贫困人口多。他们既是黄河水灾的受害者,也是维系黄河大堤以及大堤之外居民安危的贡献者。滩区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滩区居民特有的心理特征.该心理特征势必影响滩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治理黄河诸多举措的实施。研究滩区居民心理状况.既是建设滩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局面以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宽滩区既是大洪水行洪滞洪沉沙的通道,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如何合理运用宽滩区是长期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本文在水沙统筹、空间统筹和时间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与减灾效应二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Pareto最优解的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与减灾效应二维评价模型,利用1958、1982、1992和1996年4场洪水实测资料,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应用上述模型对黄河下游宽滩区不同运用方式的12组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水量级对减灾效应影响显著;相同洪水条件下设防护堤并控制闸门运用(有闸)或分区运用(5滩、10滩)方案能在滞洪沉沙功能和减灾效应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可作为未来滩区优化运用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图论的河道-滩区系统连通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河道-滩区系统的连通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图论连通度理论,将河道-滩区系统中的水流通道、鬃岗地形、小型封闭水域和牛轭湖等微地貌单元概化为图模型.并利用ArcGIS平台和DEM模型实现其表述.在此基础上,建立图的邻接矩阵,进行连通性分析和水流通道连通度计算,实现了河道-滩区系统连通程度分析的定量化.以瓯...  相似文献   

6.
河道—滩区系统的连通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主要基于图论连通度理论,将河道-滩区系统中的牛轭湖以及水流通道、小型封闭水域和鬃岗地形等微地貌单元概化为图模型,并采用DEM模型和Arc GIS平台对其进行科学描述。在此过程中,文章还构建了基于图论连通度理论的邻接矩阵,然后对某研究区河道-滩区系统的水流通道连通度进行计算分析,以此实现对某河道-滩区系统的水流通道连通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行滞洪沉沙区域,也是滩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现状滩区仍有91.58万居民防洪安全缺乏保障,人民生活贫困,黄河下游不利河道形态使得黄河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在充分考虑新时期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及沿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的5种具体模式及详细实施途径,并从防洪保安、滩区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经济等多个方面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经济、社会、生态效果显著,可实现治河与惠民的双赢。建议国家加快推进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蓄滞洪区、滩区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和人口安全与发展两个方面。鉴于此,1998年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蓄滞洪区、滩区移民搬迁和安全建设工程,由于未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从实际操作情况看并不成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蓄滞洪区、滩区等发展条件有限区域的人口会逐步向城市或更具快速发展潜力的地区自然迁移,建立蓄滞洪区滩区土地银行,配合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趋势,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形成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可以加速这种迁移,减轻蓄滞洪区、滩区防洪运用时面临的人口安全和大规模临时转移的压力,同时能够使国家获得这些地区土地的使用权,保证其防洪、生态、环境和生产效益更合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和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滩区作为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牧业开发、旅游、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其地位愈来愈高.兼顾防洪和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开展滩区安全建设,适度进行滩区开发,可以较好地保证滩区群众安全,促进滩区经济发展.在分析滩区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滩区综合治理原则和滩区安全建设、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下游各河务局管辖大面积的滩区土地,具有较大的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滩区生态经济,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全河经济腾飞。本文探讨了黄河下游滩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开发步骤,以期在滩区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