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北江原水为水源进行中试研究,对比研究内压式、外压式、浸没式三种超滤膜组件的净水效果和跨膜压差的变化,研究超滤净水工艺在北江流域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沉淀出水经超滤后,出水浊度皆在0.3NTU以下。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在12.6%左右。  相似文献   

2.
以漓江源水为研究对象,当进水CODMn的质量浓度为4~7 mg/L时,比较不同工艺处理效果。进行模拟水厂的混凝沉淀实验,找出对CODMn去除效果较佳的条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Fenton试剂投加量下,并不能使CODMn的出水浓度达标;粉末活性炭虽能有效吸附有机微污染物,但单独采用粉末活性炭的相对成本较高;比较不同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发现,经粉末活性炭-Fenton-聚合氯化铝联合工艺处理后,CODMn出水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和超滤组合处理微污染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和超滤组合工艺进行微污染水处理试验研究。进出水水质检测结果表明:二氧化氯预氧化和超滤组合工艺能将出水中浊度和细菌总数分别控制在0.8NTU和2CFU/mL以下,总大肠菌群未检出;投加0.5mg/L二氧化氯能使混凝—沉淀预处理和组合工艺的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约11.6%和7.4%,而且二氧化氯产生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浓度均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跨膜压差监测表明二氧化氯预氧化能通过降低膜表面污染物负荷、降低有机污染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减少微生物在膜表面滋长等方式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以混凝—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MBR出水的研究设备。研究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分离有机污染物和脱盐效果,对TOC、电导率、CODMn、UV254、浊度、总碱度、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5%、98.94%、90.69%、99.83%、93.41%、89.21%、97.94%。产水电导率≤10μS/cm,可满足部分行业的纯水使用要求。同时,在线投加7mg/LFeCl3和0.35mg/L聚丙烯酰胺(PAM)时,超滤对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82%、20.5%、32.2%,跨膜压差增长趋势减缓,膜污染速率降低,节约了清洗膜的药剂,延长了超滤膜使用寿命,对反渗透膜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O3-GAC-UF)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研究该组合工艺对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油含量为4 mg/L左右时,在臭氧投加量约为4 mg/L、反应时间为12 min、活性炭停留时间为12 min条件下,超滤出水油含量为0.027 mg/L,对色度、浊度和CODMn的去除率均接近100%,UV254从0.117 cm-1降低为0.004 cm-1,并且随着处理水量的增加,系统运行稳定.臭氧-活性炭-超滤工艺可以作为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绍兴县江滨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前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后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探讨了该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废水经水解酸化段后B/C由0.23提高至0.41,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进出水pH由9.3降至8;好氧段出水CODcr为110~177mg/L;该中试系统对色度、CODcr、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95%、80%、43%、94%,出水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常规混凝工艺确定的最佳处理条件下,考察了单独高锰酸钾(KMnO4)和次氯酸钠(NaClO)预氧化、单独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以及KMnO4和PAC联用对混凝处理东太湖原水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聚氯化铝和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mg/L和30mg/L,聚氯化铝的混凝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铝;投加KMnO4对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不利于原水氨氮的去除;投加PAC有显著的强化混凝作用,各指标去除率均有所提高;KMnO4和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水中UV254的去除率;预氧化大大提高了混凝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投加1mg/L NaClO对氨氮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
UF-RO组合工艺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系统中,采用UF-RO组合工艺对循环排污水进行去浊除盐.通过现场试验,考察了超滤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中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可行性;在工程实践中确定了系统实际运行工艺参数并对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该工艺为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再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中试研究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处理珠江流域北江水源水低通量运行情况,并研究了天然有机物对超滤膜污染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出水浊度在0.08NTU以下,膜滤后水2~10μm的颗粒变化在22~31个/mL,整个工艺对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99.3%~99.6%、12.5%~52.0%、30%~65%;当超滤膜通量21L/(m2·h),反洗周期8h,反洗时间1min时,跨膜压差每天增长0.32kPa,基本实现超滤膜长期运行较小不可逆污染通量;蛋白类和胞外聚合物是超滤膜污染的主要有机污染因素,部分腐殖质对不可逆污染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印染废水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且水量和水质变化大,水质成分复杂,针对上述特点,采用了CS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1 200mg/L、BOD5为350 mg/L、SS为200 mg/L、色度为400倍、pH为11.5时,出水水质达到《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92)二级标准.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基建和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1.
