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现状抗旱应急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干旱时期的最低需水要求,指出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能力建设战略目标。在分析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六大片的特点,提出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布局建议,以全面提升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降水总量及河流水量不断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突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将缓减缺水问题。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等,水源工程体系主要从城区、平原区、山丘区等不同区域进行建设,分为输水工程及配套、水源联网工程、供水系统联网工程和小型水源工程。针对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缺乏科学规划、缺乏建设维修、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采用工程建设类型准确定位,合理使用现有水库资源和优化供水系统等措施。对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设的进行分析,为我国的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吉林省旱情旱灾发生发展趋势、水资源供需状况,结合现有抗旱能力,指出了抗旱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和抗旱减灾管理的抗旱减灾体系的构想,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科学抗旱,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是提高区域抗旱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功能的独特性、运行的临时性、管理的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分析了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经济条件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供水突发事件中常见的风险源,从城市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出发,涵盖水源、水厂及管网等方面,形成了应急和备用水源、应急处理、应急清水储备、应急清水调度、应急救援等设计技术,提出了关键技术指标和设计参数,并结合我国西南某市应急供水工程设计案例,制定了系统性的城市应急供水工程设计方案,为应急供水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城市在应急状况下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2014—2016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实施方案共涉及引调提水类项目208处,中央总投资9.2亿元。介绍了陕西省2014—2016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实施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建设经验,论述了已建成项目在水源储备、精准扶贫、应急供水、水系连通、生态补水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效益,总结了陕西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抗旱规划实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及希望国家继续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尽早启动抗旱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是提高综合抗旱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了从水库库区内新建取水塔取水,通过输水管线供水至灌溉区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设计要点。工程的设计保证了灌溉区大田作物在旱季的需水要求,提高了作物旱季抗旱能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郝相如 《北京水务》2006,(A01):26-28
张坊水源应急供水工程位于北京西南部,担负着北京西南部的工业、生活的输、供水任务。是有效缓解密云水库供水压力。在南水北调水源进入北京之前,确保北京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储蓄量的应急措施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保障水源之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保障张坊应急水源的水源安全和供水工程的运行安全重要性。为提高张坊应急供水工程的水源安全保证率,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安全供水提供便捷、快速的运行调度手段和监控能力,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冈乡发生严重干旱时,如何改善坝址下游农田灌溉条件和解决9650人乡镇居民饮水问题。结合水库开发建设任务和灌区农作物耕作现状,对区内水资源供水能力和特征水位进行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塘澄水库坝址天然来水量能够满足下游灌溉用水需求,同时可以作为抗旱应急可靠供水水源。按照正常蓄水位148.70m,设计洪水位151.70m调度运行,工程经济性较高、防洪运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启动实施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标志着抗旱工作由应急指挥调度进入了可通过应急工程保障居民和口粮田农作物基本用水的新阶段,也为抗旱工作配置了强有力的抓手,有效提升工程抗旱应急减灾能力。通过3年建设,工程陆续发挥明显效益,被旱区群众称为"救命水",并热切期盼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汾河灌区供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汾河灌区在工农业供水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汾河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供水市场的分析预测,提出了供水对策。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省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上游来水偏枯,导致供水矛盾突出,几乎年年发生旱灾。为了保障鄱阳湖区枯季城镇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分析了湖区取水设施的建设情况,用水需求,制定了3级预警水位。在此基础上,选取流域内7座主要水库开展了鄱阳湖应急补水研究,制定了应急补水调度方案,方案的运用将有助于缓解鄱阳湖枯季干旱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评价干旱对城镇地区缺水和产业损失的影响,选取以地表径流为供水水源的湘江干流株洲段为研究区,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构建城市干旱指标(CWSI),以月为尺度,计算不同来水频率下区域可供水量、不同产业类型需水量。分别从水量短缺、水位取水困难两种角度,计算湘江株洲段1960—2018年历史来水情景下月尺度区域缺水量和干旱指数(CWSI)。采用经济学领域HARA函数反映经济效益随用水量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缺水量-干旱损失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效益最优的缺水量配置动态优化模型,计算不同干旱程度下不同类型产业缺水配置规模,并采用抗旱定额法对配置成果进行验证,进而计算缺水量对应的干旱损失。依据CWSI指数变化,计算不同干旱等级下不同类型产业缺水损失;在多年平均缺水损失曲线基础上,依据当前月来水变化和前期来水亏缺,绘制典型年干旱动态损失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干旱具有边际损失高、发生频率低的特点,符合基于HARA用水效益函数构建的缺水损失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干旱风险评价、预警及抗旱定额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孙文伟 《吉林水利》2014,(11):39-41
石门水库是营口地区唯一大(2)型水库,担负营口市、大石桥市、盖州市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生态用水。水库旱限水位指标是确定水库干旱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是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级别的重要依据。根据石门水库建站以来的资料,分析水库来水量、用水量(含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用水)的变化,针对水库供水能力,探讨、分析石门水库在保证用水需求的情况下,最低旱限水位指标,对水库控制运用、科学主动抗旱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工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水资源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多水源、多用户的水资源长系列供需平衡动态调算模型。模型主要由数据管理、供需平衡计算、规划调整、结果统计分析四部分组成。模型主要控制方程包括水量平衡方程、行业水供需平衡方程、边界条件类方程、初始条件以及特殊类方程。模型的调度规则包括了供水调度规则和用水调度规则。与传统供需分析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针对缺水区域进行新增工程能力布设的规划能力。该模型应用于青海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青海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可供水量、供水保证率、水资源开发程度、供水能力、余缺水量以及新增工程能力规划等一系列指标的计算,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市地处淮河流域沂沭河下游,是著名的"洪水走廊"。同时,又处于江苏省江水北调供水网络的最末端,十年九旱,为名副其实的缺水型城市。为保障连云港市的快速发展,并带动苏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对连云港市水资源量供需情况进行调查,并在连云港市范围内合理划分子流域,分析划分后各子流域的供水能力,通过需水量推算,得出仅依赖研究区域内产流量很难满足当地供水需求,必须增加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连云港地区用水不足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旱涝频发下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基于某时段可供水量是否满足用户层理想需水量,提出旱涝交替下年内水资源优化调控方法。以驮英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通过2030规划水平年驮英灌区供水侧供水能力分析及需水侧水资源需求预测,分析远期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研究年内尺度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方案。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总缺水1 692万m3,年缺水率较调控前降低37.7%,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证,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局面。研究成果可为驮英灌区旱涝交替水资源优化调控提供决策方案,且该方法可供旱涝频发区域水资源优化调控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对宁夏固原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对下游平凉市城乡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供水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宁夏固原饮水工程最大引水量为2589.08万m3,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Ⅲ)—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国宁夏自治区,制订了广义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了2010水平年方案集配置结果,并进行生态、经济、环境和水循环响应的量化研究。从一系列方案中优选出合理的推荐方案,通过推荐方案的全口径供需平衡分析,研究不同口径的宁夏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宁夏区域农业用水向工业和生活转移的目标,支撑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