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河流地质作用与河道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动力是改造河床与河岸最活跃的外力因素,不断地发生对河谷地质体的侵蚀、搬运和沉积-即河流地质作用。河道的演变与河流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而河流地质作用受到河谷地质结构的制约,从河谷地质结构与河流地质作用的观点,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河流与其依托的河床河岸相互作用塑造了河道的形象;河流以其流量、流速、流向、流态随时空的变化,其地质作用的方式,强度也随之变化,由此发生了河道的演变;(2)河床河岸地质结构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制约主导者着河道演变的趋势。(3)对长江中、下游河道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不同河段的河道形态与河床河岸地质结构、河道地质作用的关系,探索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认识河道演变的某些规律,从而找出河势宏观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胜 《人民长江》1997,28(2):16-18
在长江中下游上自湖北武穴市下迄江苏省镇江市600余公里江面上集中了大量的采砂船,其中绝大部分为非法开采,由于管理失控,屡屡造成国家过江通信电缆被破坏,江岸崩塌,撞船,翻船致人死亡等事故,对江砂开采的首先需要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长江委的管理职能,沿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各自的河道主管机关积极的协助,才能达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江砂资源。  相似文献   

3.
4.
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要以防洪作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河道的泄洪能力,保障堤防安全;稳定河势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把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树立河道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的思想;贯彻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和要求;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河道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水沙特性变化的基础上,采用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多年的实测地形资料,对建库前后该河段的泥沙冲淤变化及河势演变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输沙量大幅减小,荆江三口分流分沙特性尚未发生明显变化,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进一步调整;坝下游河势总体稳定,但河床冲刷强度加剧,并由蓄水前的冲槽淤滩转变为滩槽均冲。宜昌至枝城河段河床纵向冲刷明显、洲滩面积萎缩、床沙明显粗化;荆江河床冲刷下切,河床形态逐渐向窄深形式发展;城陵矶至湖口河段部分弯道段主泓横向摆动、凹岸崩塌,分汊段主泓摆动不定,滩槽冲淤交替仍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武汉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方  童辉  姚丽娟 《人民长江》2006,37(11):35-36
武汉河段系长江中下游14个重点河段之一。根据武汉河段1986年6月、1998年9月、2001年11月、2002年8月共4个测次的河道地形,采用GIS技术,对河道深泓变化、洲滩变化和冲淤变化进行了河道演变分析。分析计算表明:1986~2002年武汉河段冲淤基本平衡,冲刷部位主要集中在武汉关至天兴洲洲头,淤积部位主要集中在天兴洲左汉以及天兴洲右汉内洲体右侧部分和武钢工业港等区域。  相似文献   

7.
8.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稳定性与治理方略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夏细禾  余文畴 《人民长江》1999,30(9):21-22,36
长江中下游自城陵矶致徐六泾段长约1237km,属 稳定江心洲的分汊河段。在大量实测河道泥沙资料的基础上,从长江中下游分汊型河道演变特点出发,通过分汊河道与蜿蜒型河道的稳定性比较,认为长江中下游分汊型河道比蜿蜒型河道稳定,在治理时应针对汊道存在的问题来稳定或改善双分汊河道的分流形式,对多汊河道要堵塞分流比较小的有害支汊,使之逐渐转化为双分汊河道。  相似文献   

9.
韩东平  王威 《人民长江》1996,27(4):38-40
1995年大水中,长江中下游堤防共险近1.5万处,其数量及恶性险情明显减少,长江干堤无一溃块,反映了堤防建设的成就,长江干堤及湖区圩堤等12处险情的抢护,为今后防汛抢险提供了借鉴。通过对1995年防汛抢险工作,建议:(1)继续加强各类堤防建设;(2)堤防建设中要先除险加固,然后逐步达标;(3)正确处理长江,重点圩堤,一般圩堤等的相互关系;(4)正确对待废旧小堤和隔堤的地位;(5)提高撇洪沟渠堤防洪  相似文献   

10.
刘四中 《治淮》2002,(10):7-8
一、河道现状基本特征 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河道从洪河口至洪山头,长431km,其中洪河口至正阳关长153km,正阳关至浮山长235km,浮山以下43km。各段河道现状基本特征为: 洪河口至正阳关段,沿淮有7个行蓄洪区。干流河道主槽平滩宽200m左  相似文献   

