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维  贾仰文  黄国如  牛存稳  张和喜 《水资源保护》2022,38(5):190-195, 203
为分析红枫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及非点源污染防控措施效果,利用该流域典型子流域的水量和水质数据对SWAT模型的径流和水质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了2001—2015年流域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不同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红枫湖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氨氮、总氮、总磷负荷主要集中在4—9月,分别占全年负荷的88.49%、83.74%和97.36%,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子流域氮磷流失较大,是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化肥削减、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能有效削减非点源污染,尤其是总磷污染,实施综合管理措施对氮磷污染削减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丰经济开发区河道的污染现状,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大丰经济开发区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进行了估算,得出了不同污染源类型(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禽畜养殖业污染)对大丰经济开发区河道的输出污染负荷量及不同污染源类型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率:COD、总氮、总磷和氨氮的负荷量分别为:277. 280 t/a、86. 089 t/a、10. 715 t/a、56. 383 t/a;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生活污染对河道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妫水河入官厅水库入流水质达标,分析水质成因,分步制订水质改善措施。采用MIKE21耦合植物作用的Ecolab生态水质模型,对妫水河下游入官厅水库断面至东大桥断面、支流三里河水域进行模拟。通过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数据及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流域上游来流水量及水质、区间污染源及河流湿地等自净作用是影响官厅水库入流水质的主要原因,其中:妫水河入流污染负荷对水库入流水质贡献率最大,丰枯水期氨氮、总磷和总氮的贡献率分别为18.32%~45.76%、9.31%~31.17%和29.34%~67.56%;区间入河污染源氨氮、总磷和总氮削减率分别为19.41%、31.31%和24.94%;丰枯水期河道自净对氨氮、总磷和总氮削减率分别为44.85%~61.29%、51.40%~77.92%和8.40%~23.06%。为改善官厅水库入流水质,在流经城市区的妫水河下游及三里河修建了河流湿地公园,对区域污染源进行截污,使得入库水质可达到Ⅲ类水。为长远确保官厅水库的水质,控制来流水质和加强流域治理是关键,同时营造岸带湿地,对水质改善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为水库污染防治及负荷量削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柘林水库水环境容量及水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华  陈然  刘志刚 《人民长江》2009,40(24):39-40
通过对江西省九江市柘林水库的污染物特征分析与水环境现状调查,根据沃伦韦德模型和狄龙模型,对柘林水库COD、TN、TP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柘林水库的水质良好,根据2007年库区污染物排放水平,COD、TN用地表水Ⅰ类标准计算水环境容量时,均有剩余水环境容量,可以达到柘林水库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只有TP污染较重,污染负荷量超过了地表水Ⅱ类标准计算的水环境容量的15.3%,需削减33.25 t才能达到功能区所规定的水质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柘林水库TP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库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面源污染进行总量控制,需要对减排潜力进行合理评估,减排潜力的定量化是基于对减排措施进行优选,制定一套可行的、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成本的减排方案。以常州市为案例分析面源污染的减排潜力,采用能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对减排方案进行多目标优化,选取总氮削减率、总磷削减率、氨氮削减率、COD削减率作为环境指标,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作为经济指标,备选减排措施从常州市及其周边的示范工程和试验工程选取,确保其可操作性。以2014年为基准年,根据排污系数法估算常州市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并根据优化措施计算削减量,分析各污染指标的减排潜力。研究列出了常州市面源污染适用减排措施清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减排工程措施进行优选,得到了2014年常州市面源污染在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成本下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6.
水质模型在杨溪水库污染负荷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溪水库是永康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其供水安全意义重大。在对库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现状水质的评价,得出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其年平均为III类水质,个别月份为IV类水质。采用水库质量平衡模型和狄龙模型模拟预测杨溪水库的水质,至2020年,CODMn仍可保持II类水质,但NH3-N由I类变为II类,总氮由III恶化为V类,总磷由II类变为Ⅳ类。基于此,计算了恢复至目标水质所需削减的污染负荷值,提出了污染源防治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以最大日负荷量(TMDL)计划理念为基础,利用太湖新孟河流域水文水质、污染源资料,对照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对基于月水平的流域最大日负荷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基于TMDL值的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该流域全年TMDL值变化幅度较大,面源为该区域水质的主要污染源;面源污染负荷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明显;根据污染物削减量的计算结果提示,并非每个月都要按照统一的削减标准进行排污控制,可根据TMDL计划科学利用和调控水环境容量,既促进环境保护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质目标可达的入太湖湖体污染物削减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状污染物入湖通量和湖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提出了基于水质目标可达的高、中、低入太湖湖体污染物削减方案,结合各类污染源削减潜力进行方案可达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方案可推荐作为入太湖湖体污染物削减方案,其中2015年CODMn、氨氮、总氮和总磷水质目标分别为4.5 mg/L、0.46 mg/L、2.2 mg/L、0.06 mg/L,污染物削减率分别为15.3%、13.3%、21.4%、29.1%。研究成果为太湖水环境管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州市黄埔区乌涌水质现状及污染概况,以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BOD、总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物控制因子,选择Mike一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通过调整排污口排污量,进行逐次试算,获得乌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确定规划水平年污染物排放控制量;并根据乌涌调查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划,设定削减方案。其成果可为黄埔区乌涌水资源保护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山美水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就2010年8-10月份流域外源污染负荷对山美水库总氮与总磷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污染负荷总氮和总磷进入水库后不断迁移扩散至整个水库约经历20 d,水质整体上从Ⅲ类水降为Ⅳ~劣Ⅴ类;水库Ⅰ区总氮与总磷浓度分别增加0.16~1.32和0.12~0.34 mg/L,Ⅱ区受外源影响较小,总氮与总磷浓度增加0.05和0.075 mg/L;自入库区至出库区不同区域总氮与总磷浓度变幅较大且依次递减,并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滞后性。研究表明:在较短时间内山美水库水质恶化主要由外源污染所致。最后结合流域内水环境现状,提出改善山美水库水环境质量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汛期大汶河泄洪进入东平湖区的高浓度污染团的发生规律,减少和防止东平湖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根据1999~2001年环境监测资料,找出了主要污染指标是泥沙悬浮物、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查清了污染水团的发生原因、规律和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1-2015年间春夏季对上海市淀山湖水域中pH、水温、溶解氧、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及总磷等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分析水体中氮磷变化特征及营养盐限制状态,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数学模型估算淀山湖主要特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调查期间TN、TP春季与夏季存在显著差异,除2014年TP季节规律不明显外,春季TN、TP含量显著高于同年夏季;淀山湖三态氮含量排序,NO_3~-—N含量最高,TAN其次,NO-2—N最低,淀山湖水域三态氮基本达到热力学平衡;氮磷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湖库整体呈氧化性环境,氮磷补给具有异源性。根据水中营养物限制性分类标准分析得出,大多数情况下淀山湖水域氮磷比例合理,少数情况下营养盐限制状态以磷限制为主,氮磷限制状态交替存在的情况,可能会对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演替产生影响。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淀山湖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2014年之前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2014年以后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环境容量分析表明除2014年夏季CODMn外,调查期间淀山湖水体CODMn、TN及TP的污染负荷现状均大于同期保护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为达到水环境保护的目标,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削减。  相似文献   

