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是大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漳河水库灌区自然、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现状,灌区建设对农田、水、林草与自然等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漳河水库灌区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主要措施和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新的水文生态的观点分析了灌区问题,将灌区水文系统、生态系统分为渠首引水系统、配水渠系、田间灌溉系统、井渠系统、排水系统、作物系统、土壤及水文地质系统等10个子系统。经过分析论证,灌区是一个典型的水文生态系统,从而揭示了灌区生态文明的实质和内涵,使生态文明灌区建设更具明确的目的和工作内容,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水利工程的水文生态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水生态文明引入灌区建设中,探索性地将灌区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与人"四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节水型生态灌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管理及文化的构建路径,提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指出灌区建设中存在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未从机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科学生产等主要问题,展望了灌区建设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智慧型灌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西省汾河灌区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的问题,阐述了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与人工湿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城市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的优势,通过介绍城市污水生态系统与人工湿地的工程实例,对山西汾河灌区建设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是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综合体现,形成的生产力高、灌区功能健全、水资源配置合理、生物多样性高而单位水量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的节水型灌区,是现代化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位山灌区通过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景观与水文化建设、灌区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生态调控关键技术措施,打破原来单一的供水服务模式,在建设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态灌区应具备完善的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健全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较强的削减面源污染能力、低污染多产出的生产模式、合谐的田园生态风光布局这五个基本要求,结合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的研究与示范,研发出系列生态灌区建设技术,进一步提出生态灌区建设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新观念,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灌区的设计、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鸭河口灌区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水库自流灌区,近年来坚持灌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相融合,切实按照"改善灌区水生态系统,提升灌区水文化品位,营造节约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有序管理环境和节水高效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环境"这一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水生态文化建设,致力向现代化灌区迈进,在绿色、生态、和谐灌区发展之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一、生态灌区内涵生态灌区即按照水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管理灌区,生态灌区建设就是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灌区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也是我国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占全国耕地面积40%的灌区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随着灌区供水的多元化,灌区已成为直接关系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安  相似文献   

9.
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了水利发展的主旋律。在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灌区的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规划资料,从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生态自然、环境优美、意识文明5个方面建立了水生态文明灌区的评价指标,并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评价结果。永舒榆灌区是吉林省的大型灌区,第二松花江贯穿其中,水资源丰富、水生态文明建设条件较好,对其进行评价,可进一步分析灌区建管的优缺点,并给出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顶层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为例,梳理了其顶层设计中的建设主旨与特征、基本原则、标准与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内容,包括工程建设、水生态及水文化建设、灌区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服务建设等方面,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建设现代化灌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伊犁河流域灌区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灌溉面积较小、灌溉水利用率低、生态与环境恶化、管理机制不合理.在建设中首先要以改造老灌区为主,全面配套灌区建筑物、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同时要加强灌区的管理,在开发中应该以保护当地的生态与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2.
王生全 《中国水利》2006,(20):49-51
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是灌区水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价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解决末级渠系水费计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灌区水费管理、加快水费改革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兴电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实行终端水价的探索,收到了减员、增收、节水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水管理体制是灌区管理工作的核心,农民用水协会是灌区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兴措施。以石津灌区为例,分析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它的发展过程、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讨论了用水协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总结了石津灌区用水协会的管理经验,对实现灌区末级管理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均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汾河灌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汾河灌区灌溉供水严重不足,每年平均只灌一次,每亩次净灌57 m3 ,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加速发展河井双灌,合理引用区间( 洪) 水,取消沿河高灌抽水,发展工业供水市场,开展节水灌溉等,可促进灌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谢崇宝  高虹  黄斌 《中国水利》2007,(15):45-46
灌区信息化可以显著促进灌溉管理现代化,提高灌区供水服务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开展灌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灌区相关管理单位的主要任务是梳理管理脉络和职责划分,集中精力完成灌区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以及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河套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区节水的关键在于机制,在于管理体制。近几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在节水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用水者协会的推广,得到了灌区人民的欢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进行改革和调整,进一步明晰水权及其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关系,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大型灌区移动智慧管理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灌区具有空间范围广、节点建筑物类型多、特征数据分散等特点,所涉及信息种类繁多且数据量巨大,目前常规人工巡检及测量手段已不能满足灌区信息高效管理和利用的要求。为提高灌区管理信息化水平,基于GIS技术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基于GIS的大型灌区移动智慧管理系统框架,并依据灌区常设监测和管理项目,对其系统模块和功能进行划分。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为例,研发了灌区GIS移动智慧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各遥测站及节点建筑物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引洪补源的实施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有效地补源,补源涉及到水行政管理部门、灌溉管理单位、灌区受益干部、群众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引洪补源不但解决增产、增收,而且能有效地改善水环境,但必须加强宣传,强化管理,采取政策、经济措施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山西省运城市夹马口灌区为对象,分析了应如何搞好灌区的节水灌溉。该灌区的经验表明,采取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推进节水灌溉事业,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灌区加强需水管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加强需水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缓解我国主要灌溉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从需水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灌区用水实际,分析了灌区需水管理的内涵及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以判断灌区水安全态势,调整供水者供水行为,调整用水者用水行为为流程的灌区需水管理理论框架,提出了建立以公益效益为主、兼顾经营效益的灌区水管单位、完善灌区水价体系和水价政策、建立和完善用水协会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用水者为交易主体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水权交易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