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重新定义和分析DPSIR框架中的指标及其内在联系,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以及因子度、风险度计算模型,以山洪灾害频发的凌源市为例,充分考虑人类活动情况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科学评价了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所构建评价体系和综合计算模型能够定量反映不同村落山洪灾害风险状况及其差异性,为凌源市山洪灾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洪灾害严重制约着山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风险区划对景区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庐山景区为例,通过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构建了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景区山洪风险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以汛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最大24h降雨量、水系缓冲区、坡度、坡向、高程、岩土体类型、断裂构造、植被覆盖指数、灾点密度等10个指标作为危险性评价指标,以旅游景点、上山道路、山顶公路、旅游线路、建筑物等5个指标作为易损性评价指标,形成了山区旅游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ArcGIS对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得到了庐山风景区山洪风险区划分级图.经验证,该区域风险区划结果与实际调研数据吻合;研究区域中、高风险区面积占比约16.50%,低风险区占比约39.01%.研究结果为该区域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其它山地旅游景区山洪风险等级划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山洪灾害严重制约着山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风险区划对景区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庐山景区为例,通过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构建了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景区山洪风险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以汛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最大24h降雨量、水系缓冲区、坡度、坡向、高程、岩土体类型、断裂构造、植被覆盖指数、灾点密度等10个指标作为危险性评价指标,以旅游景点、上山道路、山顶公路、旅游线路、建筑物等5个指标作为易损性评价指标,形成了山区旅游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ArcGIS对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得到了庐山风景区山洪风险区划分级图.经验证,该区域风险区划结果与实际调研数据吻合;研究区域中、高风险区面积占比约16.50%,低风险区占比约39.01%.研究结果为该区域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其它山地旅游景区山洪风险等级划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间尺度较小区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中指标权重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选取林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后果逆向扩散法从自然灾害系统和社会灾害系统2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山洪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引入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林州市随机森林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不同山洪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林州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并与历史山洪灾害发生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风险评价模型的风险区等级划分精度达到81.34%,证明随机森林算法运用于空间尺度较小区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DPSIR模型的沿河村落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丘区沿河村落洪水预防和治理是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难点之一,定量研究沿河村落山洪灾害风险程度可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保障。将DPSIR模型引入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中,对模型中各指标重新定义,对模型内部关系重新梳理,得到新的契合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DPSIR指标体系模型,以及因子度和风险度两个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威海市文登区2个小流域的5个不同特征的沿河村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研究对象下垫面及人类活动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度和综合风险度来表征山洪灾害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定量体现不同沿河村落风险状况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应用于沿河村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博罗县澜石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植被覆盖度、土壤松散程度、降雨、坡度、人口土地利用类型和密度(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建立澜石河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采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模式。在叠加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图、易损性分区图的基础上绘制出风险区划图,经与历史数据对比,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目的是确定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引入土壤松散程度因子,可精细刻画山洪地质灾害的本质特征,深入挖掘监测系统实时数据,拓宽了山洪灾害转入山洪地质灾害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山洪灾害特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突变评价方法,确定该体系各层突变模型,计算出各子指标的风险突变级数及评价结果,实现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以湖南省澧县涔水流域南支为例,验证了该套灾情风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洪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山洪灾害风险性评价是开展其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区为例,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将山洪灾害系统划分为自然灾害系统、环境灾害系统和人为灾害系统,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年最大10 min降雨量、年最大6 h降雨量、年最大24 h降雨量、地形起伏度、地形指数、河网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共10个指标构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借助ArcGIS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提取和叠加计算,最终得到风险评价值,结果表明:防治区91%的范围处于山洪灾害中等或更高风险级别区域。收集历史山洪灾害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超过90%的山洪灾害发生点处在中等-较高-很高风险区域,证明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正鼠标轻轻一点,一个县域的降雨过程线随即展现在屏幕上,同时还可查询沿河村落分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危险区及安置点分布、山洪灾害风险等级等各类山洪灾害防御基础信息。这是7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验收会上,现场演示的"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功能。此次验收会的召开,旨在保证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公开使用和共享,研讨调查评价成果的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县域为单元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前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和承灾因子,采用GIS工具进行提取与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基于加权综合法叠加各图层获得山洪灾害风险图,根据调查的历史山洪灾害数据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以海南三亚市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藤桥河、三亚河、宁远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和易损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深圳市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大风险要素出发,利用Arc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洪涝频发的深圳市进行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最终生成以100 m×100 m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深圳市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西部、福田区、罗湖区西部、龙岗区以及大鹏新区部分地区。