11.
李峻 《人民长江》1996,27(5):17-18
长江中下游干流地带,自然地理优选,分布有许多大中城市,重要港口,而且工农业发达,成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随着该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对河道的利用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长江中下游河道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沿江地带经济正常发展,如局部河段主流摆动和崩岸,一些港口码头,给排水口淤积,泄洪能力小于洪水来量;有些河段的河道形态不利于泄洪,航运等等。因此,中下游干流的河道治理是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12.
下荆江裁弯对荆江洞庭湖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唐日长 《人民长江》1999,30(4):20-23
下荆江中洲子、上车湾河湾实施裁变工程,沙滩子河湾发生自然裁弯,迄今已有20余年。裁弯后,荆江分流入洞庭湖的水量、沙星锐减、加速了江湖关系变化。根据原型实测资料,对裁弯后荆江河道和江湖关系演变、工程效益和对江湖防洪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指出1980年后,荆江河床已处于部淤平衡状态;洞庭湖口洪道和城陵矶-武汉河段泥沙淤2积问题对防洪影响较小,并对三峡工程运用后,进一步贯彻“江湖两利”方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游是洪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尤以荆江河段最为严重,长委会以往对洪水预报和分蓄洪方案的计算多采用水文学的方法,为适用实时分洪调度决策的更高要求,1990年水利部和长委会领导决定先建立一个自宜昌至大通的防洪实时调度整体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洞庭和鄱阳二湖水系,研制工作从1991年开始,并对宜昌至汉口段作了具体计算,经过1992年汛期实时预报工作的检验,又经过1993年对1969年洪湖溃口分洪进行重演  相似文献   

14.
颜国红  胡春燕 《人民长江》2008,39(24):10-13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主长1 893 km,由于河道冲淤变化、堤防长年失修、以及上游建库拦沙作用等影响,导致河势变化复杂、局部河段崩岸严重、航道淤积阻塞等问题,对中下游防洪与航道安全以及沿岸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998年大洪水过后,由国家投资完成了以堤防加固为主的护岸工程建设,但由于规划中的后续综合整治工程尚未实施,不利于中下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总体效益的发挥。同时,受三峡等上游水库拦沙造成的清水下泄引起的河道冲刷与江湖水沙变化关系的影响,亟待加快后续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确保长江中下游河势稳定、防洪与航运安全,以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游河床冲淤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悦 《人民长江》1997,28(6):21-23
根据黄河水沙特性,运用适合于多沙河流的挟沙力公式,研制出应用于黄河下游河道变形数模程序。通过对黄河铁谢至利津河段长系列演算与分析,预估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坝下游河道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冲淤变化,以铁谢至高村段河床冲淤变化较大,高村以下河段冲淤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刘俊峰  王克明 《人民长江》1999,30(12):45-47,
长江水量丰富,年入海总量约9600亿m∧3,黄河流域水量贫乏。长江上游年径流量(宜昌站)达4000亿m ∧3,为黄河年径流量500亿m∧3的8倍。黄河和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其理论出力分别占分国总量的6%和39.6%,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四川,仅四川省的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0345.96万kW。约占全国30%,但是由于水资源季节不均衡性和地域条件造成的调节性能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四川水电的开发。黄河上游虽可建高坝水库,但由于不资源的匮乏,库容闲置,夏季勉强发电,枯期则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黄河断流状况,因此,实现两大水系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是涉及两大流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仅从南北联网,以“电”代水,促进四川水电开发和缓解黄河断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中惠 《人民长江》1995,26(5):32-38
在大量实测河道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上荆江临江河段演变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河道过洪能力,通过分析上荆江主流变化与岸滩变化的关系,深泓纵向冲淤变化和护岸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初步预测了上荆江河道发展趋势,最近还分析了荆江近期过洪能力的变化,通过分析后认为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荆江仍然面临着大洪水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河道观测工作,因势利导加强河势控制工程,改善近岸河床冲刷的现状,保障荆江地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箱格网整层水汽净收支及其边界流定量综合分析技术方案,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过程中低纬间水汽输送结构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趋势.发现了中低纬西太平洋-南海区域存在副高变化显著区,且该区500hPa高度年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和中低纬间整层水汽输送结构特征以及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密切相关.对东亚夏季风在中低纬关键区"箱格网"整层水汽输送收支距平状况的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涝年夏季中低纬间呈反气旋式而旱年呈气旋式时水汽输送"相关链"结构,副高变化显著区500hPa高度距平序列与整层水汽输送的合成相关矢亦描述了上述长江中下游洪涝异常中低纬区间水汽输送反气旋式"相关链"图像.研究还表明20世纪80~90年代东亚夏季风减弱背景下,中低纬间反气旋式水汽输送"相关链"特征增强趋势显著,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趋势吻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现状、需求及型式等的分析,探讨了生态护岸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护岸研究.要更加重视从生态角度加强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与险工段河段的综合整治,同时还需开展对不同类型生态护岸防护机理、生态效应、已实施护岸工程的生态修复技术及生态护岸设计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长江砂石料开采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庆 《人民长江》1994,25(6):9-15
开采长江砂石料作建筑材料之用,已成为80年代以来的新兴行业,砂石料开采用主要位于河床成型堆积体、弯道深槽和矶头冲刷坑下游堆积区、床沙输移区。砂石料的开采除了可能给防洪和航运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外,对河道冲淤和河势也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应严格限制砂石开采区和开采量,长江上川江的卵石年开采最近期宜控制在200万吨左右,中下游的砂石年开采量近期宜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