13.
选取太湖西北部的竺山湾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流特征,建立基于MIKE模型的竺山湾流域河网模型。以该区域内2012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为评估对象,通过整理各项工程设计资料、实地调研各项工程运行工艺、运行结果,汇总出各个工艺的减排效果。通过计算2011年、2012年污染物入河量,设置不同的运算工况,核算了水环境治理工程运行后该区域内各镇区水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及污染物入湖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容量总量目标约束下,2012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使各镇区污染物需削减量较2011年有所降低,同时可降低各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量,说明水环境治理工程对竺山湾小流域内水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千岛湖现状污染负荷分析与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千岛湖水质现状和水功能区划,确定2015年和2020年千岛湖水质保护目标的污染物浓度,核算现状污染负荷量。将现状CODMn、NH3-N和TP污染负荷量作为千岛湖CODMn、NH3-N和TP的纳污能力,即千岛湖湖区CODMn、NH3-N和TP指标纳污能力分别为16420 t/a、2225 t/a和434 t/a。采用狄龙模型核算千岛湖TN指标的纳污能力,2015年千岛湖TN质量浓度目标值为0.88 mg/L,对应湖区限排总量为3468 t/a;2020年将千岛湖TN质量浓度目标值进一步提高至0.8 mg/L,此时对应湖区TN限排总量为3176 t/a。  相似文献   

15.
人工调控强烈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河流域下游某市为例,结合排污去向和污染控制单元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适合于人工影响强烈地区的"行业一级优化虚拟分配,控制单元二级容量分配"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并依据水污染源点源的排放去向特征及其管理功能,将控制范围划分为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与非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对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实施容量总量控制,而对非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主要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污染物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东平湖水质现状与可持续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水质监测,东平湖水质趋于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已达中富-富营养化水平。针对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对东平湖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东平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开发与水环境保护并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湖区人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生态旅游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浑太河流域水环境容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浑太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排污口排污权最大程度优化、工业及农业合理布局,通过区域水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分区段对浑河上游主要排污口、太子河流域生活排污口的交易情况进行优化计算,采用"排污口(直排口)—子流域(支流)—流域/干流"的分配过程对陆域、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的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分配。结果表明:(1)在考虑安全余量的情况下,对流域COD、氨氮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初次分配,分配总量分别为141 343 t、13 636 t,削减量分别占污染物应削减量的44.4%、47.7%,污染物治理总投入为2.18亿元,基本上能够实现流域污染物削减50%的控制目标。(2)通过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以及污水达标处理力度进行二次削减,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8 832 t、17 177 t,分别是流域水环境容量的1.48倍、1.26倍。(3)借助流域水量调整和下泄方式转变对流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情况进行优化控制,得到COD、氨氮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158 313 t、14 796 t。重新分配后的水环境容量能够保证污染物入河后的水体浓度达标。  相似文献   

18.
双龙湖底泥氮释放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氮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氮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19.
郝金之 《中国水利》2006,(17):49-51
黄河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5年进行了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道得到明显冲刷,河道行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东平湖也加大了治理力度,大大改善了防洪工程的薄弱环节,排蓄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山东省黄河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山东黄河、东平湖排洪能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山东黄河、东平湖滞洪区的防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