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敬荀 《治淮》1999,(4):10-11
淮河干流上行、蓄洪区是全国七大流域最多、使用最频繁的地区。这是淮河的自然地理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是淮于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河道过洪流量的20%~40%,洪水愈大,作用也愈大;同时也带来了淮河防汛的沉重负担,各级领导都为行。蓄洪区的使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疲于奔命。 总结历史教训,大约有以下几个过程:50、60年代,行、蓄洪区内相对地多人少,圈堤矮小,行、蓄洪阻力不大,矛盾不突出。70年代人口大增,圈堤加高,行蓄洪阻力加大。在洪水到来时,不得已曾请部队工兵用炸药炸开行洪口门行洪。80年代以来,在水利部的关怀与指导下,对口门行洪、漫堤行洪、口漫结合行洪进行了多种方案的研究,并作了大型水工  相似文献   

2.
3.
刘福田 《治淮》1999,(10):10-11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理论,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摒弃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经济繁荣的传统发展道路,鲜明地坚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其内涵体现在时空域内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条件下,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淮河中游行蓄洪区是淮干防洪的难点,也是淮河流域最贫苦的地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初步探讨行蓄洪区防洪减灾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进洪频繁,一直是治淮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回顾了淮河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分析了行蓄洪区运用方式的变化及安全建设经过,指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行蓄洪区治理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蓄滞洪区的布局与建设,在研究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建设问题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有效调度、运用行蓄洪区,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首先要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工程,其次,要继续开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安全建设,同时,实施人口外迁工程,安排必要的内部治理项目,加强行蓄洪区管理。  相似文献   

5.
6.
7.
宁远 《中国水利》1999,(11):19-20
一、防洪减灾是淮河流域基本和长期的问题 淮河流域地处气候过渡带,气象复杂,暴雨洪水经常发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边缘高中间低,汇流集中,中下游地形极为平缓,排水困难;流域水系紊乱,河道淤塞,湖泊洼地潴蓄顶托,黄河侵淮夺泗的后果难以根本消除;流域有1亿以上人口,1500万公顷耕地处于洪水威胁之下,洪水一旦漫溢溃决或因供致涝,损失惨重;因所处区位重要,洪水及灾害的影响和冲击也大,人水争地的矛盾不易化解。淮河流域上述洪水生成及成灾的基本条件在下世纪不会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尚新红 《治淮》2010,(11):20-22
<正>瓦埠湖为淮河四大蓄洪区之一,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流域面积4193km2,由东淝河中游河道扩展演变形成。河道全长152km,平均比降0.30‰。湖区南起白洋淀,北至钱家  相似文献   

9.
王文龙  李玉强 《治淮》2007,(1):11-12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进行全面治理的大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流域四省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淮河流域的防洪减灾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几十年的治淮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淮河治理的症结所在,即行蓄洪区问题。这些地方原本是淮河行蓄洪场所,因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成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地,造成淮河干流排洪不畅,高水位顶托时间长,大小支流河口(湖口)地区和洼地积水难排,甚至洪水倒灌,形成“关门淹”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几代治淮人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艰苦奋斗,淮河的面貌现已大为改观,随着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扩大行洪通道、淮北大堤加固、怀…  相似文献   

10.
治理淮河50年防洪效益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沛炯 《治淮》2000,(11):12-13
今年是治淮50周年,回顾50年的光辉历程,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掀起了二次治淮高潮。通过50年的治理,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一般性洪水,而且还战胜了1954、1991年等多次大洪水,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为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