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深圳市洪涝灾害风险的实际分布情况,为有关部门的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较为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浙江省作为研究区,以其县域作为基础的计算单元,从洪水灾害系统理论出发,构建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因子指标体系对宏观区域上的洪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原理,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区域防灾力等要素选取了巧个风险评价指标,并为各风险因子及其基础指标分配了权重。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风险分级方法,对研究区的洪灾风险等级及风险类型做了定量化分析。经计算,浙江省高等级的洪灾风险集中分布于浙北的冲积平原区和浙东的沿海丘陵平原区,在浙西的金华衡州盆地也有高等级洪灾风险呈点状分布。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浙江省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在综合考虑滑坡的关键影响因素基础上,选取滑坡规模、滑坡稳定系数、当日降雨量、潜在经济损失、受灾人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一种新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瀑布沟水电站库区12处滑坡灾害评估,评价结果表明,除麦地滑坡实际结果为Ⅲ级而预测结果为Ⅳ级外,结果准确率达到91.7%。这表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是可行的,为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极端降水概率分布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中产汇流机制复杂,多参数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较大的问题,依据极端降水与山洪灾害内在响应联系,提出以GPD分布为基础耦合小流域内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构建基于极端降水概率分布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估算模型。选取裴河小流域夏湾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时段特征雨量检验法和水位流量反推法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化预警指标确定过程,合理推求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范围,削弱多参数不确定性影响,计算结果安全可靠,适用于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基于极端降水概率分布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估算模型完善预警指标计算理论体系,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特大旱灾是对灾害严重程度的一种泛称,本文从理论层面对特大旱灾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区域场次特大旱灾的概念,并对其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以山西省为例,基于长时序历史灾害资料,就近500年山西省出现的场次特大旱灾进行了界定。研究成果包括:(1)区域场次特大旱灾的概念表征了灾害的共性即时间、空间和强度,同时突出了其特性即灾害过程;(2)以县级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考虑史料记载中各要素可能不全、但可能互补的实际,建立了区域场次特大旱灾的评价指标体系;(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场次特大旱灾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操作性强,适用面广;(4)近500年山西省发生了6场特大旱灾,尽管其严重程度近50年并未遇到,但对其未来出现的可能性,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16.
戚蓝  李楠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4):141-145
为更好地防御山洪灾害,提高防御系统预警防范水平,采用事故树和层次分析法相耦合的方法,在进行了大量洪水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山洪灾害的影响因素。依据结构重要度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层次分析法的各权重,对山洪灾害防御系统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如下:(1)事故树—层次法相耦合分析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系统综合评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相互弥补不足;(2)以乐清市山洪灾害防御系统为例,分析出各指标值和不足之处,评价结果为69.554,属于一般,接近于较好。防灾部门要合理规划沿河村落居民房屋选址,避免聚集在山洪危险区内,并与防御工程设施相协调,维修防洪标准较低的工程或兴建新的防洪工程,为进一步完善防御系统、减轻山洪灾害。  相似文献   

17.
刍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有关研究情况,介绍了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编制及其预期成果。分析认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主要受到工作目标、基础资料、技术条件、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其关于现状防洪能力、危险性等级划分、预警指标分析等的分析成果,将在山丘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预案编制、预警预报、应急响应、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区域和全国山丘区尺度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信息支撑;应当充分运用山洪灾害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和数据,研究多源数据快速规范化集成技术,以及操作性强且符合各地特点的分析评价方法与技术,尽快尽早把分析评价工作重心移向山洪灾害防治的目标和本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崩塌灾害成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地区崩塌灾害现有调查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京地区崩塌灾害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降水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从2004~2015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数据中选取了18起突发地质灾害作为研究案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崩塌灾害成灾因子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崩塌灾害成灾因子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节理裂隙、地形坡度、人类工程活动、降水和岩性。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脆弱性研究存在的概念和研究框架缺乏共识、空间尺度精细化不足以及耦合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模拟薄弱等局限性,梳理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认知、测度方法、时空模拟3个维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未来要不断完善城市暴雨内涝脆弱性的理论体系,加强大数据驱动下的内涝脆弱性定量测度方法和人类行为对脆弱性的适应性调控研究,实现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的多尺度、精细化动态模拟,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广西德保岩溶内涝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基于Arc 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的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广西德保县岩溶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价,以期为防治岩溶内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综合比较德保县降雨条件、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然后利用Arc GIS技术得到德保县岩溶内涝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区划图。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德保县岩溶内涝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关镇,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耕地面积分布较广的北部地区,而东部及西部地区的内涝灾害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