对预臭氧-混凝沉淀-炭砂双层过滤-微(超)滤组合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浊度,保证出厂水浊度在0.1NTU以下及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5%左右,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结合超滤及纳滤工艺深度处理饮用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门岛内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藻类所产生的臭味物质、有机碳及消毒副产物的浓度非常高,影响岛内民众健康.研究利用活性炭结合超滤及纳滤工艺,将甲基异莰醇-2、土臭素处理嗅阈值以下,将不可挥发溶解性有机炭(NPDOC)从6.4 mg/L降至0.2 mg/L;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可分别从489μg/L和656μg/L去除至38μg/L及17.6 μg/L,去除率分别为92%及97%.中试结果表明,各检测项目均符合台湾地区饮用水标准.由32位金门县自来水厂员工测试3种水的适饮性,其中经活性炭结合超滤及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水样水质为多数测试人员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浸没式超滤膜处理低浊度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试采用浸没式超滤膜代替传统砂滤工艺处理浊度较低的滦河水,考察此工艺长期连续运行时的处理效果,并测算了超滤设备的运行成本。4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膜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浊度低于0.1 NTU,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3.3%,比砂滤池高15.8个百分点;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16.1%,优于滤池对CODMn的去除效果;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细菌等微生物,对TOC、氨氮和消毒副产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超滤设备的运行成本约为电耗0.12 kW.h/m3,药耗0.14元/m3。超滤膜可在给水厂的工艺改造中代替传统的砂滤工艺,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以粉末活性炭(PAC)为处理介质,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模拟静态吸附试验,优选适合长江原水的粉末活性炭炭种、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工艺,进而探讨粉末活性炭处理长江微污染原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季节性藻类暴发问题越来越突出,常规净水工艺对藻类去除效果较差,严重威胁着饮用水供水安全。超滤工艺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颗粒物、胶体和微生物,尤其在解决含藻水问题方面具有物理截留的显著特点,已成为我国净水升级改造的重要技术。然而,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严重膜污染,极大地制约了超滤工艺的推广应用。围绕超滤工艺在处理含藻水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其膜污染内在发生机制以及调控技术,并对超滤工艺处理含藻水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有助于发展和完善超滤处理含藻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滤-纳滤(UF-NF)全膜工艺处理东太湖水,通过中试考察全膜工艺对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效能。试验结果表明,超滤预处理能充分保证纳滤的稳定运行,试验工艺处理浊度、CODMn、TOC、UV254、氨氮、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9.93%、89.33%、62.33%、93.72%、82.1%、99.67%和98.32%。工艺对水中的TDS和电导率的去除率为43%。三维荧光和有机物特性分析表明,原水中有机物构成以芳香蛋白类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全膜工艺去除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7.
UF膜与混凝联用处理淮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超滤处理工艺对淮河水进行了中试。为了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膜通量 ,采用微絮凝和砂过滤作为预处理。结果表明 ,膜出水浊度低于 0 5NTU ,CODMn低于 3mg/L ,色度为 5度 ,氨氮低于 0 5mg/L ,均低于同期常规处理出水指标。超滤膜运行一个多月 ,膜压差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两级中和沉淀-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俊华  刘石虎  周健 《给水排水》2006,32(10):62-64
高浓度酸性氟磷废水回用处理中,一级处理后的低浓度含氟废水如采用传统活性氧化铝工艺存在操作管理复杂等问题.以某磷肥厂为例,提出了两级中和沉淀-混凝吸附工艺,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中和沉淀及混凝的药剂投加种类及投加量,同时考察了pH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除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中F-为178~190 mg/L、PO3-4为146~155 mg/L、pH为2~4.2时,一级和二级中和药剂采用CaO,投加量分别为2.5 g/L和1.2 g/L;出水可达到F-≤10 mg/L、P3-4≤0.6mg/L、SS≤70 mg/L,在聚氯化铝投加量为1.5 g/L及pH为7.5的条件下,经进一步混凝吸附后,出水可达到F-≤1 mg/L、P3-4≤0.6 mg/L、SS≤70 mg/L,满足了回用水的要求,并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简便及运行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二氧化氯投加影响因素及消毒副产物产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持续杀菌能力;各水质参数中,COD_(Mn)的变化对二氧化氯投加及副产物产生有较大影响;当原水水质较差时,给水厂通常采用在原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进行强化处理的方法,在此种情况下,二氧化氯投加在混凝之前,出水中亚氯酸盐值偏高且剩余二氧化氯较少。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南方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超滤膜污染情况。组合工艺出水浊度一般为0.01~0.03 NTU,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数低于10个/mL。组合工艺对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7%、88%和60%,其中炭吸附起主要作用,分别占39%、86%和57%。总细菌数和异养菌平板计数(HPC)在炭吸附池出水中分别为1~1 300 CFU/mL和190~2 880 CFU/mL,而其在超滤出水中分别为0~5 CFU/mL和0~40 CFU/mL,这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安全保障水平。浮游动物能穿透炭砂滤层,但超滤对浮游动物有非常好的截留效果,出水中偶有检出轮虫,最大为2.5个/100 L。超滤膜污染为由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造成的综合性污染,金属离子包括Fe3+、Al3+等高价离子,以及Ca2+、Mg2+等二价离子;有机物主要为烷烃和芳香烃等。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非常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气候,以及季节性有机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的水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